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动力分析与约束机制研究

作 者: 童丽丽
导 师: 乞建勋;牛东晓
学 校: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专 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关键词: 内部控制 萨班斯法案 COSO报告 约束机制
分类号: F27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31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由于国内外财务舞弊事件频繁发生,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我国,随着内部控制管理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和实践应用的不断推进,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本文试图针对中国企业实际情况,在对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动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约束机制及其实现形式。在理论上,能够扩展和完善内部控制理论框架体系;在实践中,能够结合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动力问题,提出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框架和体系的构建方法,协助企业构建和完善内部控制。本文的研究,采取实证和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数据不像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数据,没有公开的资料可以查询,所以,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采取调查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本文在回顾了内部控制理论的起源及其在国外的理论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了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及其现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动力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给出了企业内部控制约束机制的框架与体系。即在宏观层面建立一套互相协作与制约的多级外部控制框架,这一框架应该包括: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约束和准则规范;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界定;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督;企业内部控制约束机制体系的构建与自我完善。在微观层面明确企业目标的前提下,在统一的内容框架下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约束机制体系;在业务层面建立内部控制约束制度与措施;在事后控制层面进行内部控制约束机制评价,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提供参考。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通过设计博弈矩阵证明中小股东对企业的影响很小甚至没有,而大股东通过参与高层管理操纵内部控制的情况却非常普遍,首次提出必须强化大股东层面对内部控制的责任与义务;针对企业中现有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普遍缺乏可操作性的情况,本文第一次提出在设计具体的内部控制约束制度时,要遵循唯一性原则和流程描述岗位化原则;利用模糊数学分析的方法,首次建立起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效果评价模型,较好的解决了以往该领域缺乏定量研究的问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6
英文摘要  6-14
第一章 引言  14-20
  1.1 研究背景  14-16
    1.1.1 全球财务舞弊案件频发  14-15
    1.1.2 萨班斯法案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法律要求  15
    1.1.3 中国加强对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的要求  15-16
  1.2 研究方法  16-17
    1.2.1 调查研究  16
    1.2.2 案例研究  16
    1.2.3 规范研究  16-17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7-19
  1.4 本文的创新点  19-20
第二章 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回顾与研究成果综述  20-36
  2.1 内部控制理论的主要流派  20-21
    2.1.1 控制论角度的内部控制理论  20
    2.1.2 会计和审计角度的内部控制理论  20-21
  2.2 内部牵制思想理论  21-22
  2.3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理论阶段  22-25
    2.3.1 第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内部控制定义  23
    2.3.2 内部控制定义的改进  23-24
    2.3.3 内部控制概念的进一步完善  24-25
  2.4 内部控制结构理论阶段  25-26
  2.5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  26-31
    2.5.1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26-28
    2.5.2 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理论的贡献  28-30
    2.5.3 COSO内部控制框架通用性  30-31
    2.5.4 COSO报告对现行法规的影响  31
  2.6 COSO之外的其他内部控制框架  31-33
    2.6.1 英国的内部控制框架指南  32
    2.6.2 加拿大的COCO指南  32
    2.6.3 不同内部控制框架对比分析  32-33
  2.7 企业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33-34
  2.8 本章小结  34-36
第三章 萨班斯法案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影响  36-48
  3.1 关于萨班斯法案  36-37
  3.2 萨班斯法案对内部控制相关法规的影响  37-41
    3.2.1 萨班斯法案与SEC规则  37-39
    3.2.2 萨班斯法案与PCAOB审计准则  39-41
  3.3 萨班斯法案对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的影响  41-42
  3.4 萨班斯法案对美国上市公司及会计职业界的影响  42-45
    3.4.1 萨班斯法案对美国上市公司的影响  42-44
    3.4.2 会计师事务所相关调研结论  44-45
  3.5 萨班斯法案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45-46
    3.5.1 对已经在美国或拟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的影响  45-46
    3.5.2 对于中国其他企业的影响  46
  3.6 本章小结  46-48
第四章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动力分析  48-66
  4.1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48-49
  4.2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披露相关规则  49-51
  4.3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动力分析——宏观环境  51-58
    4.3.1 特殊股权结构带来的内部控制问题  51-54
    4.3.2 缺乏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54-56
    4.3.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  56-57
    4.3.4 尚未建立强制性的独立的内部控制审计制度  57
    4.3.5 外部控制环境不合理  57-58
  4.4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动力分析——企业层面  58-65
    4.4.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回收概况  58-59
    4.4.2 控制环境  59-60
    4.4.3 风险评估  60-61
    4.4.4 控制活动  61-62
    4.4.5 信息与沟通  62-63
    4.4.6 监控  63-64
    4.4.7 控制目标实现情况  64-65
  4.5 本章小结  65-66
第五章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框架  66-75
  5.1 总体框架完善思路  66-67
    5.1.1 建立多级外部控制约束机制框架  66
    5.1.2 在宏观层面明确管理者的责任范围  66-67
  5.2 加强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约束和准则规范  67-69
    5.2.1 提升内部控制理念  68
    5.2.2 拓展内部控制目标  68-69
    5.2.3 丰富内部控制责任主体  69
    5.2.4 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69
  5.3 证券监管机构的职责界定  69-70
  5.4 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督  70-74
  5.5 企业内部控制约束机制的构建与自我完善  74
  5.6 本章小结  74-75
第六章 中国企业内部控制约束机制体系—企业视角  75-115
  6.1 企业完善内部控制约束机制体系的思路  75
  6.2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定位  75-76
  6.3 完善统一的内部控制内容  76-84
    6.3.1 优化控制环境  76-80
    6.3.2 进行风险评估  80-81
    6.3.3 建立健全控制活动  81-82
    6.3.4 强化信息与沟通  82-83
    6.3.5 加强监督  83-84
  6.4 健全内部控制约束方法  84-91
    6.4.1 组织规划控制  84-85
    6.4.2 授权批准控制  85
    6.4.3 文件记录控制  85-86
    6.4.4 全面预算控制  86-88
    6.4.5 实物资产保全控制  88
    6.4.6 成本控制  88-89
    6.4.7 风险控制  89-90
    6.4.8 信息系统控制  90
    6.4.9 内部审计与自我评估控制  90-91
  6.5 内部控制约束机制设计的主要原则  91-93
    6.5.1 充分授权原则  91
    6.5.2 岗位分离原则  91-92
    6.5.3 权力制约原则  92
    6.5.4 唯一性原则  92-93
    6.5.5 流程描述岗位化原则  93
  6.6 主要业务流程内部控制约束制度设计  93-107
    6.6.1 采购与付款流程  93-95
    6.6.2 生产与管理流程  95-97
    6.6.3 销售与收款流程  97-99
    6.6.4 资产管理流程  99-102
    6.6.5 资金及与资金相关的风险管理流程  102-105
    6.6.6 工程项目流程  105-106
    6.6.7 报告编制流程  106-107
  6.7 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效果评价  107-114
    6.7.1 内部控制约束机制定性评价  107-108
    6.7.2 内部控制约束机制定量评价  108-114
  6.8 本章小结  114-115
第七章 美国上市中国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约束机制的完善  115-134
  7.1 与财务报告相关内部控制约束机制的完善思路  115-116
  7.2 组建内部控制项目小组  116-118
  7.3 内部控制范围界定  118-123
    7.3.1 确定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应考虑的内容  119-120
    7.3.2 确定业务流程和子流程与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的对应关系  120
    7.3.3 识别各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的相关财务报表认定  120-121
    7.3.4 对业务流程和子流程进行风险评估  121-122
    7.3.5 获得完整的经营场所或业务企业清单  122-123
    7.3.6 确定应进行测试的经营场所以及评估覆盖率  123
  7.4 内部控制记录  123-125
    7.4.1 确定记录的范围  124
    7.4.2 建立流程记录  124-125
    7.4.3 建立内部控制记录  125
  7.5 内部控制测试  125-130
  7.6 内部控制的整体评估  130-133
    7.6.1 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识别和评估  131-132
    7.6.2 内部控制约束机制测试评估报告及改进  132-133
  7.7 本章小结  133-134
第八章 结论  134-136
  8.1 结论  134
  8.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134-136
参考文献  136-142
致谢  142-143
附录  143-150
  附录1 企业内部控制调查问卷  143-145
  附录2 国外内部控制范例  145-15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50-15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151

相似论文

  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内部控制问题研究,F540.34
  2. 我国高校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G647
  3.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影响的实证研究,F276.5
  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及其应用研究,F812.5
  5.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的研究,F830.42
  6.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控制评价体系研究,F239.45
  7. 基于公司治理的企业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F275
  8. 论完善我国政府绿色GDP绩效评估的对策,D630
  9. 国有企业BGJT公司内部控制研究,F276.1
  10.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D922.291.91
  1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要素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F275;F224
  12. 我国行政垄断规制完善研究,D922.294
  13.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F272;F224
  14. 内部控制正面信息披露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F224
  15. X国有粮食企业内部控制研究,F324.9
  16. 反倾销应对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F752.02
  17. 内部控制鉴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审计师报告策略的选择,F239.4
  18. 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研究,R197.322
  19. 基于SAP平台的企业内部风险管控策略研究,F275
  20. H集团公司财务管控分析,F275
  21. 基于组织架构的内部控制风险及防范研究,F275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企业财务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