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

作 者: 林江鹏
导 师: 冉光和
学 校: 西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经济管理
关键词: 市场主体 信用关系 理论与实证研究
分类号: F20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577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是关于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该研究有三项目标:一是在理论篇通过借鉴和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建适合于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的理论框架;二是通过实证篇考察我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的现状,总结信用关系运行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三是通过政策篇探索实现市场主体信用关系正常化的基本途径和政策措施。 一、论文的研究结论 本文采用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产权制度的合理化是产生信用的真正微观基础,我国传统的产权制度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信用活动。在只有国家才真正拥有财产权权利,国家事实上是整个社会所有经济资源唯一的真正财产所有者的国有产权制度基础上所形成的经济体制中,是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买卖或借贷活动的,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信用制度或交易制度。只有在借贷双方都是拥有独立财产或掌握真正的财产所有权的独立财产所有者或产权主体的基础上,才能产生真正的信用活动,才能构建真正的信用制度,才能真正形成及时偿债或按期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并在此基础上产生真正的金融市场。 2、我国现阶段信用存在的道德环境、制度环境有许多缺陷,致使市场主体的信用关系存在恶化的趋势。这种信用关系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个人信用恶化。(2)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失信行为泛滥。(3)国家和政府信用存在较大问题 3、市场主体信用关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它的存在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信用关系恶化的原因主要有:(1)我国居民信用文化素质低下。(2)企业缺乏诚信经营的意识。(3)信用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4)市场主体产权关系不明晰。(4)我国与信用相关的一些专门制度例如信用评估制度、信用担保制度、个人信用制度也不成熟,没有形成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5)我国的信用领域的法制法规尚不健全,执法不严,因此对信用关系的保护不力。此外,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由此导致了我国市场主体的信用关系存在较大的问题,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1)阻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2)影响了居民的个人信用消费。(3)妨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4)影响了国家的声誉极其形象。 4、政府在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了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一个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制度。政府是市场经济的监督者,传统的“市场即效率”、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将会达到经济“福利”最大化的观念发生着变化,政府活动及其作用的恰当范围、政府干预经济的基本原则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目前的政府行为在信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我国需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新的适合信用关系正常化的政治制度。此项改革的主要方面有:政企分开、政务公开、行政决策与考核的民主化和政务程序化。 5、企业是社会最基本的经济主体,企业信用是最基本的信用形式,目前企业失信已成为最严重最普遥的问题,因此着力发展企业信用是建设良好信用关系的当务之急.发展企业信用有利于巩固银行信用这一市场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企业通过直接债务信用树立的信誉,是银行进行市场征信并据以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的最佳途径和依据;银行所建立的信用档案,又通过影响企业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能力对企业道德风险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从而有利于银行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同时,发展企业信用有助于解决银行拖欠银行贷款的问题,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改变目前的企业信用较差的现状,提高企业信用,首先要对企业经营者和员工进行诚信经营的教育,提高企业经营者的信用意识,形成诚实守信的信用文化.其次,大力发展商业信用。最后,要加强企业联合征信体系、资信评估、信用担保等相关的制度建设。 6、个人信用是信用关系是否正常的关健性因素,良好的个人信用是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的基础.个人是国家、企业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言行决定国家和企业的信用状况.所以,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必须先建立良好的个人信用。培养良好的个人信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l)要培育人们良好的信用意识.(2)建立个人信用管理体系.(3)建立科学、公正的个人信用调查和评估体系。(4)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加强失信惩戒制度的建设,加大失信的成本,使预备失信者有所顾忌, 7、我国是非征信国家,社会信用中介服务行业市场化程度低,发展滞后,需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大力推进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市场化的发展.推进信用中介服务机构的市场化的发展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1)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和监督.(2)规范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活动.(3)通过立法对信用中介服务涉及的数据的保护.(4)政府可以采取对信用中介机构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将政府有关部门自建数据库中的资料提供给中介机构或与中介机构共享等措施,·大力扶持信用中介服务行业的发展。二、论文的重要观点 卜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更是市场主体之间的信用经济.市场经济运行体现?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11
英文摘要  11-16
文献综述  16-20
引言  20-21
上篇 理论篇  21-69
  第1章 总论  21-28
    1.1 研究问题的展示  21-25
    1.2 研究背景及思路  25-27
    1.3 研究的基本方法  27-28
  第2章 理论借鉴  28-36
    2.1 马克思关于信用的理论  28-31
      2.1.1 马克思信用思想的出发点  28
      2.1.2 马克思关于信用制度的理论  28-31
    2.2 西方经济学的信用理论  31-36
      2.2.1 古典学派主要经济学家关于信用的基本思想  31-32
      2.2.2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银行信用功能的学说  32-34
      2.2.3 近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银行信贷管理的理论  34-36
  第3章 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的理论框架  36-54
    3.1 与信用相近的有关概念区分  36-40
      3.1.1 信用概念的发展  36-37
      3.1.2 信用的本质规定  37-38
      3.1.3 相关概念的区分  38-40
    3.2 与信用关系衍生的概念界定  40-43
      3.2.1 信用关系概念的界定  40
      3.2.2 信用制度  40-41
      3.2.3 信用形式  41-42
      3.2.4 信用工具  42-43
    3.3 信用关系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  43-48
      3.3.1 信用关系基本要素  43-45
      3.3.2 信用关系运行机制  45-48
    3.4 现代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  48-51
      3.4.1 信用经济主要特征  48-49
      3.4.2 信用的地位和作用  49-51
    3.5 信用关系破裂的负面效应分析  51-54
  第4章 信用关系的建立及风险控制  54-69
    4.1 良好信用关系的构筑条件及标准  54-59
      4.1.1 良好信用关系的构筑条件  54-58
      4.1.2 良好信用关系的评价标准  58-59
    4.2 信用关系的风险产生运行机理  59-63
      4.2.1 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  59-60
      4.2.2 信用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60-63
    4.3 银行信用风险是信用风险的集中表现  63-65
    4.4 信用风险预警分析  65-69
      4.4.1 信用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65
      4.4.2 构建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应考虑的问题  65-66
      4.4.3 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框架  66-67
      4.4.4 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系统具体指标设计  67-69
中篇 实证篇  69-124
  第5章 西方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实证考察  69-79
    5.1 美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的实证考察  69-73
    5.2 欧洲大陆国家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考察  73-74
    5.3 西方各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的异同  74-76
      5.3.1 西方各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的共性  74-76
      5.3.2 西方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的差异性  76
    5.4 西方信用关系完善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76-79
      5.4.1 西方信用关系完善的经验借鉴  76-77
      5.4.2 对西方信用关系完善中的反思  77-79
  第6章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运行现状透视  79-97
    6.1 市场主体信用关系在我国的发展  79-82
      6.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信用关系概览  79-82
      6.1.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信用体制的变化  82
    6.2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现状描述  82-88
      6.2.1 政府信用持续扩张  82-84
      6.2.2 银行信用规模迅速增长  84-86
      6.2.3 商业信用快速发展  86-87
      6.2.4 消费信用已起步发展  87-88
      6.2.5 民间信用发展迅速  88
    6.3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现实特征  88-91
    6.4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问题诊断  91-97
      6.4.1 政府信用质量状况不佳  91-92
      6.4.2 银行信用风险居高不下  92-93
      6.4.3 商业信用发展质量较差  93-95
      6.4.4 消费信用发展较迟缓  95-96
      6.4.5 民间信用发展极不规范  96-97
  第7章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不佳的影响  97-111
    7.1 阻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97-100
      7.1.1 损坏企业声誉,降低企业盈利能力  97-98
      7.1.2 企业交易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下降  98-99
      7.1.3 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发展困难  99-100
      7.1.4 社会债务链条和债务风险增加  100
    7.2 影响居民的个人信用消费  100-103
      7.2.1 社会信用环境不佳影响居民信用消费  101-102
      7.2.2 信用消费发展缓慢制约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  102-103
    7.3 妨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103-106
      7.3.1 信用危机使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大打折扣  103-104
      7.3.2 信用关系恶化将阻碍经济发展  104
      7.3.3 信用风险的积累会导致金融危机隐患  104-105
      7.3.4 信用信用缺失会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  105-106
    7.4 影响国家的声誉及其形象  106-109
    7.5 制约社会精神文明长足进步  109-111
  第8章 中国市场主体信用关系不佳的原因  111-124
    8.1 居民信用文化素质较低  111-114
    8.2 企业经营的信用意识淡薄  114
    8.3 市场经济主体信息不对称  114-116
    8.4 市场主体产权关系不明晰  116-118
    8.5 专门化的信用制度不完善  118-121
    8.6 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121-122
    8.7 信用的法制保障不够健全  122-124
下篇 政策篇  124-154
  第9章 市场主体信用关系正常化的制度设计  124-139
    9.1 建立信用关系的法律体系  124-127
      9.1.1 完善信用方面立法  124-126
      9.1.2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126-127
    9.2 制定科学的资信评估制度  127-130
    9.3 制定合理的信用担保制度  130-133
    9.4 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133-139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运用  139-154
    10.1 研究结论  139-142
    10.2 政策运用  142-154
      10.2.1 竭力提高居民的信用意识  142-145
      10.2.2 明确市场主体的产权关系  145-147
      10.2.3 创造信用关系的良好环境  147-149
      10.2.4 规范政府在信用活动中行为  149-154
参考文献  154-157
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157-158
致谢  158

相似论文

  1. 当今中国资质管理体系法律问题研究,F426.92
  2. 高职公共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研究,H319
  3.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综合应用系统需求分析和设计,TP311.5
  4.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研究,F124.7;F224
  5. 岱岳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F592.7
  6. 民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自主管理的研究,G717
  7. 农业产业化市场主体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922.4
  8. 我国非正规金融影响正规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F832.5
  9. 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F272.92
  10. 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F124;F832
  11. 广播电视业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研究,G229.2
  12. 农地发展权流转市场架构研究,F301
  13. 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F832.51;F124
  14. 面向互联网市场主体的信息融合研究,TP393.09
  15. 我国房地产市场非理性繁荣的形成机制及治理对策,F293.3
  16.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的企业创新基础能力识别研究,F224
  17. 市场主体对河南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影响研究,F323.7
  18. 燃油税费改革实施效果研究,F812.42
  19. 北京市体育中介市场主体现状研究,G80-05
  20. 篮球运动员专项智力测量的理论基础分析与实证研究,G841
  21. 铁路运输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F53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生产行业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