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与理论反思

作 者: 徐国民
导 师: 陈锡喜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社会分工 生产性分工 社会性分工 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
分类号: C91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944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依据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分工的基本概念入手,着重对社会分工的历史进程,社会分工的本质、类型和根源,社会分工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分工演化的客观规律,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的内涵与实现过程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分工等方面内容进行了层层深入地探讨和研究,以求深化人们对社会分工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本文认为,社会分工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它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宏观到微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社会分工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社会劳动细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为不同所有制形式下社会分工的更替。前者是社会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相互作用的客观趋势,后者是社会分工在不同所有制和分配形式下的阶段表征。因此,社会分工既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又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与人与人之间矛盾运动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直接体现。从社会分工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分工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自发分工,它必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阻力。从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来看,社会分工是生产关系的直接表现,在不同所有制关系下的社会分工在不同的社会中必然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社会分工使劳动者越来越失去独立性、越来越片面而又畸形发展。社会分工是生产性分工和社会性分工的统一体。生产性分工是由生产的需要而引起的专业化、专门化劳动,它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必然要求,有一个不断细化、分化的历史发展趋势;社会性分工是指在特定所有制和分配制度下劳动者在从事专门化、专业化劳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的差异,它不仅是社会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的集中表现,而且还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现象,社会性分工的灭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合理分工是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是生产性分工工具理性与社会性分工价值理性的统一体。人类也正是在追求科学合理分工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分工不断地向前发展。“旧式分工”特指私有制社会中造成的人类社会一切不平等、阻碍人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一种典型的社会性分工,它是马克思“消灭分工”的直接对象。尽管“消灭分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旧式分工”并不是仅仅凭借人的主观意志或想象就能消灭的,消灭“旧式分工”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现实条件,而且还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人类在自身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自觉地按照社会分工及其发展规律办事,充分地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缩短“消灭分工”的历史进程,而且还可以进一步促进人类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当代社会的典型特征,分工关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利益关系,分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是一种在坚持资源最大化利用、生产关系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原则之上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的科学合理的社会分工。它要求做到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公平和效率的统一、理想和现实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既顺应了社会分工发展的客观规律,又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基本国情、坚持科学发展、加强制度创新和积极融入世界潮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基本路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市场健全发展,提升农业专业化水平,协调劳资关系、干群关系,缩小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主要措施。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以及旧的、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体系的存在和影响,等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4
导论  14-34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14-20
  二、社会分工的概念  20-26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26-28
  四、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28-31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31-34
第一章 社会分工的历史衍进  34-73
  第一节 从自然分工到社会分工的演变  35-47
    一、自然分工  35-39
      (一)地理环境引起的自然分工  35-37
      (二)性别差异引起的自然分工  37-38
      (三)年龄差异引起的自然分工  38-39
    二、早期人类社会三次大分工  39-47
      (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40-42
      (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  42-44
      (三)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44-47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分工  47-66
    一、工场手工业分工  47-51
    二、机器大工业分工  51-54
    三、自动化工厂分工  54-62
    四、国际分工  62-6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分工  66-73
    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分工  66-6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分工  69-73
第二章 社会分工的本质、类型及其根源  73-103
  第一节 社会分工的本质  73-86
    一、社会分工是人类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  73-76
    二、社会分工是生产方式的直接体现  76-82
      (一)社会分工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76-77
      (二)社会分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77-79
      (三)社会分工反映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运动  79-82
    三、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标志  82-86
  第二节 社会分工的基本类型  86-96
    一、生产性分工与社会性分工  86-87
    二、自然分工、自发分工和自觉分工  87-89
    三、生产劳动分工与非生产劳动分工  89-91
    四、社会内部分工与工厂内部分工  91-93
    五、国内分工与国际分工  93-95
    六、有效分工与无效分工  95-96
  第三节 社会分工产生的根源  96-103
    一、内在根源:需要的多样性与自身劳动能力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  96-98
    二、历史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相对剩余劳动产生  98-100
    三、推动因素:交换及其发展  100-103
第三章 社会分工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03-128
  第一节 社会分工与生产力  103-110
    一、社会分工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103-105
    二、社会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05-107
    三、自发分工必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力  107-110
  第二节 社会分工与生产关系  110-118
    一、社会分工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  111-114
    二、社会分工与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交织在一起  114-116
    三、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分工的社会属性  116-118
  第三节 社会分工与人的发展  118-128
    一、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  119-122
    二、社会分工是人的发展推动因素  122-125
    三、自发分工导致了人的片面、畸形发展  125-128
第四章 社会分工演化的客观规律  128-153
  第一节 生产性分工不断趋向细化、分化  128-135
    一、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  128-131
    二、生产性分工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必然要求  131-134
    三、生产性分工细化和分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  134-135
  第二节 社会性分工必然趋向灭亡  135-144
    一、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要求社会的公平、正义  136-139
    二、社会性分工阻碍了社会公平和公正的发展  139-141
    三、社会性分工的消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41-144
  第三节 科学合理分工是人类的理性追求  144-153
    一、科学合理分工的基本含义  144-146
    二、科学合理分工的基本原则  146-151
      (一)资源最大化利用原则  146-148
      (二)生产关系和谐发展原则  148-150
      (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原则  150-151
    三、科学合理分工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151-153
第五章 马克思"消灭分工"论断的内涵与实现过程  153-180
  第一节 "旧式分工"的基本内涵  153-163
    一、"旧式分工"的本质是异化劳动的存在形式  154-157
    二、"旧式分工"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分工的现实状况  157-160
    三、"旧式分工"阻碍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160-163
  第二节 "消灭分工"的客观条件  163-173
    一、"消灭分工"与消除"劳动异化"现象  163-166
    二、"消灭分工"与消灭私有制  166-171
    三、"消灭分工"与发展生产力  171-173
  第三节 "消灭分工"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73-180
    一、"消灭分工"的历史必然性  174-176
    二、"消灭分工"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76-177
    三、人类在"消灭分工"中的主观能动性  177-180
第六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分工  180-211
  第一节 分工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基  180-189
    一、社会分工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当代社会典型特征  180-182
    二、分工关系是其他社会关系的基础  182-184
    三、社会和谐内在要求分工和谐  184-18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内涵、特征和基本要求  189-195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内涵  189-191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特征  191-193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基本要求  193-195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  195-21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95-201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基本路径和主要措施  201-208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分工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208-211
结束语:走向自觉的社会分工  211-215
附录  215-216
参考文献  216-221
后记  221

相似论文

  1. 高校辅导员职业特性研究,G641
  2. 职业分割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F249.2
  3. 构建中国女性弹性就业模式的政府作为研究,F249.21
  4. 传统岁时节日中汉族女性的角色定位研究,K892.1
  5. 社会失范与社会团结,C91-06
  6. 公共利益及其法律界定问题研究,D922.1
  7. 现代性与社会分工,C912
  8. 具有分工特征的蚁群算法及其在热工控制系统中的应用,TP301.6
  9. 社会团结中的法律,D90-052
  10. 论现代体育产生的必然性,G80
  11. 理性主义英雄史观,D095
  12. 马克思与黑格尔历史观比较,B516.35
  13. 论社会分工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影响,F276.44
  14. 交际中的性别差异及跨性别交际失误,H030
  15. 物流外包形成机理及决策过程研究,F274
  16. 分工在经济危机中的作用,F014
  17. 论分工范畴在唯物史观中的方法论意义,B03
  18. 鼎突多刺蚁的脑结构与社会分工的关系,Q965
  19. 中国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现象探析,D412.6
  20. 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的职业转移,D422.6
  21. 采矿业安全经济贡献率测算及安全投入的社会分工,F426.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