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金融期货市场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作 者: 胡茂刚
导 师: 吴弘
学 校: 华东政法大学
专 业: 经济法
关键词: 金融期货 股指期货 市场失灵 风险控制 跨市场 运作模式 法律监管 政府监管 自律管理
分类号: D922.28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303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堪萨斯交易所首开股指期货之先河,股指期货成为开设最晚但增长最快的金融期货产品。作为国际资本市场成熟的风险管理工具,股指期货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时效性。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各国竞相上市股指期货,以争夺金融资产定价权,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增强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需要完善的金融期货市场配套。“股指期货是一把双刃剑”,包括巴林银行、长期资本管理基金、中国万国证券公司、日本大和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在内的著名金融机构折戟沉沙,暴露出金融期货监管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全球金融期货风险事件的频繁发生,要求政府监管将法律作为调整金融期货市场最有效的监管措施。本文主题的确定一是受到国际国内系列金融期货风险事件的启发,二是基于我国即将上市股指期货的大背景。本文的中心主题是探讨在法律层面如何构建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监管制度。论文认为中国金融期货市场从建立时无处不体现政府干预的“身影”,金融期货监管制度的最高目标应该是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体系,其成功的关键在于保证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动态平衡,惩治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期货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第一章金融期货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本章首先从金融监管理论出发,结合金融期货市场特点,阐述了期货市场监管的市场失灵理论、公共利益监管理论、功能性监管理论。其次,从法学角度就“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尊重意思自治,注重监管、自律和自治的协调原则、安全与效率原则进行了详尽地分析。第二章金融期货市场法律关系。本章分析了金融期货交易法律关系的特征是平等、双务有偿、法律强制效力、法律关系的多样化、交易主体的特定化和相对性、金融期货交易客体的特定化、受国家监管机关直接监管;质疑了金融交易所的企业法人性质,指出自律管理的特征;在探讨期货公司与投资者法律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期货公司从事期货经纪行为的法律属性为行纪行为。着重论证了股指期货交易的客体是股指期货合同。第三章海外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制度比较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美国期货监管模式为与证券监管分割、合作模式;其次探讨了日本独特的“三省归口管理”体制;再次考察了香港将自律监管与商业利益有机结合的特点;最后介绍了英国高度自律管理的特色。本章结尾对不同监管模式进行了中肯的评价:论述了上述市场监管的特点,美国期货市场三级市场管理体系秩序井然又不失活力;日本三省归口的监管制度独一无二;香港政府适度干预的监管模式是对金融自由化的合理修正;英国期货市场体现高度自律的特色。第四章股指期货运作模式跨市场法律监管。本章介绍了全球股指期货上市地点的三种模式:在商品期货交易所上市;在证券、期货交易所同时交易;单独组建金融期货交易所。随后分析了我国股指期货上市地点归属期货交易所的必然性。接着阐述了股指期货需要配套的相关制度。为建立适合股指期货推出的法律环境,论述了股指期货立法的合法性、后发性利益和市场创新原则,就扩大商品外延、构建期货法框架、大力培育股指期货的投资主体、依法确认净额结算制度、赋予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的法律效力提出了具体的立法意见。最后,阐述了构建跨市场监管协调机制,需要发挥跨市场监管组织协同作用;建立股票断路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启动共同风险控制和联合调查机制;完善反操纵制度。第五章我国股指期货三级监管法律制度。本章首先分析了在股指期货多层次的监管体系中,如何进一步科学构建监管机构、更新监管理念、加快市场化进程。其次,针对交易所的一线监管,提出从法律性质、交易所体制、自律监管职能、治理结构、协调公众利益与商业利益等角度完善交易所的监管。最后,从期货业协会入手,通过加强协会的独立性、合理划分自律管理组织的职权、强化期货业协会对会员日常监管的职权、打造适应金融企业要求的期货公司等方面,确保金融期货市场自律管理体系的健全。第六章股指期货风险控制制度。本章首先介绍了股指期货的风险内涵。其次分析了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指出风险的客观性、来源的复杂性、风险的放大性、风险的相关性和对称性是是股指期货市场风险的主要特征。再次,设计了交易所风险监管制度的核心架构:市场主体准入制度;保证金制度;价格限制制度;限仓制度;大户报告制度;每日结算制度、会员分级结算制度、结算担保金制度、现金交割制度、稽查制度、风险准备金制度。最后,总结了“3、27国债期货”事件有关方面在监管职责、交易规则、系统、信息披露等方面的不足,加强市场的风险防范。第七章期货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本章以期货投资者保护为中心,研究投资者保护的法律监管制度。在分析期货投资者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期货投资者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惩治违法违规行为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举,界定了期货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等违法违规行为,阐述了当前法律规制的现状,针对不同违法行为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意见。最后批判性地分析我国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法律制度,保障基金具有开创性、补偿性和救济性的特点,但没有建立公司化的组织结构、难以把握保障基金的保护尺度、缺乏操作性的理赔程序和理赔预期。只有建立公司化的保障基金运作模式、着手制定和实施《期货投资者保护条例》、引入集团诉讼制度、加强投资者教育,建立投资者教育基金等多项制度,才能推进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配套制度的建设。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7
导言  17-26
  一、 问题的提出  17-18
  二、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8-19
  三、 现有文献综述  19-22
  四、 研究方法  22-24
  五、 主要创新与不足  24-26
第一章 金融期货市场监管的理论基础  26-47
  第一节 市场失灵理论  26-33
    一、不完全竞争与委托代理理论  27-29
    二、金融期货合约的不完备性、信息不对称性  29-31
    三、金融期货的公共物品属性与外部性  31-33
  第二节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  33-38
    一、公共利益法学和经济学理论内涵  33-34
    二、公共利益管制的内容侧重于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34-36
    三、公共利益理论的主要缺陷  36-38
  第三节 功能性监管理论  38-42
    一、内涵  38-39
    二、金融衍生品联合、协调监管走向历史舞台  39-40
    三、功能性监管是我国金融期货监管体制的新选择  40-42
  第四节 金融期货监管的法理基础  42-47
    一、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42-43
    二、尊重意思自治,注重监管、自律和自治的协调原则  43-44
    三、金融期货市场的安全与效率原则  44-47
第二章 金融期货市场法律关系  47-71
  第一节 金融期货法律关系的特征  47-50
    一、金融期货交易法律关系的一般特征  47-48
    二、金融期货市场法律关系的个性化特征  48-50
  第二节 金融期货组织者——金融期货交易所法律关系  50-55
    一、内涵  50
    二、法律性质  50-52
    三、法律地位和监管职能  52-55
  第三节 金融期货中介商——期货公司行纪法律关系  55-61
    一、期货经纪商内涵的国际比较  55-57
    二、两大法系关于期货经纪商的法律性质比较分析  57-58
    三、我国期货公司与客户的法律关系属于行纪关系  58-61
  第四节 金融期货交易的客体——以股指期货合同为核心  61-68
    一、期货合约与期货合同  62-63
    二、期货合约及金融期货合约的涵义  63-65
    三、股指期货合约的主要条款  65-68
  第五节 金融期货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68-71
    一、金融期货主体的权利  68-69
    二、金融期货主体的义务  69-71
第三章 海外股指期货市场监管制度比较研究  71-92
  第一节 美国模式  71-78
    一、政府宏观管理  72-75
    二、交易所的一线监管  75-76
    三、行业自律管理  76-78
  第二节 日本模式  78-81
    一、政府监管“三驾马车”  79-80
    二、金融期货交易所自律管理略显不足  80
    三、专门期货业协会阙如  80-81
  第三节 香港模式  81-84
    一、香港证券与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的集中监管  82-83
    二、交易所的自律监管  83-84
  第四节 英国模式  84-88
    一、政府法定监管  84-86
    二、交易所的自我管理  86-87
    三、证券和期货协会自律管理  87-88
  第五节 不同监管模式的评价与思考  88-92
    一、美国期货市场三级监管体系秩序井然又不失活力  88-89
    二、日本三省归口的监管制度独一无二  89-90
    三、香港政府适度干预的监管模式是对金融自由化的合理修正  90
    四、英国期货市场体现高度自律的特色  90-92
第四章 股指期货运作模式跨市场法律监管  92-121
  第一节 股指期货上市的运作模式  92-97
    一、国际股指期货市场发展与上市交易所概况  92-93
    二、股指期货上市模式  93-95
    三、我国股指期货上市地点归属期货交易所的必然性  95-97
  第二节 股指期货配套运作模式  97-106
    一、结算会员制度  97-99
    二、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模式  99-102
    三、引入做空机制  102-103
    四、融资融券制度  103-104
    五、做市商制度  104-106
  第三节 建立适合股指期货推出的配套法律  106-112
    一、股指期货立法的基本原则  106-107
    二、现行期货法律制度的缺陷  107-109
    三、完善股指期货立法的建议  109-112
  第四节 股指现货与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协调机制  112-121
    一、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整体的风险联动  112-114
    二、国外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的经验——以美国为例  114-117
    三、构建中国股指期货跨市场监管协调机制的思考  117-121
第五章 我国股指期货三级监管法律制度  121-145
  第一节 证券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与管理  121-130
    一、证监会作为期货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日趋模糊  121-123
    二、金融期货市场监管理念亟待革新  123-124
    三、品种上市机制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  124-128
    四、政府过度监管,具有移植股票市场监管措施的倾向性  128-129
    五、宏观和微观手段缺乏独立性,准司法权权限不足  129
    六、监管职责不明,监管能力有限,容易出现监管真空  129-130
  第二节 金融期货交易所的一线监管——监管的灵魂  130-138
    一、交易所的自律监管地位  130-131
    二、明确期货交易所的法人地位和非营利性,加强监管力度  131-132
    三、公司制金融期货交易所对监管体制的新挑战  132-135
    四、交易所市场自律的不足与改革  135-136
    五、公司制交易所治理结构的不足  136
    六、构建公司制交易所市场监管与商业利益冲突的化解机制  136-138
  第三节 期货业协会的自律管理  138-145
    一、内涵  138-139
    二、特征  139
    三、法律性质  139-140
    四、不足  140-142
    五、发挥自律功能完善的建议  142-145
第六章 股指期货风险控制制度  145-163
  第一节 股指期货的风险内涵  145-147
  第二节 股指期货的风险特征  147-149
    一、风险的客观存在性  147
    二、风险来源的复杂性  147-148
    三、风险的放大性  148
    四、风险的相关性  148
    五、风险的对称性  148-149
  第三节 交易所风险监管核心架构研究  149-163
    一、市场主体准入制度  149-150
    二、保证金制度  150-151
    三、价格限制制度  151-153
    四、限仓制度  153-154
    五、大户报告制度  154-155
    六、每日结算制度  155-156
    七、会员分级结算制度  156
    八、结算担保金制度  156-157
    九、现金交割制度  157-158
    十、强行平仓制度  158
    十一、稽查制度  158
    十二、风险准备金制度  158-163
第七章 期货投资者保护的法律监管  163-193
  第一节 期货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性  163-166
    一、投资者保护是期货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163-164
    二、期货市场特殊的交易机制决定了投资者有特别保护的必要  164-165
    三、对期货投资者实行倾斜保护是由期货市场的结构所决定的  165
    四、期货投资者保障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制度创新  165-166
  第二节 我国期货投资者保护的法律体系  166-172
    一、我国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概述  166-168
    二、《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刑法修正案》  168-169
    三、期货司法解释  169-170
    四、部门规章  170-172
    五、交易所业务规则  172
  第三节 期货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规制  172-185
    一、期货市场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制  173-175
    二、欺诈客户行为的法律规制  175-181
    三、市场操纵行为的法律规制  181-185
  第四节 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的法律构建及思考  185-193
    一、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的法律框架  185-188
    二、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的评价  188-189
    三、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的缺陷  189-190
    四、推进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配套制度的法律思考  190-193
参考文献  193-207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07-208
期货情、期货缘——代后记  208-210

相似论文

  1. 沪深300股指期货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F224
  2. 露天矿生产事故人因风险管理措施研究,TD771
  3. 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研究,G647
  4. 出版社赊销信用风险控制问题研究,G231-F
  5. 存货质押融资中的质物监管风险控制研究,F259.27
  6. KN公司信用销售管理改进研究,F274
  7.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及其应用研究,F812.5
  8. 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评价及控制策略研究,F276.44
  9. 公共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研究,F203
  10. 国内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控制及流程再造,F832.2
  11. 基于准则变迁的会计政府监管问题研究,F233
  12. VaR方法在股指期货风险度量中的应用研究,F224
  13. 我国股票现货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之间风险传导的实证研究,F832.51
  14. 基于风险控制的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的原型开发,TP311.52
  15. 基于智能手机的传送网风险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273
  16. 水电厂年度合约电量划分及风险控制研究,F224;F426.91
  17. 基于SAP平台的企业内部风险管控策略研究,F275
  18. 媒介融合视域下的我国网络电视台发展研究,F49
  19. 河北建行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方案及其实施研究,F832.4;F276.3
  20. 河北建行集团客户供应链金融方案设计及实施,F832.2
  21. 商业银行保兑仓业务信用风险防范研究,F832.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金融法 > 证券管理法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