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萨特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人的“存在”探询

作 者: 吴格非
导 师: 朱栋霖
学 校: 苏州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萨特 新时期文学 存在 探询
分类号: I206.0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65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是西方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存在主义哲学理念和文学创作对我国新时期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萨特存在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经历了思想理论界(特别是外国文学界)的学人们以理论启蒙为目的的最初的译介、阐发,到作家们在创作实践中把它与中国当代社会情境相结合、并使之逐渐嬗变成为一种当代中国所能接受的新的文化精神这样一个过程,该过程的意义主要体现为,在萨特“人学”观的影响下,中国新时期文学开启了人的“存在”探询的新领域,深化了“人”的发现与重构。 本文着重探讨了六位当代作家的一些作品,阐述了萨特存在主义在其中发生影响和嬗变的轨迹。这六位作家是张辛欣、刘索拉、谌容、刘震云、张炜和潘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现代社会中的一幅幅人生图景:张辛欣的作品呈现了“文化大革命”以后主流政治文化分化瓦解和物质主义泛滥初始人的自我迷失与彷徨焦虑的状态;刘索拉表达了改革开放和文化多元时代青年大学生反叛经典和张扬个性的激进姿态;谌容从超越历史理性的高度致力于反抗传统意识和封建世俗观念对人格个性的压抑,提倡人的精神解放和主体意志的彰显;刘震云以近乎残忍的描写,揭露了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对人的精神上的奴役、蹂躏和扼杀以及人在这一过程中的无奈、绝望和扭曲;张炜强调一种内在真情与良知的表达,认为唯一能够把个人的主观选择与对世界、对他人的道德责任联系起来的,就是人在心灵深处为自己和他人保存的那一份真情与良知;潘军从复归自我和维护个性尊严的角度,把人的爱欲和物欲升华为一种超越世俗伦理道德的纯个人化、精神化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上述作家的创作主题,无论是追寻自我、张扬个性、解放精神,还是鞭挞奴性、表达真情、召唤尊严,都是以新时期中国国民的个人主体意识的建构作为基石的,因此,他们的创作实践和努力,代表了新时期作家对建构国人现代主体意识的孜孜以求的追索和探询,标志着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创立。 从当代比较文学的角度看,萨特在新时期文学中的接受和影响并不是一个单向度的演进过程,新时期作家的文学实践活动以及中国现当代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也促进了萨特在中国的发现、理解、接受以及萨特人学思想的中国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萨特和中国文学的关系处于一种良性的互动状态之中,这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全文目录


引言  9-10
第一章: 萨特在中国:译介与传播  10-20
第二章: 萨特“人学”观:内涵与嬗变  20-41
第三章: 萨特与新时期文学中“人”的发现与重构  41-50
第四章: 张辛欣:“自我”的追寻与失落  50-60
第五章: 刘索拉:用音乐奏响的“虚无”乐章  60-73
第六章: 谌容:反抗宿命的勇气与自我生存的抗争  73-81
第七章: 刘震云:异化——他为的悲哀  81-91
第八章: 张炜:个人处境中的情感选择  91-102
第九章: 潘军:在欲望中成为你自己  102-113
第十章: 走向一种新的人文精神  113-116
结语  116-117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117-123

相似论文

  1. 不具备全局Lipschitz条件的时滞细胞神经网络的反周期解研究,TP183
  2. 《心是孤独的猎手》的存在主义解读,I712.074
  3. 通榆县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分析,C964.2
  4. 大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建策略,G642.4
  5. 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本体论》中的劳动范畴,B515
  6. 萨特伦理两难问题研究,B82
  7.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研究,D925.2
  8. 论劳动教养制度的完善,D926.8
  9. 灵魂的失明与再生,I552.074
  10. 章丘市土地整理现存问题研究,F301
  11. 高职院校政府采购管理问题研究,F812.45
  12. 随机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整体存在性,O211.63
  13. 带饱和发生率的随机时滞SIRS模型的动力学行为,O211.6
  14. 一类偶数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正解存在性,O175
  15. 一类带趋向性项的捕食模型解的全局存在性,O175
  16. 一般各向异性退化抛物-双曲型方程的齐次Dirichlet问题,O175.2
  17. 我国出入境管理法治化研究,D922.14
  18. “NP1+V+有+NP2”类存在句研究,H146
  19. 论后期浪漫派小说的生命意识,I207.42
  20. 寻找失去的自我,I561
  21. 萨特“文学介入说”思想评述,I56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文学批评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