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龙柴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作 者: 阮公实
导 师: 金实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内科学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龙柴汤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259.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亚洲和非洲地区是高发病流行区,中国和越南也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严重威胁着人民健康。研究寻找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倍受关注。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经获得较大的进展。本文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总结了导师金实教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和各种试验指标,采用自拟“龙柴汤”为基本方,观察该方与益肝宁对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制开发新药打下基础。 研究方法:我们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自拟“龙柴汤”(由龙葵、炒柴胡、黄芩、法半夏、鸡骨草、郁金、夏枯草、白花蛇舌草、垂盆草、女贞子、白术、甘草等组成)。每日1剂,每剂煎2次,早、晚分服。对照组:用益肝宁(Silibinin),片剂,每次2片,1日3次。疗程:两组均3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研究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56.25%,有效37.50%,无效6.25%,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基本治愈14.29%,有效46.43%,无效39.28%,总有效率为60.72%。两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乏力、纳差、腹胀、胁痛、尿黄各种症状改善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血清肝功能ALT、AST、γ-GT、TBIL,蛋白质代谢的功能ALP、G、A/G比例和细胞因子SIL-2R与TNF-α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治疗组病毒复制标志HBeAg、HBV-DNA转阴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P<0.01)。 结论:龙柴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保肝降酶、改善肝功能、抗乙肝病毒、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8
前言  8-9
龙柴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9
一. 试验目的  9
二. 试验方法  9-15
  1 一般资料  9-11
  2 病例选择  11-13
    2.1 诊断标准  11-12
    2.2 肝功能损害分度标准  12-13
    2.3 纳入标准  13
    2.4 排除标准  13
  3 试验方案  13-15
    3.1 治疗方法  13
    3.2 观测指标  13-14
      3.2.1 症状体征  13-14
      3.2.2 理化检验  14
      3.2.3 不良反应  14
    3.3 疗效判定标准  14-15
    3.4 统计学处理  15
三. 试验结果  15-25
  1 总体疗效分析  15-16
  2 症状体征改善情况  16-18
  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情况  18-22
  4 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因子SIL-2R与TNF-α的改变情况  22
  5 两组治疗前后乙肝病毒标志物改变的情况  22-25
  6 安全性及不良事件分析  25
四. 典型病例  25
五. 小结  25-27
六. 讨论与体会  27-40
  1 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  27-31
    1.1 病因以外感湿热疫毒为主,与饮食、劳倦、情志有关  27-29
    1.2 病理因素.为湿邪、火热、气郁、血瘀、毒邪  29-30
    1.3 正气不足是乙肝发病的内在原因,疫气毒力的强弱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30-31
    1.4 湿热疫毒蕴结血分,肝脾肾功能失调是基本病理变化  31
  2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法则的认识  31-34
    2.1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明确诊断、提高治疗效果  31-32
    2.2 病情活动强调清热凉血、化湿解毒治标  32
    2.3 病在肝脾重视疏肝运脾  32-33
    2.4 正虚为本,兼用养肝补脾益肾扶正药物  33-34
  3 方药组成的分析  34-40
    3.1 组方用药探讨  34-39
    3.2 龙柴汤的临床效果及其作用机理探讨  39-40
      3.2.1 抗病毒,调节免疫的方面  39-40
      3.2.2 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40
      3.2.3 抗肝纤维化  40
七. 结语  40-41
参考文献  41-44
攻读博士研究期向发表的论文  44-53
  一、 干扰素联合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况  44-50
  二、 金实教授辨治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50-53
附篇  53-59
  三、 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近况  53-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R259
  2.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3.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4.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5. 极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R683
  6.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7.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8. 消瘤丸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R737.33
  9. 血清胆碱酯酶、血小板、肝纤维化指标在HBV感染各阶段的临床意义,R575.2
  10. 保留股骨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早期临床研究,R687.4
  11. 解氏肺癌2号方对肺癌伴恶性胸水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R734.2
  12. 恩替卡韦耐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全基因特征、质粒构建及其挽救治疗,R512.62
  13. 扶正化纤散防治乙肝后肝纤维化(正虚血瘀型)的临床研究,R259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阳虚型)PCOS的临床研究,R711.75
  15. 血清HBsAg滴度和PBMC中HBVDNA水平与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应答的相关性研究,R512.62
  16. 垂体瘤自拟方治疗垂体泌乳素腺瘤的临床研究,R736.4
  17. 两种微创术式治疗内痔的临床观察,R657.18
  18.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D-1的检测及意义,R512.62
  19.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R512.62
  20. 乙肝病毒基因型与拉米夫定所致YMDD变异的相关性研究,R512.62
  21. 补肾方药干预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性激素水平的研究,R54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