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应用瞬时波强技术评估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 者: 谢培凯
导 师: 郑宝群
学 校: 汕头大学
专 业: 临床医学
关键词: 瞬时波强 糖尿病 血流动力学
分类号: R587.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问题,可引起多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全身多系统复杂并发症,其中以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及中、小动脉硬化导致的影响最为突出。动脉硬化早期的病理学特点为内皮下的脂质沉积、泡沫细胞浸润、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下迁移,从而使动脉及心脏功能相互影响并发生微妙改变。既往检测大动脉功能多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对动脉管壁形态学进行研究,此常规的超声影像学检测方法是很难对上述病理生理过程导致的血管硬化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出判断。瞬时波强(wave intensity,简称WI)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角度观察、检测、评估大动脉硬化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作为一种新的血流动力学指数测量方法,它是一项在传统血管壁回声跟踪(e-Tracking, E-T)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实时测量系统。传统波强定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能流称为能流密度或波的强度,通常是指一个周期内的波强平均值。从WI=(dp/dt)×(dU/dt)的公式中可以看出WI为压力对时间的导数与速度对时间的导数乘积,将WI翻译为瞬时波强,以便与传统波强相区别。E-T技术通过自动采集动脉血管搏动所产生的射频信号,实时跟踪、描记血管前后壁运动轨迹,通过计算机自动计算血管管径变化并以曲线形式加以显示,以往研究认为,跟踪门置于前后管壁内中膜比置于内膜重复性好,经过国内外专家的反复实践、对照和验证,现在认为跟踪门置于前后管壁外中膜比置于内中膜重复性更好。WI技术是在E-T的基础上更高一层的技术发展,其原理是在内膜追踪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管径-压力的线性关系,通过前向波和后向波的瞬时波强大小,反映血液流动过程中动脉管腔单位面积上能量变化率的大小,从而定量、客观地评价心脏的功能和大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WI无创的新技术不仅能提供E-T技术所检测的动脉管壁波动参数,而且能提供动脉管壁的波动参数和管腔内血流动力学变化参数以及两者在时间上的相关参数,为临床研究心血管功能打开新视野。WI技术还可以检测动脉早期病变,揭示动脉与心脏的相互作用机制,评估心脏的收缩功能及心肌松弛性改变。目的:用WI技术实时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对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进行筛查、随访、评价、干预提供更为客观、准确的参数依据。同时,探讨WI技术在无创性评价心脏和动脉系统的血流动力学表现和相互关系方面的应用价值。研究对象及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排除颈动脉斑块和心功能不全患者(EF < 55%, FS<25%),成功检测27例(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另选正常对照者23例。入选患者病程在1年以上,排除有继发性高血压、严重肝、肾等疾病。用ALOKA公司生产的α-1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受检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用WI技术测量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数,包括前向压缩波产生的瞬时加速度波强峰值W1、前向膨胀波产生的瞬时减速度波强峰值W2、僵硬度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负相波面积NA、心电图R波顶点至W1波顶点的时间间隔R-W1,W1波顶点至W2顶点的时间间隔W1-W2。结果:两组间临床基本资料比较:糖尿病组及对照组间年龄、身高、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异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虽较正常对照组浓度有增高趋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IVST、LVPWT厚度较对照组有所增厚(P<0.05),LVFS、LVEF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两组颈动脉WI相关参数比较:糖尿病组颈动脉IMT、Ep、β、AI、PWVβ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A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W1、Na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W2似有增加征象,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R-W1、W1-W2时间间隔较正常对照组略有所减少,但差异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I测量系统通过实时测量动脉管径(收缩期和舒张期)和动脉内血流速度变化,在动脉硬化早期综合评估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心脏功能,该技术具有原始数据的实时采集、重复性好、无创性、精确度高等优点,为动脉硬化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为临床筛查、随访,和评价治疗效果提供定量、客观的参数依据,从而指导临床干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8
缩略词  8-10
前言  10-12
材料与方法  12-15
  1. 研究对象及入选标准  12-13
    1.1 研究对象  12
    1.2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  12-13
  2. 仪器和方法  13-15
    2.1 仪器  13
    2.2 图像采集方法  13-14
    2.3 统计学方法  14-15
结果  15-19
  1. 两组间各临床资料比较  15-17
  2. 两组间IVST、LVPWT、LVFS、LVEF 参数比较  17
  3. 两组颈动脉WI 相关参数比较  17-19
讨论  19-25
  1.WI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评估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可行性  19-21
    1.1 WI技术的工作原理  19-20
    1.2 WI技术评估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可行性  20-21
  2. 糖尿病患者动脉内膜病理生理学改变及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  21-23
    2.1 血糖升高导致的动脉内膜病理生理学改变  21-22
    2.2 动脉硬化早期血流动力学变化  22-23
  3. 左室收缩血流动力学分析  23-24
  4. 本研究中的不足  24-25
结论  25-26
参考文献  26-30
附图  30-35
致谢  35-36
个人简历  36

相似论文

  1. 2型糖尿病患者A-FABP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R587.1
  2. 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R259
  3. 刘燕池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R249
  4.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中医证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心脏舒张功能关系的研究,R259
  5. 鱼腥草对糖尿病的影响及药理学分析,R285.5
  6. 高糖对THP-1源性巨噬细胞趋化因子配体16表达和分泌的影响及阿司匹林的干预作用,R587.2
  7. 阿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肾脏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587.2
  8. p38MAPK抑制剂CBS3830对糖尿病大鼠自体静脉移植内膜增生的影响及机制探讨,R587.1
  9. DPP-IV抑制剂的合成及其活性研究,R914
  10. β-酪啡肽7和酪蛋白水解肽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11. 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R587.1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下肢动脉疾病的相关性研究,R587.1
  13. 小剂量螺内酯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探讨,R587.2
  14. 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4、IL-6、IL-10的影响,R587.1
  15. 每日一次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R587.1
  16. 口服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影响血糖达标的因素,R587.1
  17. 2型糖尿病伴抑郁状态相关因素分析,R587.1
  18. β-酷啡肽-5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587.1
  19. 抗生素干预小鼠及菌群相关疾病患者肠道菌群蛋白组分研究,R446.5
  20.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及超微结构的影响,R587.1
  21. 2型糖尿病与西北燥证相关性及干预治疗研究,R259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内分泌腺疾病及代谢病 > 胰岛疾病 > 糖尿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