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确定条件下专用实物资产投资估价的理论与实施方法研究

作 者: 李长青
导 师: 陈荣秋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关键词: 专用实物资产投资估价 不可逆投资 情境分析 不确定层次 无风险动态投资组合 风险调整价值法 期权博弈
分类号: F22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42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提供了关于系统性处理不确定条件下企业专用实物资产投资估价问题的一种新的理论与实施方法。新的理论与实施方法强调了专用实物资产投资估价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的五个基本特征:其一,投资是部分或完全不可逆的,即投资的初始成本至少部分是沉没的,当你改变主意时你不能完全收回投资的初始成本; 其二,来自投资的未来回报是不确定的,即未来获得的现金流是不确定的,你所能做到的只是评估投资收益未来可能出现的几种情景; 其三,投资时机上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即投资者可以推迟行动以获得有关未来的更多信息; 其四,投资决策不是独立事件,其他企业会对你的投资决策做出反映,这将影响你的未来现金流; 其五,环境相关性,即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投资估价的结果与环境不确定的层次是密切相关的。传统专用实物资产投资估价理论与方法是建立在贴现现金流法(DCF)基础之上的。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忽略了投资的不可逆性,不确定性,竞争性,时机可选择性和环境相关性五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极为重要的质和量上的隐含关系,而这五个特征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投资者的最优估价,这种相互作用正是本文的核心。许多学者和管理实践家逐渐认识到,DCF 理论与方法并没有把握住管理活动中的灵活性、竞争性和决策活动的战略价值,因而应用DCF 法在某些时候是失败的。本文提出了基于“情境理性”的“情境分析”(contextual analysis)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有效地整合了专用实物资产投资估价的五个特征因素,从而系统地改进了传统理论与方法。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 (1)建立基于情境理性的情境分析框架。将传统方法(DCF 法或NPV 法)、现代的实物期权方法、本文提出的风险调整价值法和博弈理论、行为金融的分析思想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为不确定条件下估价专用实物资产的价值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实施方法;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地铁房地产”投资的动力机制研究,F572
  2. 铁路货运收益管理方法与应用,F224
  3. 基于期权博弈的高速公路BOT项目投资决策研究,F283;F542
  4. 实物期权和博弈论在战略投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F275
  5. 城市住房保障项目的组合性均衡评价及应用研究,F293.3
  6. 实物期权理论研究及在公司投资决策中的应用,F275
  7. 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新产品开发时机研究,F273.2
  8. 企业研发项目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拓展以及寡头厂商的期权博弈模型,F272
  9. 电力基础设施内资BOT项目的期权博弈,F426.61;F224.32
  10. 不确定环境下本土生产型外贸企业升级时机研究,F224
  11. 战略并购中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研究,F271
  12. 不确定投资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F293.3
  13. 城市房屋拆迁估价研究,F293.3
  14.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期权博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F293.3;F832.5
  15. 基于期权博弈理论的企业并购时机研究,F271
  16. 经济学理论建构之情境分析路径,F0
  17. 需求不对称下的房地产投资期权博弈研究,F293.3
  18. 基于期权博弈的资本预算研究,F275
  19. 我国风力发电产业投融资研究,F426.61
  20. 在投资项目时间有限情况下的实物期权,F830.9
  21. 基于期权博弈模型的企业并购决策研究,F271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 > 经济数学方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