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史语所的实践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兴起1928-1949

作 者: 陈洪波
导 师: 陈淳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关键词: 科学考古学 史语所 1928~1949
分类号: K8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87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回顾了1928年之前中国考古学的发展状况,探讨了以史语所考古为代表的中国科学考古学诞生之前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进而分析了史语所科学考古思想宗旨的起源和具体内容。说明史语所学术的指导思想在于在中国推行新学术,这是西方汉学和中国近代学术潮流相结合的结果,考古学是傅斯年新史学实践的工具,故而史语所考古学的特点也就是新史学的特点。傅斯年在中国科学考古学肇始期具有巨大事功,南京国民政府为代表的国家力量在推进考古事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对于史语所大陆时期20年的考古活动,本文分为4个阶段加以叙说和分析。分别是:1、探索期(1928—29),即小屯的前三次发掘,或者说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2、发展期(1930—34),从城子崖到殷墟第九次发掘;3、鼎盛期(1934—37),即安阳第十—十五次发掘;4、延续期(1937—49),即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这四个时期体现了史语所科学考古学由草创到发展到成熟的一个渐进过程,这个过程受到了国家政治局势的密切影响,但指导思想始终未变。经由20年的努力,中国史前考古和殷商考古取得了巨大成就,而在此过程中,中国考古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种种学术传统也逐渐形成。在回顾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之后,本文全面总结和深入分析了这一学术流派的特征、影响与局限性。中国科学考古学给中国人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带来了巨大变化,在学术研究上引起了革命性变革。其主要特征包括组织管理上的现代性、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科学主义的学术定位和自由主义的政治立场,阐述了诸特征得以形成的内在原因。以上这些特质构成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传统的主要内容。同时史语所考古的“史料学派”和唯科学主义的思想方法,本身存在一定弊端。具体说来就是重发现,轻研究,资料积累有余,而综合研究不足,在理论方法上十分薄弱,这种风气是由傅斯年、李济的指导思想所决定,对学术发展产生了一定消极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提要  9-10
英文提要  10-11
绪论  11-42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19
  二 相关研究之回顾  19-29
    1、民国时期的有关论著  19-22
    2、解放后大陆学术界的民国考古学史研究  22-26
    3、1949年以来台湾和海外学者的民国考古学史研究  26-28
    4、西方学者对中国考古学史的认识  28-29
  三 方法论的探讨  29-42
第一章 1928年之前的中国考古学  42-67
  一 20世纪初期西方考古学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42-43
  二 新材料的扩充和甲骨学研究的意义  43-45
  三 科学思想与田野方法的引入  45-49
  四 传统学者对考古学的认识及其实践  49-55
  五 李济与中国科学考古学的萌芽  55-63
  六 小结  63-67
第二章 史语所考古在思想与组织上的准备  67-86
  一 傅斯年在中国考古学上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67-70
  二 现代学术机构史语所的创立  70-75
  三 史语所考古学的思想入口  75-80
  四 小结  80-86
第三章 史语所考古的探索期(1928—29)——殷墟发掘的第一阶段  86-109
  一 安阳发掘的前奏  86-88
  二 殷墟第一次试掘及其特点  88-92
  三 李、董第二次发掘以及方法上的改进  92-98
  四 第三次发掘及其重大收获  98-101
  五 中央与河南在考古活动上的政治博弈  101-104
  六 小结  104-109
第四章 史语所考古的发展期(1930—34)——从城子崖到殷墟第九次发掘  109-137
  一 城子崖发掘与龙山文化的研究  109-115
  二 安阳第四次发掘和“殷墟漂没说”的解决  115-119
  三 第五次发掘与“后冈三叠层”的发现  119-122
  四 河南古迹研究会及其初期活动  122-125
  五 殷墟第六—九次发掘及发掘方法的进步  125-127
  七 类型学探索与考古学解释  127-130
  八 小结  130-137
第五章 史语所考古的鼎盛期(1934-37)——安阳第十—十五次发掘  137-166
  一 梁思永领导下的殷陵发掘及重大收获  137-143
    1、殷墟第十次发掘  137-139
    2、殷墟第十一次发掘  139-141
    3、殷墟第十二次发掘  141-143
  二 殷墟第十三—十五次发掘和遗址发掘方法的成熟  143-148
  三 山东古迹会的调查和两城镇发掘  148-149
  四 河南古迹会在历史期考古上的努力  149-152
  五 史语所考古活动向安徽的延伸  152-153
  六 考古调查、发掘和整理方法的逐步形成  153-158
  七 小结  158-166
第六章 史语所考古的延续期(1937—49)——抗日战争与国内战争期间的考古活动  166-223
  一 吴金鼎与西南考古的开拓  167-170
    1、苍洱古迹考察团  168
    2、川康古迹考察团  168-169
    3、琴台整理工作团  169-170
  二 夏鼐在西北地区的考古成就  170-174
  三 石璋如的田野活动和史语所的民族考古学探索  174-180
    1、晋绥调查、天工学社与史语所的民族考古学实践  175-178
    2、西北史地考察团的考古活动  178-180
  四 史语所考古人才队伍的构成分析  180-185
    1、资历  180
    2、教育背景  180-182
    3、地缘和派系  182-183
    4、社会阶层与出身  183-185
  五 战争期间史语所的考古学研究  185-207
    1、陶器的分类整理  186-192
    2、青铜器的分类与研究  192-196
    3、李济类型学思想的来源及特点  196-201
    4、西方类型学思想在中国的译介  201-204
    5、李济的思想行为特征  204-207
  六 小结  207-223
第七章 总结  223-241
  一 史语所考古学的基本特征  223-229
    1、国家学术与集众研究  223
    2、历史学的学科定位  223-225
    3、科学主义原则  225-226
    4、民族主义立场  226-229
    5、自由主义精神  229
  二 科学考古学对社会与学术的影响  229-232
  三 批评与反思  232-241
    1、与西方考古学发展潮流的疏离  232-234
    2、中西考古学价值观的差异  234
    3、对史语所考古学科学主义取向的反思  234-241
参考书目  241-247
致谢  247-248

相似论文

  1. 傅斯年史学思想探析,K092
  2. 李济与中国近代考古学之构建,K85
  3. 史语所“明清史”研究述评,K092
  4. 傅斯年的史学理论析论,K092.7
  5. 罗振玉与古器物学研究,K87
  6. 饮食考古初论,K87
  7. 京杭大运河廊道景观遗产的考证和研究,K87
  8. 先秦时期岭南与长江中游的文化交流,K87
  9. 西安大遗址保护与体验旅游开发模式研究,K87
  10. 中原地区史前聚落分布空间模式研究,K87
  11. 《格古要论》蠡析,K87
  12. 裴李岗文化植物类食物加工工具表面淀粉粒研究,K87
  13. 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出土彩陶器有机残留物初步研究,K87
  14. 李济的考古学理论与实践,K87
  15. 《仪礼·士丧礼》、《既夕礼》所反映的丧葬制度研究,K87
  16. 从体质人类学、分子考古学看鲜卑、契丹的源流,K87
  17. 西安地区三千年来人牙齿测量特征演化的研究,K87
  18. 公众考古学与史前遗址信息阐释,K87
  19.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嘉禾吏民田家莂》词语通释,K87
  20. 华安仙字潭摩崖石刻研究史考述,K87
  21. 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K87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