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足部穴位按摩对O级糖尿病足二级干预的研究

作 者: 佘广玉
导 师: 徐桂华
学 校: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护理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基础治疗护理 足部穴位按摩 理论研究 临床研究
分类号: R58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是针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采取足部穴位按摩与糖尿病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护理方法,从理论、临床两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达到改善患者的症状与体征,改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及血管病变,防止足溃疡发生的目的,旨在探讨糖尿病足二级干预的有益途径。[方法]本研究选取0级糖尿病足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在应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给予糖尿病健康知识教育。实验组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上,增加足部穴位按摩治疗。通过神经病变检查、足部自觉症状、神经电生理、踝肱比(ABI)等指标,来观察足部穴位按摩结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周围神经、周围血管病变的干预作用。[结果]1周围神经病变:①神经病变检查:压力觉:干预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振动觉:干预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足部自觉症状:干预结束后,麻木感、疼痛感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麻木感实验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疼痛感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神经电生理:干预后两组感觉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运动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波幅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实验组感觉腓肠神经波幅、运动正中神经潜伏期、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周围血管病变:①足部自觉症状:冷感:干预结束后,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踝肱比:干预3个月、6个月后,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干预3个月、6个月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需要早期预防,综合干预,本研究通过足部穴位按摩结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患者进行了二级预防的干预,能显著减轻患者足部麻木感、疼痛、冷感;显著改善患者压力觉及振动觉减退;显著改善感觉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腓肠神经波幅;显著改善运动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波幅。本研究提示足部穴位按摩结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二级预防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8-9
Abstract  9-11
前言  11-13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3-22
  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13-16
    1.1 危险因素  13-14
    1.2 病理基础  14
      1.2.1 周围神经病变  14
      1.2.2 周围血管病变  14
      1.2.3 感染  14
    1.3 护理措施  14-16
      1.3.1 情志护理  14
      1.3.2 饮食护理  14-15
      1.3.3 足部护理  15
      1.3.4 分级护理  15
      1.3.5 创面护理  15-16
  2 中医学对糖尿病足的认识  16-18
    2.1 病因病机  16-17
      2.1.1 阴虚为基本病机  16
      2.1.2 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致瘀  16
      2.1.3 阴虚血燥致瘀  16-17
      2.1.4 湿热壅滞  17
    2.2 中医护理措施  17-18
      2.2.1 外敷法  17
      2.2.2 熏洗法  17
      2.2.3 浸泡法  17-18
  3 足部穴位按摩的认识  18-22
    3.1 理论基础  18-19
      3.1.1 经络传递学说  18
      3.1.2 生物全息学说  18-19
      3.1.3 血液循环学说  19
      3.1.4 神经反射学说  19
    3.2 选穴依据  19-22
      3.2.1 依据脏腑学说  20
      3.2.2 依据经络学说  20
      3.2.3 依据现代医学理论  20-22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2-28
  1 研究设计  22
  2 研究对象  22-24
    2.1 病例来源  22-23
    2.2 病例选择  23-24
      2.2.1 诊断标准  23
      2.2.2 纳入标准  23
      2.2.3 排除标准  23
      2.2.4 脱落标准  23-24
  3 研究方法  24-28
    3.1 干预方案  24
      3.1.1 对照组  24
      3.1.2 实验组  24
    3.2 观察指标  24-27
      3.2.1 一般记录项目  24
      3.2.2 生物学指标  24
      3.2.3 糖代谢指标  24
      3.2.4 神经病变指标  24-25
      3.2.5 血管病变  25-26
      3.2.6. 观测时点  26
      3.2.7 质量干预  26-27
      3.2.8 测量仪器的选择  27
    3.3 统计学方法  27-28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28-42
  1 结果  28-36
    1.1 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资料结果比较  28-29
      1.1.1 一般资料分析  28
      1.1.2 糖代谢指标分析  28-29
    1.2 临床疗效结果  29-36
      1.2.1 两组干预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评价结果  29-34
      1.2.2 两组干预前后周围血管病变疗效评价结果  34-36
  2 讨论  36-42
    2.1 足部穴位按摩结合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36-39
      2.1.1 对0级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36-38
      2.1.2 对0级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探讨  38-39
    2.2 足部穴位按摩结合健康教育对0级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的效果分析  39-42
      2.2.1 对0级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的影响  39-40
      2.2.2 对0级糖尿病足周围血管病变的作用机制探讨  40-42
结论  42-43
参考文献  43-4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6-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3.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4.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5.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6. 极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R683
  7.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8. 刘燕池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R249
  9. 王焕禄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宣痹通络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R259
  10.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心脏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R259
  11. 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285.5
  12.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13.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14. p38MAPK抑制剂CBS3830对糖尿病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R587.1
  15. DPP-IV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R914
  16. β-酪啡肽7和酪蛋白水解肽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17.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587.1
  18.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19.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20.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4、IL-6、IL-10的影响,R587.1
  21. 每日一次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R587.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 胰岛疾病 > 糖尿病性昏迷及其他并发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