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犯罪被害人二次被害研究

作 者: 王志华
导 师: 乐国安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犯罪被害人 二次被害 被害人保护 社会援助
分类号: D917.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349次
引 用: 1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被害人学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自产生至今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被害人学在争论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研究内容的逐步深入。在我国,被害人学是一门更加年轻的学科,也是一门很不成熟的学科,其发展与世界范围内被害人学发展的状况相比仍显落后。这一现状为有志于此的研究者提供了许多研究课题,因为既有理论上的空白点有待填充,也有薄弱点以待加强。鉴于被害人学研究的现状,本文选择了犯罪被害人二次被害这一问题,原因在于:从实践层面来看,被害人二次被害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即通常所说的“不能让被害人既流血又流泪”;从理论层面来看,现有的研究仅限于对二次被害进行现象描述和简单的原因分析,而缺乏全面地思考和深入地探讨,未能及时回应实践提出的挑战。为促进被害人学研究的发展,本文从法学、心理学等视角出发对被害人二次被害的现象、影响、原因、对策等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既是为这一问题提供理论阐释,也是为弥补其研究的不足,更希望能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与建议。全文分为三部分,共六章: 第一部分旨在提出问题,其中包括两章: 第一章为基本概念介绍。由于被害人学学科发展的不成熟,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在目前仍然缺乏统一的界定。因此,文中首先阐述了被害人的概念、特点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被害人化的概念,并指出二次被害是被害人化发展的第二阶段,而刑事诉讼制度是被害人化研究中所独有的因素,被害人因参与刑事诉讼程序导致心理创伤加剧即其二次被害问题则更具有特殊性,这也是选择被害人二次被害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章为被害人二次被害概述。该部分主要界定了被害人二次被害的概念,提出从广义、狭义、最狭义三个方面理解二次被害的内涵,指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狭义的被害人二次被害,即研究刑事司法系统造成的被害人二次被害,并进一步分析了二次被害的特点、表现及消极影响,简要介绍了二次被害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为被害人二次被害原因分析,其中包括三章:

全文目录


引言  13-18
第一章 犯罪被害人与被害人化  18-47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概说  18-28
    一、被害人概说  18-22
    二、犯罪被害人的概念和类型  22-28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的被害人化  28-47
    一、被害人化的概念与特点  28-33
    二、被害人化的表现  33-36
    三、被害人化的心理学解释  36-39
    四、影响被害人化发生的因素  39-42
    五、被害人化的预防与去被害人化概述  42-45
    六、被害人化研究中的独有因素—刑事诉讼制度  45-47
第二章 犯罪被害人的二次被害  47-70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二次被害概述  47-58
    一、被害人二次被害的概念和特点  47-51
    二、被害人二次被害与重复被害  51-53
    三、被害人二次被害的研究现状  53-58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二次被害的表现与消极影响  58-67
    一、被害人二次被害的表现  58-64
    二、被害人二次被害的消极影响  64-67
  第三节 被害人二次被害的研究意义  67-70
    一、从被害人保护角度分析  67-68
    二、从刑事诉讼立法角度分析  68
    三、从刑事诉讼实践角度分析  68-70
第三章 犯罪被害人二次被害原因分析一—法律规定的缺失  70-107
  第一节 被害人与刑事诉讼制度  70-84
    一、被害人应对的需要  71-74
    二、被害人角度的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  74-82
    三、刑事诉讼程序价值层面的结果公正和程序公正  82-84
  第二节 我国被害人保护法律制度概述  84-90
    一、被害人的参与性权利  85-87
    二、被害人的知情权  87
    三、被害人的赔偿权利  87-88
    四、被害人申请回避的权利  88
    五、被害人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  88-89
    六、被害人的救济性权利  89
    七、被害人的保障性权利  89-90
  第三节 我国被害人保护法律制度评析  90-107
    一、我国被害人保护法律制度的社会背景  90-94
    二、我国被害人保护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  94-97
    三、我国被害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内容评价  97-102
    四、我国被害人保护法律制度的不足  102-107
第四章 犯罪被害人二次被害原因分析二—法律实施中的缺陷  107-126
  第一节 法律实施中的不当司法行为  107-113
    一、不当司法行为概述  107-109
    二、不当司法行为的条件与表现  109-112
    三、不当司法行为与被害人二次被害  112-113
  第二节 不当司法行为的社会心理原因分析  113-126
    一、刑事司法工作人员社会角色分析  113-120
    二、刑事司法工作人员与公正世界信念  120-126
第五章 犯罪被害人二次被害原因分析三—犯罪被害人的心理因素  126-138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的归因、自我归咎与二次被害  126-134
    一、归因理论简介  126-129
    二、被害人的归因与自我归咎  129-132
    三、被害人的自我归咎与二次被害  132-134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的应对、期望与二次被害  134-138
    一、被害人的应对  134-136
    二、被害人对刑事诉讼程序的期望与二次被害  136-138
第六章 犯罪被害人二次被害对策  138-162
  第一节 被害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138-149
    一、完善被害人保护法律制度的总体思路  138-142
    二、完善被害人保护法律制度的建议  142-149
  第二节 不当司法行为的预防与救济  149-157
    一、在司法工作人员的学习与培训中,增加与被害人有关的内容  149-152
    二、建立司法工作人员与被害人交往的规程  152-154
    三、建立不当司法行为认定与救济制度  154-157
  第三节 被害人的自我恢复和对被害人的社会援助  157-162
    一、被害人的自我恢复  157-158
    二、对被害人的社会援助  158-162
结语  162-163
参考文献  163-172

相似论文

  1. 论我国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D925.2
  2. 环境犯罪恢复性司法研究,D924.3
  3. 刑事和解制度解读和本土化研究,D925.2
  4. 中韩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比较研究,D931.26
  5. 醉酒驾驶行为研究,D924.3
  6. 刑事和解与重罪,D925.2
  7. 特困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若干思考,D925.2
  8. 论犯罪被害预防,D917.6
  9. 论刑事被害人保护,D925.2
  10. 论未成年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保护,D925.2
  11.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权利保护,D925.2
  12. 未成年刑事被害人保护研究,D925.2
  13. 论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及救济制度的完善,D925.2
  14. 不当司法下的刑事被害人二次被害研究,D925.2
  15. 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研究,D925.2
  16. 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研究,D922.11
  17.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构,D923
  18. 恢复性司法视角下的被害人保护,D925.2
  19. 刑事和解制度探究,D925.2
  20. 论我国犯罪被害人的权利保护,D925.2
  21.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构,D925.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学各部门 > 犯罪学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