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开放经济下金融稳定的理论与实践

作 者: 刘沛
导 师: 冯邦彦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金融学
关键词: 开放经济 金融稳定 银行稳定 金融资产价格 金融危机
分类号: F83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1299次
引 用: 1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国际金融市场全球化、自由化和一体化浪潮势不可挡。开放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和跌宕起伏的国际金融市场却对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乃至政治结构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21世纪之初,金融稳定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国际性及区域性组织的关注焦点。中国已经加入WTO,将进一步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的大循环。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开放经济下金融稳定这个崭新而又严峻的课题为对象,试图对金融稳定的概念、理论、机制和对策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谋求金融稳定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本文除导论和结束语之外共分三部分由八章组成。第一部分由第一、二、三、四章组成,主要对金融稳定的核心内涵进行理论和实证阐述。第一章主要对金融稳定的概念、理论和机制进行分析。金融稳定是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资产市场的平稳运行。它与货币稳定、银行稳定、金融危机等相关概念有着很大区别,不能够混为一谈。传统经济学对金融稳定的理论阐述主要有Irving Fisher(1933)的债务—紧缩理论和Hyman Minsky(1972, 1985, 1991)的金融不稳定假说等。但主要从宏观角度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解释。本文主要运用信息经济学中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羊群行为理论对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和银行挤兑的微观机制进行详细分析,尤其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资产价格的波动性,主要是证券市场、外汇市场和房地产及实际资产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其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并且对威胁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稳定的重要技术机制——国际支付与清算体系的缺陷进行了阐述。第二章主要对金融稳定的核心内容——银行稳定进行专门分析。针对银行在经济中的特殊作用,运用经典的银行挤兑模型即Diamond-Dybvig 模型对银行机构的脆弱性进行了的理论分析,并对衡量银行不稳健的指标体系,如“骆驼框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银行破产的早期预警指标”以及美国和日本的“快速纠偏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和论述,最终提出加强银行稳定的一系列对策。第三、四章是对金融稳定与金融自由化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逻辑和实证论述。在分别对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即利率自由化、经营自由化、金融创新、资本流动自由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详细逻辑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金融自由化的道路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金融自由化与政府干预决不矛盾;但通向金融自由化的道路并不平坦,没有一个可以直接套用的固定模式,必须根据国情找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路径。 第二部分由第五、六、七章组成,主要是维护金融稳定的指标体系和金融安全网的制度体系。第五章主要对监测金融稳定的宏观和微观审慎监测指标体系以及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阐述。在对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指标体系进行归纳后,着重分析了各指标的具体内容和监测效果,以期对中国建立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提供有益借鉴。第六章着重论述了货币稳定。由于近期的金融不稳定很多时候表现为货币危机,因此,文章在对货币危机的有关理论ha Krugman和 Obstfeld对货币稳定的理论诠释进行分析后,对国外学者预测货币危机的一系列指标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对 105种六大类预测货币危机的指标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虽然预测货币危机的指标非常丰富,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可以被所有国家货币危机所验证的指标体系的存在。所以,一国维护货币稳定的指标体系需要根据具体国情进行具体研究和确定。第七章是对维护金融稳定的制度体系即金融安全网的阐述。金融安全网是一个包括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审慎监管制度、金融机构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在内的减少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失败、防止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以及危机处理的一整套制度与规贝o。在对金融安全网进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对金融安全网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存款保险制度放大道德风险、审慎监管导致的经营效率降低等等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第三部分由第八章构成,主要运用本文建立的金融稳定框架分析中国金融稳定的实践。在肯定中国改革开放23年金融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的同时,对目前威胁中国金融稳定的三大问题: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市场的波动性和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运用符合中国实际的三个指标对中国金融稳定的现状进行了评价,认为:虽然中国整体保持了金融稳定的态势但仍存在极大不稳定的隐忧。在止匕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维护金融稳定的对策建议,包括1、在已有金融安全区的基础上金面建立金融安全网;2、建立适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3、改革财政制度、税收制度和中央银行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切实克实辛民行资本金提升国内商业银行的整体竞争力;4、强化金融市场功能,加强政策的连续性和一致性,确保资产价格的稳定等;5、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形成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培育利?

全文目录


导论  11-17
第一章 金融稳定的概念、理论与机制分析  17-30
  1.1 金融稳定概念的提出  17-19
  1.2 金融稳定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9-21
    1.2.1 金融稳定与货币稳定  19
    1.2.2 金融稳定与金融危机  19-20
    1.2.3 金融稳定与金融资产价格稳定  20
    1.2.4 金融稳定与银行稳定  20-21
  1.3 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21-25
    1.3.1 传统经济学对金融稳定的理论解释  21-22
    1.3.2 信息经济学对金融稳定的微观解释  22-24
    1.3.3 金融机构挤兑的行为机制  24-25
  1.4 资产价格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微观机制分析  25-28
    1.4.1 外汇市场  25-26
    1.4.2 证券市场  26-27
    1.4.3 房地产及实际资产市场  27-28
  1.5 金融稳定的技术机制分析--国际支付和清算系统  28-29
    1.5.1 银行间支付系统  28
    1.5.2 跨境结算体系  28-29
  1.6 小结  29-30
第二章 金融稳定的核心--银行稳定分析  30-50
  2.1 银行在经济中的特殊作用  30
  2.2 文献综述  30-31
  2.3 银行稳定性的定义  31
  2.4 银行稳定性的理论解释  31-36
    2.4.1 银行内在脆弱性  31-32
    2.4.2 银行挤兑的DD模型  32-34
    2.4.3 对DD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34-36
  2.5 影响银行稳定的因素分析  36-39
    2.5.1 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  36-38
    2.5.2 银行自身管理及银行经营的结构性弱点  38-39
  2.6 对银行不稳健的衡量  39-45
    2.6.1 银行不稳健的监控系统  40-43
    2.6.2 银行危机的预警系统  43-45
  2.7 提高银行稳健经营的对策  45-50
    2.7.1 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管理者素质  45-46
    2.7.2 公开披露信息、提高银行业的透明度  46
    2.7.3 加强央行的审慎监督  46-47
    2.7.4 恰当使用最后贷款人工具  47
    2.7.5 实施存款保险  47-48
    2.7.6 恰当准入和退出政策  48
    2.7.7 培育国内和国际银行业的监管协调机制  48-50
第三章 金融稳定与金融自由化  50-59
  3.1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50-51
  3.2 利率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51-53
  3.3 经营自由化与金融稳定  53-54
  3.4 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  54-56
    3.4.1 金融创新对金融机构稳定性的影响  54-55
    3.4.2 金融创新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影响  55
    3.4.3 金融创新对监管效力的影响  55-56
  3.5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稳定  56-58
  3.6 小结  58-59
第四章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稳定影响的实证分析-- 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和教训  59-71
  4.1 韩国道路  59-64
    4.1.1 外汇管理自由化  59-60
    4.1.2 金融机构举借外债的自由化  60-61
    4.1.3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建立和经营自由化  61-62
    4.1.4 资金配置和投资合作的自由化  62-64
  4.2 中国台湾地区的道路  64-70
    4.2.1 汇率自由化  65-66
    4.2.2 证券市场自由化  66-67
    4.2.3 银行的自由化  67-68
    4.2.4 发展性融资的扩张  68-70
  4.3 小结  70-71
第五章 维护金融稳定的宏微观审慎监控指标体系  71-88
  5.1 宏观审慎指标  71-77
    5.1.1 MPI指标体系  72-74
    5.1.2 对MPI指标体系的分析  74-77
  5.2 微观审慎指标体系  77-84
    5.2.1 微观审慎指标  77-78
    5.2.2 微观审慎指标分析  78-84
  5.3 国际机构及国家对MPI的研究  84-87
    5.3.1 世界银行的金融部门评估系统FSA  84-85
    5.3.2 欧洲中央银行  85
    5.3.3 7国集团的金融稳定论坛FSF  85-86
    5.3.4 中国  86-87
  5.4 小结  87-88
第六章 货币稳定的理论及监控指标体系分析  88-102
  6.1 货币稳定的理论分析  88-89
    6.1.1 Krugman的“宏观经济基础变坏”论  88-89
    6.1.2 “理性预期导致的自我实现”理论  89
  6.2 预测货币危机的指标体系  89-100
    6.2.1 预测货币危机的指标  90-97
    6.2.2 指标分类  97-100
  6.3 小结  100-102
第七章 维护金融稳定的金融安全网  102-113
  7.1 金融安全网的基本内涵  102
  7.2 金融安全网的国际比较  102-106
    7.2.1 英国、美国、日本存款保险制度比较  103-105
    7.2.2 英、美、日审慎监管制度比较  105
    7.2.3 英、美、日金融机构退出机制比较  105-106
  7.3 对于金融安全网存在问题的争论  106-111
    7.3.1 金融安全网放大道德风险  106
    7.3.2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现形式  106-107
    7.3.3 存款保险制度加剧道德风险  107-108
    7.3.4 审慎监管的模式和方法  108-110
    7.3.5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  110
    7.3.6 危机处理机制  110-111
  7.4 小结  111-113
第八章 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稳定的实践  113-134
  8.1 开放经济下中国金融稳定的现状  113-119
    8.1.1 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  115
    8.1.2 中国股票市场价格不稳定问题  115-116
    8.1.3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与合理性问题  116-119
  8.2 中国金融稳定状况的评价  119-124
    8.2.1 对外依存度指标  119-121
    8.2.2 金融深化与金融效率指标  121-123
    8.2.3 资本外逃指标  123-124
  8.3 目前影响中国金融稳定的因素  124-127
    8.3.1 外部因素  124-125
    8.3.2 内部因素  125-127
  8.4 中国维护金融稳定的措施  127-128
    8.4.1 金融安全区的概念及特征  127
    8.4.2 以金融安全区为基础全面建立金融安全网  127-128
  8.5 维护中国金融稳定的对策建议  128-134
    8.5.1 切实增强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  128-129
    8.5.2 防范银行系统的支付与清算风险  129-130
    8.5.3 建立适合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  130-131
    8.5.4 强化金融市场功能  131-132
    8.5.5 增加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132
    8.5.6 建立中国的MPI监控系统  132-133
    8.5.7 进一步完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  133
    8.5.8 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危机处理机制  133-134
结束语  134-135
尾注  135-137
中英文参考文献  137-146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146-147
致谢  147

相似论文

  1. 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A811
  2. G公司战略选择与研究,F426.6
  3. 金融稳定法律保障机制研究,F832.2
  4. 名牌企业的抗金融危机能力研究,F272;F224
  5.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若干对策研究,F831.59
  6.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F275
  7.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F276.3
  8.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监督研究,F233
  9. 当前金融危机对中日经贸合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F752.7
  10. 当前金融危机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F125.5
  11.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问题研究,F719
  12. 金融危机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问题研究,F752.8
  13. 对后危机时代中国出口问题的研究,F752.62
  14. 金融危机前后中国股市与国际股市的联动比较,F831.51;F224
  15. 金融危机下银行救助法律制度适用研究,F832.2
  16.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金融法律建设的启示,D922.28
  17. 从金融危机论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D922.28
  18.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重读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启示,A811
  19. 东亚金融危机后韩国证券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分析,F131.26
  20. 衍生金融工具准则比较研究,F233
  21.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对策研究,F812.5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金融、银行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