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与文化变迁研究

作 者: 骆桂花
导 师: 王洲塔
学 校: 兰州大学
专 业: 民族学
关键词: 甘青宁 回族女性 文化变迁
分类号: D633.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857次
引 用: 1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民族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着力探讨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文化研究中所涉及的诸多层面,并运用田野调查和个案研究方法,对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的变迁进行探讨与反思,深入分析了甘青宁回族传统社会变迁进程中回族女性的文化自觉与现代化转型。 基于此,本文择取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文化中的婚姻文化、家庭文化、生育文化、教育文化、社会参与文化与宗教文化等层面作为研究视角,并以甘青宁三省区的西宁(城东区)、临夏、平凉、海源、固原等地回族社区为视点,剖析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影响因素。探索了社会转型时期,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文化的多向交流与涵化、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的和谐及新时期回族女性文化的互动、调适与重构。 作者通过对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的系统梳理与剖析,认为甘青宁回族女性文化因其民族形成历程的复杂性、民族聚居的广泛性,使其文化成为蕴涵了伊斯兰文化、儒家文化及民族地域文化特质下综合的回族女性文化。因此,甘青宁回族女性的传统社会文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根植于中国大文化背景的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始终相随于回族女性社会发展的始末,并且伊斯兰宗教文化渗入回族女性发展的一切领域,使其呈现较强的民族性与宗教性。这种文化的综合性,趋成了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文化多元聚合的地域表征。此外,当前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文化面临着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从实质上讲,甘青宁回族女性社会发展的过程在于文化适应与国家政策影响;从具体表现上讲,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回族女性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经历了困境、迷惘与抉择,甘青宁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在传统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地调适、重构,并随着文化自觉、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和适应。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0-32
  第一节 民族社会学视野下的回族女性研究  10-18
    一、回族女性研究的文化背景  10-12
    二、回族女性研究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12-14
    三、回族女性研究的困境  14-16
    四、回族女性研究的拓展  16-18
  第二节 论文选题的缘由、思路和方法  18-32
    一、女人作为一个缄默的群体——回族女性文化研究的缺失  19-21
    二、调查地域的选择  21-22
    三、回族女性研究现状与评述  22-24
    四、研究的理论范式及方法  24-32
第二章 甘青宁回族社会文化的地域、人文特征  32-63
  第一节 甘青宁回族女性社会的大文化生成背景  32-43
    一、地缘关系  32-34
    二、甘青宁回族社区地域分布现状与特点  34-37
    三、甘青宁的回族社会的自然地域特征  37-41
    四、社会政治生活中的结构性融合  41-43
  第二节 马家军统治时期的甘青宁社会  43-49
    一、马家军时期的甘青宁伊斯兰社会  44-48
    二、新中国解放至今的甘青宁回族社会  48-49
  第三节 甘青宁回族性别人口分布  49-54
  第四节 回族传统社会的妇女观  54-63
    一、伊斯兰教的妇女观  54-58
    二、中国儒家文化的妇女观  58-59
    三、明清之际回族女性观在中国的儒化建构  59-63
第三章 回族女性社会的婚姻文化  63-102
  第一节 回族婚姻观念文化之探描  64-80
    一、择偶观与择偶范式  65-72
    二、通婚范式  72-80
  第二节 回族婚姻的缔结与现代变迁  80-93
    一、回族婚俗  80-90
    二、现代回族婚嫁的丕变  90-92
    三、回族婚俗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  92-93
  第三节 回族的性文化  93-98
    一、回族的性观念  93-96
    二、回族的性道德  96-98
  第四节 “一夫多妻”现象  98-102
第四章 回族女性社会的家庭文化  102-141
  第一节 回族女性家庭关系的倚重  102-119
    一、回族夫妻关系在家庭地位中的变化  103-110
    二、社会转型中的婆媳关系  110-113
    三、亲子关系  113-115
    四、赡养关系:回族社会的“孝”文化  115-119
    五、回族家庭伦理道德关系  119
  第二节 文化视角与回族女性的家庭角色定位  119-127
    一、社会变迁中的回族女性角色错位和冲突  120-124
    二、回族传统社会的家庭性别分工  124-127
  第三节 回族妇女的家庭地位  127-135
    一、夫妻权力和回族女性家庭地位的评价指标  128-130
    二、回族家庭的家务分工  130-132
    三、家政决定权  132-133
    四、家庭安全  133
    五、家庭生活预期与评价  133-135
  第四节 社会变革与当代回族婚姻家庭变动的思考  135-141
第五章 回族女性社会的生育文化  141-171
  第一节 回族计划生育工作的历程  141-149
    一、1949-1970年,回族计划生育的初端  142-143
    二、1971-1981年,计划生育酝酿阶段  143-144
    三、1982-1992年,计划生育的展开  144-145
    四、1993年以来,计划生育的良性发展  145-149
  第二节 生育控制与回族妇女  149-154
    一、解放前甘青宁现代医疗机构的设立  149-152
    二、生育控制与妇女发展  152-154
  第三节 回族的生育文化  154-165
    一、生育观  154
    二、回族妇女的生育决定权与生育状况  154-158
    三、生殖健康  158-159
    四、社会性制度和社会性别观念  159-165
  第四节 回族生育文化的变迁  165-171
    一、国家制度管控对回族生育文化的影响  165-166
    二、回族地区城乡生育差别  166-167
    三、回族城乡居民生育观念差异形成原因的分析  167-168
    四、回族生育观念中传统与现代的并存与消长  168-171
第六章 回族女性社会的教育文化  171-228
  第一节 伊斯兰传统教育观及其回族女性教育  171-178
    一、伊斯兰的教育观  171-172
    二、多元文化建构下的回族妇女文化及教育  172-178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甘青宁回族妇女教育  178-208
    一、马家军统治时期甘青宁社会的教育文化  178-182
    二、马步芳时期青海的社会教育  182-191
    三、甘青宁回族女性教育现状  191-197
    四、回族妇女文化教育的历史反思  197-199
    五、甘青宁回族女性教育滞后的原因  199-208
  第三节 女学——经堂教育的拓展与民族文化的承继  208-228
    一、女学拓展的范例——临夏中阿女学  208-211
    二、西宁清真女学的现状  211-214
    三、平凉穆斯林文化培训中心  214-219
    四、甘青宁女学兴起的原因  219-224
    五、青甘宁回族女学的社会功能  224-228
第七章 回族女性社会的宗教文化  228-253
  第一节 回族女性的宗教仪式文化  228-240
    一、宗教仪式的界定  228-229
    二、伊斯兰宗教生活中的两性区别  229-232
    三、回族女性的成年社会化通过仪式  232-234
    四、宗教的强化仪式——天命五功  234-238
    五、宗教文化映照下的性别回避禁忌  238-240
  第二节 回族妇女宗教文化的外在表象——服饰文化  240-250
    一、回族女性服饰观  241-243
    二、回族女性服饰文化的主体表象——盖头  243-250
  第三节 回族女性宗教文化的社会功能  250-253
    一、自我约束功能  250-251
    二、文化的承继功能  251
    三、宗教的补偿功能  251
    四、社会交往功能  251-253
第八章 回族女性发展与社会参与文化  253-270
  第一节 回族女性的经济参与文化  253-259
    一、社会性别角色定位  253-254
    二、回族女性的就业状况  254-259
  第二节 回族女性的政治参与文化  259-264
    一、先进思想的萌动——女权思想冲击下的妇女参政  259-260
    二、国家变迁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260-263
    三、回族女性的参政情况  263-264
  第三节 回族女性在社会参与话语中的两难处境  264-270
    一、制约回族女性社会参与的客观环境因素分析  264-266
    二、制约回族女性社会参与的主体因素分析  266-270
第九章 社会变迁中的回族女性文化环境  270-285
  第一节 甘青宁回族女性的文化环境与发展  270-275
    一、回族女性文化环境面临的“贫困”与发展  270-271
    二、回族女性文化环境的建设  271-273
    三、文化转型与民族文化适应  273-274
    四、文化调适  274-275
  第二节 社会转型时期的回族女性主体意识回归与实现  275-285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当代回族女性主体意识  275-277
    二、当前回族女性主体意识发展出现的矛盾与困境  277-281
    三、强化和发展当代回族女性主体意识的路径  281-285
参考书目  285-291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291-292
后记  292-293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点石斋画报》视野下晚清女性生活形态探究,G239.29
  3. 赫哲—那乃跨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变迁研究,J607
  4. 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变迁初探,TU-86
  5. 宁夏城镇回族女性参与大众健身操的行为特征研究,G831.3
  6. 西宁市回族女性婚姻家庭观研究,C913.1
  7. 民国时期回族报刊中的回族女性报道研究,K28
  8. 试论清末民国时期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基督宗教,B979
  9. 回族女性文化的个案研究,C95
  10.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传承方式的教育学思考,J527
  11. 维吾尔村落中汉族移民的文化变迁,D633
  12. 裕固族文化仪式研究,C955
  13. 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再认,G43
  14. 俄罗斯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迁,D633.3
  15. 中国文化变迁对学校德育的影响,G41
  16. 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G643
  17. 散居回族农村社区文化变迁研究,C912.82
  18. 双语教育态度与民族文化认同,G750
  19. 大众传媒与农村婴幼儿教养方式的变迁,G610
  20. 近代文化变迁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演变,G642.3
  21. 电视文化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G220-05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政治 > 国家行政管理 > 民族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