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不同时期针刺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临床研究

作 者: 黄博辉
导 师: 刘伍立
学 校: 湖南中医药大学
专 业: 针灸推拿学
关键词: 针刺 中风病 不同时机 皮肤温度
分类号: R246.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28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减少偏瘫上肢的积分分别为2.89±0.62、1.70±0.58和1.69±0.38;三组对减少偏瘫下肢积分为3.36±0.94、2.86±0.84和2.76±0.60;三组对减少中风面瘫积分为0.51±0.14、0.49±0.12和0.48±0.17;对减少语言障碍积分为2.85±0.80、2.18±0.43和2.12±0.54。健肢与患肢皮肤平均温差:治疗一组治疗前为2.19±0.06,治疗后为0.52±0.07。治疗三组治疗前为2.06±0.01,治疗后为0.69±0.10。偏瘫患肢阴经与阳经的温差:治疗一组治疗前为0.98±0.28,治疗后为0.12±0.34;治疗三组治疗前为0.90±0.06,治疗后为0.26±0.06。结论:(1)文献研究:中风病病名的表述宜规范和统一,临床宜采用中风病的多级诊断;应探讨中风病病因的生活语言表达以更好地用于中风病的一级预防;进一步探讨中风病证侯的临床应用规律,比较古今各种治疗中风病的针灸方法的优劣,探讨灸法的应用及针灸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2)临床研究:中风病生命体征稳定后,针刺较早期介入治疗,其整体疗效和进步的等级均优于较晚期介入;中风病患侧肢体皮肤温度低于健侧,患肢阴经皮温低于阳经,针刺通过疏通经络,促进阳气的输布,能提高肢体皮温,同而改善肢体功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英文摘要  7-10
引言  10-11
第一部份 针刺治疗中风病的文献研究  11-30
  第一节 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  11-21
    1.中风病的病名认识和述评  11-13
    2 中风病的病因、病机认识与述评  13-16
    3.中风病的病状与证候认识与述评  16-17
    4.中风病的针灸治疗与述评  17-21
  第二节 现代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21-30
    1.早期与恢复期的治疗  21-24
      1.1 早期治疗  21-23
      1.2 恢复期治疗  23-24
    2.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  24-28
      2.1 整体治疗  24-25
      2.2 局部治疗  25-28
    3.综合治疗与单一治疗  28-30
第二部份 不同时期针刺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研究  30-43
  第一节 不同时期针刺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30-39
    1.临床资料  30-32
      1.1.研究对象  30
      1.2.诊断标准  30-31
      1.3.纳入标准  31
      1.4.排弃标准  31
      1.5.一般资料  31-32
    2.研究方法  32-34
      2.1.病例分组  32
      2.2.研究程序  32
      2.3.治疗方案  32-33
      2.4.观察内容  33
        2.4.1.一般项目  33
        2.4.2.中风病诊断标准有关项目  33
        2.4.3.治疗前后功能评分与记录  33
        2.4.4.其它内容  33
      2.5.疗效评定  33-34
        2.5.1 病例的剔除  33-34
        2.5.2 疗效标准  34
        2.5.3 统计方法  34
    3.研究结果  34-36
      3.1 三组不同时期针刺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整体疗效的比较  34-35
      3.2 三组不同时期针刺干预对缺血性中风病部分病症改善的疗效比较  35-36
    4.讨论  36-39
      4.1.不同时期针刺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分析  36-37
      4.2.针刺早期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机制分析  37
      4.3.针刺早期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时机选择  37-39
  第二节 不同时期针刺干预治疗缺血性中风病对肢体经络皮温的影响  39-43
    1.观察对象  39
    2.观察方法  39
    3.观察结果  39-41
    4.讨论  41-43
      4.1.中风患者患侧肢体与健侧肢体皮温差别与机制  41
      4.2.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病患肢皮温的改善及机制  41-42
      4.3.中风病患肢阴、阳经皮温差别与针灸治疗  42-43
结论和建议  43-45
参考文献  45-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针刺配合中药湿热敷法与单纯中药湿热敷法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R277.7
  2. 原络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3. 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4. 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R246
  5. 分期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246
  6. 头部腧穴配合循经远近配穴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R246
  7. 针刺治疗对中风恢复期伴发抑郁及肢体障碍的影响,R246.6
  8. 基于聚焦扫描光声成像的光声信号分析及医学应用,R318.51
  9.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10. 针刺联合微创血肿抽吸术对家兔急性期脑出血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影响,R245
  11. MMP-1和TIMP-1在末端病大鼠跟腱末端组织的表达及其针刺干预作用,R87
  12. 针刺土工织物垂直渗透率理论研究,TS176.5
  13. 慢性内脏痛敏及针刺缓解内脏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R245
  14. 胆总管结石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针刺研究,R246.2
  15. 氟骨症脾肾论治针刺临床研究,R246.1
  16. 针刺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调节幅度的影响,R246.8
  17. 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R246
  18. 针刺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研究,R246.6
  19. 李文金教授针刺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总结,R256.23
  20. 针药结合治疗肝火扰心型不寐临床观察,R256.23
  21. 针刺治疗血虚肝郁型紧张性头痛的临床观察,R24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神经精神病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