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诸宫调研究

作 者: 龙建国
导 师: 刘崇德
学 校: 河北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诸宫调 研究 音乐体制 文学意义 南北曲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42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诸宫调兴起于北宋中叶,“靖康之乱”后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并都有长足的发展。元代初期是诸宫调的兴盛期,涌现出不少的专业艺人和作品。元贞以后,元杂剧兴盛,诸宫调渐渐衰落。明清时,人们对它茫然不知。诸宫调具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体制。从宫调和曲牌看,它上承宋词而下启南北曲。它的音乐单位的组合形式有种:一曲独用、一曲带尾和多曲带尾。它的演唱方式为一人表演到底,其伴奏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如锣鼓、拍板、方响等。 诸宫调的文学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它的题材大致可分三类:历史题材、爱情题材和家庭婚姻题材。其中有些题材对后世的戏剧、小说具有开启作用。诸宫调具有通俗文学的艺术特性,表现为语言的通俗化、思想内容的世俗化和审美趣味的大众化。诸宫调作用所表现的主题,对后代影响较大,具有深远的文学史意义。 诸宫调与传统的说唱艺术一脉相承。它的曲辞仍属唐宋词系统。它的说白受到说话的影响。它还吸收了鼓子词、大曲、宋杂剧、缠令、唱赚等伎艺的长处,以丰富自己的艺术体制。 诸宫调对南北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它的音律和音乐组织结构为北曲所继承。北曲的基本曲线和形式特点直接从诸宫调发展而来。诸宫调对南戏也影响很大。无论是南戏的兴起,还是南戏的音乐结构和表演,都与诸宫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绪论  8-19
  一、 诸宫调的发现  8-9
  二、 诸宫调的研究现状  9-13
  三、 诸宫调作品的整理  13-16
  四、 研究诸宫调的意义  16-19
诸宫调的历史  19-50
  一、 早期诸宫调  19-23
    (一) 诸宫调的兴起  19-20
    (二) 诸宫调产生的条件  20-23
  二、 金代诸宫调  23-39
    (一) 金代的伎艺与诸宫调  23-25
    (二) 《刘知远诸宫调》  25-32
    (三) 《西厢记诸宫调》  32-37
    (四) 金代诸宫调的特点  37-39
  三、 南宋诸宫调  39-44
    (一) 南宋诸宫调的概况  39-41
    (二) 南宋诸宫调的形式特点  41-44
  四、 元代诸宫调  44-50
    (一) 元代诸宫调的兴盛  44-45
    (二) 王伯成与《天宝遗事》  45-47
    (三) 诸宫调的衰落  47-50
诸宫调的音乐体制  50-74
  一、 宫调与曲牌  50-55
    (一) 宫调  50-53
    (二) 曲牌  53-55
  二、 音乐单位的组合特点  55-62
    (一) 一曲独用  55-57
    (二) 一曲带尾  57-60
    (三) 多曲带尾  60-62
  三、 诸宫调的演唱  62-74
    (一) 表演方式  63-64
    (二) 表演程序  64-69
    (三) 主要伴奏乐器  69-74
诸宫调的文学意义  74-101
  一、 诸宫调的题材  74-81
    (一) 佚散作品名目辩疑  74-76
    (二) 题材类型与源流  76-79
    (三) 《双渐小卿》  79-81
  二、 诸宫调的文学特性  81-90
    (一) 语言的通俗化  82-84
    (二) 思想内容的世俗化  84-87
    (三) 审美趣味的大众化  87-90
  三、 诸宫调主题的文学史意义  90-101
    (一) “西厢”主题的文学史意义  90-96
    (二) “长恨”主题的文学史意义  96-101
诸宫调的艺术渊源  101-123
  一、 诸宫调与传统讲唱文学  101-103
  二、 诸宫调与曲子词  103-107
    (一) 宫调、曲牌的源流关系  103-105
    (二) 体式、音律的因变  105-107
    (三) 曲子词对诸宫调产生影响的原因  107
  三、 诸宫调与说话  107-113
    (一) 说话伎艺的发展概况  108-109
    (二) 说话对诸宫调的影响  109-111
    (三) 诸宫调与说话的差别  111-113
  四、 诸宫调与缠令、大曲、宋杂剧  113-118
  五、 诸宫调与缠令、唱赚  118-123
诸宫调与南北曲  123-139
  一、 诸宫调对北曲的影响  123-131
    (一) 金院本与元杂剧  123-125
    (二) 宫调曲牌之因革  125-126
    (三) 音乐组织结构的传承  126-129
    (四) 形式特点的影响  129-131
  二、 诸宫调与南戏的关系  131-139
    (一) 诸宫调与南戏的形成  131-133
    (二) 诸宫调与南戏的音乐结构  133-136
    (三) 诸宫调与南戏的表演  136-139
结 论  139-141
重要参考书目  141-146

相似论文

  1.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2.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3.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4.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5.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6.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7.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8.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9.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10.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11.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563.1
  1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1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1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15.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6.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17.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18.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19.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21. 宁波市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S727.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