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电子束CT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临床价值的研究

作 者: 杨有优
导 师: 戴汝平;荆宝莲;蒋世良
学 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专 业: 影像医学
关键词: 电子束 心血管造影 临床价值 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 超声心动图 肺静脉 粘液瘤 肿瘤诊断 室间隔缺损
分类号: R81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一部分 电子束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电子束CT(EB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材料和方法:自1995年7月至1999年2月,我院行EBCT检查12024例,共诊断心脏肿瘤40例(占0.33%)。本研究重点对有手术、尸检和临床随访结果的2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中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从5个月至72岁,平均41.9±22.6岁。17例(77.4%)同时行单层增强和电影序列,3例(13.6%)单纯行单层增强,1例(4.5%)电影序列,1例(4.5%)单层平扫。结果:22例EBCT均做出准确定量和定位诊断,10例粘液瘤病例,全部做出正确的组织病理学定性诊断;7例非粘液性良性肿瘤,6例(85.7%)具特征性征象而提示正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5例恶性肿瘤,4例(80%)做出正确组织学诊断,并显示了邻近脏器受累情况。结论:EBCT具有优良的时间、空间和密度分辨率,除对心脏粘液瘤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外,在对超声心动图难以准确定性的非粘液瘤性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尚有明显优势,同时可展示邻近脏器受累情况。对缺乏特异性的心脏肿瘤,诊断仍有其局限性和难度。 第二部分 电子束CT在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材料与方法:对我院经EBCT检查,手术或心血管造影证实、不合并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的右室双出口病例14例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例、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4
前言  14-16
第一部分 电子束CT在心脏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6-30
第二部分 电子束CT在右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分型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30-43
第三部分 电子束CT在肺静脉异常连接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43-58
第四部分 电子束CT在先天性冠状动脉异常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58-74
研究生简历  74-90
致谢  90

相似论文

  1. 杏鲍菇采后生理生化及保鲜方法研究,S646
  2. 不同血压水平尿毒症患者左心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的超声对比研究,R445.1
  3. Tei指数、定量组织速度及二维应变评价无左室重构高血压患者右室功能,R541.3
  4. 肺动脉高压右室收缩功能和收缩同步性的研究,R543.2
  5. 荧光原位杂交(FISH)与尿脱落细胞技术对尿路上皮肿瘤诊断及复发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附43例报告),R737.1
  6. 肺静脉前庭容积及左心房容积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中短期复发的影响,R541.75
  7. 血浆NT-proBNP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探讨,R541.4
  8. 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评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价,R541.6
  9. Tei指数、射血分数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胎儿心功能的探讨,R714.25
  10. TC4钛合金与304不锈钢的电子束焊接方法研究,TG457.1
  11. 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超声心动图、细胞因子TNF-α、TGF-β及H-FABP的研究,R87
  12. 胎儿四腔心切面筛查与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R714.5
  13. 新型肺动脉替代材料—去细胞光氧化牛颈静脉临床应用早中期结果报告,R726.5
  14. 阴道分泌物脱磷酸化IGFBP-1在隐匿性胎膜早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R714.433
  15. M型彩色多普勒对正常胎儿心室舒张功能的定量研究,R714.5
  16.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定量评价胎儿左室容积的研究,R714.5
  17. 超声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时胎儿心脏功能,R714.5
  18. 高血压前期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研究,R544.1
  19. 血流向量成像对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左室血流模式的研究,R542.2
  20. 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1例,R541.6
  21. 先天性心脏病危险因素分析,R541.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特种医学 > 放射医学 > 各部位及各科疾病的X线诊断与疗法 > 心脏血管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