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南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

作 者: 景遐东
导 师: 陈尚君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江南 江南文化 唐代文学 诗歌 特征 影响
分类号: I20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581次
引 用: 1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江南文化是在吴越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重要的区域文化,总体上经历了由尚武到崇文的转变。其发展与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过程紧密相连。江南文化具有鲜明的柔润、刚勇、开放、崇文等特征,人文传统深厚。初盛唐时江南经济发展迅速,安史之乱迅速推动经济、文化南移的进程;中晚唐时期江南经济地位超过北方,大量百姓士人移民江南,同时江南世家大族与普通家族力量的此消彼长,构成江南文化与文学兴盛的重要社会背景。 江南籍诗人是唐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力量,在唐诗发展的各个时期尤其是中晚唐,他们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江南诗歌创作兴盛是江南文化中心地位形成的重要标志。唐代江南家族诗人群体甚多,既是崇文文化传统使然,也与唐代江南教育尤其是私学教育兴盛密切相关,私人授学、家学等作用尤其突出。 江南诗会是中唐重要的文化现象,规模空前、影响巨大。诗会促进了群体创作方式——联句酬唱的兴盛,联句诗歌在内容与艺术上都有重要价值。江南诗会还常常是多种艺术形式的盛会。诗会与联句在唐诗史上应有一席之地。江南优美山水吸引着无数的唐代文人,形成较普遍的江南漫游与隐居之风。江南漫游、隐居影响着文士的审美情趣,促进了山水与隐逸诗歌的繁荣。 吴语经历了一个地位由低到高,由被轻视到被认同的转变,其转变完成于唐代。唐人认为吴语娇媚、清切,吴歈、越吟则悠扬浏亮。唐代诗人创作多使用吴语方言,并学习模仿江南民歌。唐代曲子词的发展与江南及其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唐代重要的词作家、词的常见内容、某些词调的产生与流行、词的传播等都与江南密切相关。词体形成发展还与江南乐府民歌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在唐代“佳丽”是与江南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美丽山水背景中的美丽女性,构成了唐代江南文化的独特内涵。江南佳丽是唐诗比较集中描写的对象,形象美丽而健康明朗,是唐代积极乐观的时代精神与健康的审美观念的反映。江南佳丽多富才艺,引起许多文士的追慕与向往。 中唐时期江南移民中文士占了很大的比例。江南成为众多文士的庇护地,其中苏州、越州、润州、湖州等地,集中了当时大多数的避难文士,直接促成了此时江南文学的兴盛。韩愈青少年时期避乱宣城,韩氏宣城产业为韩会安史之乱期间避乱江南所置。柳宗元父柳镇几乎同时亦在宣城避乱,两家遂在江南结下友谊,为日后韩柳交谊奠定了基础。韩、柳之交往应早于学界普遍认为的贞元初年。权德舆、刘禹锡则为避乱江南的移民的后代,生长于江南,对江南感情深厚。中唐文士的江南经历对他们日后的生活与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白居易的一生有三次重要的江南经历,少年避乱旅居江南,青年在宣州应乡试,晚年刺守杭州、苏州。乐天行卷结识顾况在贞元五年的江南,而往江南应乡试与崔衍有直接关系。江南经历使乐天心中形成浓厚的江南情结,更深刻影响着其后期人生思想与诗文创作。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7
引言  7-19
  一、 问题的提出  7-8
  二、 中国古代典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8-11
  三、 地域环境因素中的人文环境因素  11-12
  四、 地域文化与唐代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2-17
  五、 本文基本理论与方法、主要内容与结构  17-19
第一章 江南文化传统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19-48
  第一节 江南的概念  19-25
  第二节 江南文化与吴越文化  25-28
  第三节 唐前江南文化的历史发展  28-35
  第四节 江南文化传统的主要特征  35-48
第二章 唐代江南文化发展的经济与社会背景  48-68
  第一节 唐代江南经济繁荣与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48-57
  第二节 唐后期江南的三次北方移民浪潮  57-59
  第三节 江南普通家族士人力量的崛起  59-68
第三章 唐代江南籍诗人创作述论  68-91
  第一节 唐五代江南籍诗人的创作实绩  68-74
  第二节 由统计结果分析看江南文化中心地位的形成  74-78
  第三节 江南本土诗人在唐诗发展中的独特贡献  78-91
第四章 私学兴盛与江南家族诗人群体  91-119
  第一节 唐代的教育状况  91-94
  第二节 江南私学的兴盛  94-103
  第三节 唐代家族诗人的地理分布与构成  103-111
  第四节 江南家族诗人与家学渊源  111-119
第五章 群贤宴集与唐代江南的诗酒文会  119-133
  第一节 江南文士宴集与诗酒文会传统  119-120
  第二节 中唐时期江南的诗酒文会  120-129
  第三节 中唐江南诗会的评价  129-133
第六章 青山碧水与文士江南漫游隐逸  133-147
  第一节 青山碧水及江南漫游、隐逸文化传统  133-135
  第二节 唐代文士漫游江南之风  135-138
  第三节 唐代文士江南隐居  138-142
  第四节 唐人漫游、隐居江南与诗歌创作  142-147
第七章 吴语与唐代文学创作  147-167
  第一节 吴语的历史发展与其地位变化  147-150
  第二节 吴语的特点及唐人对吴语的印象  150-152
  第三节 吴语、吴越民歌与唐诗  152-158
  第四节 唐文人词创作与江南关系略论  158-167
第八章 吴娃越艳与唐诗中的江南佳丽  167-180
  第一节 佳丽地之得名  167-169
  第二节 唐诗中的吴娃越艳  169-172
  第三节 唐代文士与江南佳丽  172-180
第九章 北方士人避乱江南与中唐文学发展  180-199
  第一节 安史之乱中士人避乱江南的分布  180-185
  第二节 建中、贞元间韩愈、柳镇等人避乱江南  185-190
  第三节 移民的后代刘禹锡、权德舆等在江南  190-193
  第四节 士人避乱江南对中唐文学的影响  193-199
第十章 白居易的江南情结  199-213
  第一节 白居易青少年时期的江南经历  200-204
  第二节 白居易刺守苏杭与其后期人生思想  204-210
  第三节 江南文化对白居易文学创作的影响  210-213
参考文献  213-222
后记  222-224

相似论文

  1. 大型汽轮机转子动平衡测控系统研制,TH877
  2.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3.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4.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5.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6.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7.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复合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TM461
  8.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9.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10.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11.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12. 高频雷达信号电离层污染及时频分析方法研究,TN958.93
  13.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4.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15. 用于检索的人脸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研究,TP391.41
  16. 基于用户兴趣特征的图像检索研究与实现,TP391.41
  17. 基于三维重建的焊点质量分类方法研究,TP391.41
  18. 基于句法特征的代词消解方法研究,TP391.1
  19. 基于特征的软构件建模方法及其在VMI管理系统中的应用,TP311.52
  20. 胆囊炎和肾病综合症脉象信号的特征提取与分类研究,TP391.41
  21. Q学习在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中的应用,TP391.4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古代文学(~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