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复方黄连乳膏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作 者: 黄青
导 师: 李曰庆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外科
关键词: 复方黄连乳膏 角质形成细胞 鼠尾鳞片表皮 外用药 银屑病
分类号: R275.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51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是国内外皮肤科领域重点研究和防治的疾病之一。银屑病患者人数众多,据1984 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人群患病率为 1.23‰,年新发病率为 0.1‰,即每年新增患者 10 多万人,而且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环境污染的加重,患病人数还在增多。 目前中西医治疗银屑病尚未有突破性进展。西医治疗近期疗效较好,但毒副作用大,不能长期使用,停药后易复发加重,远期疗效差。中医药治疗银屑病采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和内治外治结合,坚持治疗有肯定疗效。但中药外用药的有关研究很少,目前只有三个治疗银屑病的外用中成药,其中喜树碱软膏是根据西医抗肿瘤细胞增生机理研制的,对皮肤刺激性大,不能用于进行期,也不能大面积使用;镇银膏呈沥青状,外用极不方便,且有刺激性。冰黄肤乐软膏主要成分是大黄、姜黄、硫磺、冰片等,为乳剂型的灰黄色软膏,具有清热燥湿、活血祛风和止痒消炎的功效,用于湿热蕴结或血热风燥证候的皮肤病,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亦发现有刺激性。因此研制疗效肯定、大面积使用无刺激性、长期使用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的中药外用制剂非常必要。 复方黄连软膏是东直门医院的院内制剂,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收湿止痒的功效,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多年,疗效肯定,但由于该药油腻色深,影响患者使用。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从实验研究和临床观察两个方面对复方黄连软膏的配方和制剂加以完善,提高疗效,且方便门诊患者使用。1.实验研究 复方黄连乳膏的主要成分是黄连、土大黄、苍术,具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我们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选用人角质形成细胞株 COLO-16,观察了中药提取液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对人角质形成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 TNF-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了中药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阳性对照药选用常用于治疗银屑病的药物甲氨喋呤、氢化可的松及环孢素 A。结果如下: 黄连、土大黄、苍术三味中药主要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的作用。 TNF-α刺激 48 小时后,对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黄连、土大黄、苍术三味中药亦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生长的作用。 本实验还观察了复方黄连乳膏对 Jarrett 和 Spearman 所提出的小鼠尾鳞片表皮模型的作用,结果显示复方黄连乳膏具有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作用,能够使角化不全转变为正常角化。2.临床疗效观察 本研究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药新药治疗白疕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具体参照标准进行临床研究设计。结合具体临床研究实际,采用随机、阳性对照的方法,以本院皮肤科银屑病患者为主要观察对象,以复方黄连软膏为对照药,对复方黄连乳膏和复方黄连软膏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了对比观察。 结果共收集 60 例样本,治疗组 30 例,对照组 30 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皮损形态构成比等临床一般性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经过 2 月(2 疗程)的治疗,临床疗效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皮损 PASI 评分均较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 13.3%,总有效率为 73.3%,对照组痊愈率为 16.7%,总有效率为 8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或有严重后果的不良反应。 通过以上两项研究表明,复方黄连乳膏对银屑病血热证有较好的疗效,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易于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7
英文缩略词表  7-8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8-53
  综述一 传统中医学对银屑病的研究  8-20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研究概况  20-37
  综述三 银屑病中医外治法述评  37-53
前言  53-54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54-64
  研究对象  54
  研究方法  54-56
  临床资料分析与疗效观察结果  56-60
  讨论  60-62
  结论  62-63
  参考文献  63-64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64-79
  实验一 中药提取液对角质形成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  64-68
  实验二 中药提取液对 TNF-α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生长的影响  68-72
  实验三 小鼠尾鳞片表皮模型实验  72-73
  讨论  73-77
  结论  77-78
  参考文献  78-79
致谢  79-80
个人简历  80-81

相似论文

  1.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2. 寻常型银屑病不同分期及证侯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R275.9
  3. G31P对体外培养HaCaT细胞及银屑病鼠模型中IL-8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R758.63
  4. Ⅰ型、Ⅱ型寻常型银屑病临床分析和ERβ在其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R758.63
  5. TLR2在皮肤癣菌感染中对角质形成细胞分泌γ-IFN和IL-8的影响,R756
  6. 皮质抑素在寻常型银屑病中的表达及外源性皮质抑素对EGF诱导的HaCaT细胞增殖模型的影响,R758.63
  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R758.63
  8. 145例银屑病临床分析及68例寻常型银屑病生活质量调查,R758.63
  9. 银屑病合并症的回顾性分析,R758.63
  10. 62例银屑病住院患者回顾性临床分析,R758.63
  11. 消银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动物模型的研究,R285
  12. 化瘀消疕饮合走罐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及对TNF-α、IL-8的影响,R285
  13. 丹槐银屑浓缩丸对豚鼠银屑病样模型组织VEGF、VEGFR含量的影响,R285
  14. 鑱针耳背割治配合中药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R246
  15. 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及普连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疗效评价,R275.9
  16. 从血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R275.9
  17. NB-UVB对银屑病患者外周血CC型趋化因子(MCP-1,MIP-1α)和CCR1mRNA的影响及意义,R758.63
  18. 新疆维吾尔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与HLA-Cw*0602等位基因的关联研究,R758.63
  19. 蛋白酪氨酸激酶在竹黄颗粒剂Ⅱ号抑制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化中的作用研究,R758.63
  20. 耳穴综合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R246
  21. 清热化瘀汤治疗血热夹瘀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及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和尾部鳞状上皮细胞影响的研究,R27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皮科 > 现代医学皮肤病、性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