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

作 者: 张文武
导 师: 梁琦
学 校: 南京大学
专 业: 世界经济
关键词: 产业空间结构 劳动力流动 产业集聚 产业扩散 一般均衡
分类号: F12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众多影响空间经济分布的因素中,劳动力流动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不少研究在Krugman, Fujita, Venables等学者开创的新经济地理学框架内沿着劳动流动——产业空间结构变化的思路展开,取得了较多的成果。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认为劳动力流动及其区位分布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产业集聚产业扩散有着重要的影响。新经济地理为研究产业空间结构提供了劳动力流动视角的新方法,但是其劳动无差异和“冰山成本”的假设对于实际经济而言,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的特征。劳动力异质化和成本多样性已经被愈来愈多的经济学者接受,那么引入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和多样化的交易成本将对产业空间结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作用机制如何?又将对中国的空间经济,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协调性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框架下研究劳动力流动和产业空间结构的关系,力图回答上述问题,并解释中国产业空间结构变动和地区差距的相关现象。本文采取建立理论模型、实证分析和经验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文中所阐述的劳动力流动和产业空间结构的关系问题,均用两种方式辅佐,一是以数学理论模型作为微观基础,二是用实际案例和回归分析进行经验验证。文章内容主要分为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理论部分主要有三个关键的模型,一个是以Forslid and Ottaviano自由企业家模型为基础,引入异质性劳动要素和多样化贸易成本的一般均衡模型;一个是以Krugman劳动共享模型为基础的局部均衡模型;第三个是产业扩散模型,分别在第三章,第四章第一节和第六章第一节。这三个模型既有作者原创性的推导,也有间接的引用,当然,所有的模型都包含了本文作者自己的工作,包括数值模拟,福利分析等皆非引用他人成果。第一个模型是本文理论分析的基础部分,分析了人力资本和普通劳动力共同流动条件下产业空间结构的均衡性和稳定性。由于引入了差异化劳动力、地区内和地区间多样化的贸易自由度,模型修正了以往关于劳动要素流动和产业空间结构关系的作用机制和空间均衡条件。人力资本分布的差异性和流动低成本具有更加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和收入提高效应,当要素成本下降时,人力资本份额高的地区获得集聚向心力要高于人力资本份额低的地区,而且同样是要素流动,由于人力资本流动会影响地区的贸易成本,其对产业空间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也将大于普通劳动力的流动。在差异化劳动力流动条件下,经济系统福利的最优和次优结构也将发生动态性的变化。劳动共享模型则是在第一个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劳动力流动方向性选择的决定性条件——劳动共享效应。通过建立劳动共享影响工资收入、产业集聚的微观理论模型,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空间结构在市场共享层面的作用机制。普通劳动力和人力资本都具有较明显的劳动共享效应,只是对地区收入和产业转移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异。产业扩散模型则是在探讨产业集聚机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分析产业空间结构区域扩散的条件和规律。最初产业集聚的优势将使该地区工资水平高于其他地区,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强化,地区之间的工资差距可能大到无以为继,集聚地区内的厂商在另一个地区建立新的制造业就会有利可图,新的地区又会开始发展自身的自我强化优势,从而导致产业扩散的出现;通过模型的分析和模拟我们得到了一些关于产业扩散的结论。包括:1)两地区经济在已经形成“中心外围”结构的情况下,贸易成本很低,技术进步快,地区间的工资差距高的情况下,经济系统的集聚均衡越可能被打破,进而导致产业扩散;2)产业扩散遵循一定的地理转移和行业扩散规律,地区间的工业化进程并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沿着一系列波状的轨迹向前推进的。当一地区建立的工业规模达到临界点时,各个地区都依次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的成功会导致工资上涨,从而最终为工业向另一地区的扩散铺平了道路。劳动密集度高的产业首先转移,因为劳动密集使用,所以此类产业对工资差距较为敏感,因而最先从中心地区扩散出去。文章的实证同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劳动共享与产业集聚的相互作用关系,结合劳动共享、劳动力流动与中国产业空间结构的现实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到了相关结论和政策含义。结论表明:1)劳动共享对我国制造业集聚影响显著为正。这支持了空间经济学模型的理论预测,为劳动共享研究提供了来自中国的证据;2)城市规模对制造业集聚有正的显著影响,本地市场效应在我国发挥着重要作用,扩大内需、提高收入有利于产业集聚;3)我国制造业集聚与工资溢价负相关,此结果反映了现阶段制造业集聚与劳动低成本的糅合。第二部分则是检验人力资本流动和普通劳动力流动所引发的劳动地理集中与产业空间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采用中国1990,2000和2007年的普查数据计算了31个省市的劳动集中度,并以此解释产业空间和地区收入差距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1)人力资本集中是产业集聚形成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集中度上升会提高地区的收入水平。(2)各省市的人力资本分布不均衡并有可能导致地区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第三部分则是对应于产业扩散模型的经验考察。我们采用1990—2008年的二位数行业数据考察了中国产业空间结构的变化,观察到了产业从集聚到扩散的若干规律。从1990年到2008年,我国产业空间结构总体上呈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基本趋势。从地理扩散的顺序上讲,东部江苏,上海,浙江和广东等省份产业集聚度的下降,使得产业空间结构出现分散的现象,而中部的河南,安徽,湖北等省份恰是这些行业集聚度上升的区域,中国开始出现部分行业从东部沿海向中部地区扩散的现象;从行业扩散的顺序来讲,饮料制造业和纺织业是从2002年开始最早出现扩散趋势的行业,这两个行业也是本文选取的行业中同时具有消费导向性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这两个行业最早出现的这种地理上的转移趋势是对新经济地理中产业扩散理论的现实支持。2003年以后,更多的行业出现了产业扩散的趋势,往往是最发达东部沿海省份产业份额逐渐降低,中部省份和个别西部省份产值逐渐上升,显示出产业集聚度先扬后抑的变化特征。最后,在前文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劳动力流动和产业空间结构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并针对出现的若干现实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导论  11-17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3
  第二节 研究目标、方法与思路  13-14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6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  16-17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17-32
  第一节 劳动共享与产业集聚  17-19
  第二节 新经济地理、劳动力流动产业空间结构  19-28
  第三节 国内劳动力与产业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28-32
第三章 劳动力流动影响产业空间结构的理论分析  32-63
  第一节 基本模型  32-39
  第二节 数值模拟图解和模型稳定性  39-45
  第三节 模型的特征及福利含义  45-56
  第四节 引入拥挤效应的理论扩展  56-63
第四章 劳动共享与产业集聚  63-79
  第一节 劳动共享的形成  63-65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劳动共享效应分析  65-70
  第三节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  70-79
第五章 劳动地理集中与产业集聚  79-94
  第一节 劳动地理集中影响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  79-85
  第二节 计量模型、变量和数据  85-89
  第三节 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89-94
第六章 劳动力流动与产业扩散  94-136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影响产业扩散的规律分析  94-108
  第二节 中国产业空间结构的测度  108-129
  第三节 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产业扩散的经验考察  129-136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含义与展望  136-144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36-140
  第二节 政策含义或建议  140-142
  第三节 未来研究方向  142-144
参考文献  144-150
后记  150-151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151-152

相似论文

  1. 织里童装产业集聚发展研究,F426.86
  2. 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用工荒”现象分析,F299.2
  3. 广西金融产业集聚实证研究,F832.7
  4. 基于产业集聚的常熟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F224
  5. 产业集聚与城市化交互作用研究,F299.2;F224
  6. 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F424
  7. 京津冀劳动力流动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F224
  8. 房地产调控对经济系统的影响,F124;F224
  9. 区域金融集聚机制研究,F832.7
  10.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关系研究,F424
  11. 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F127;F224
  12.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制约因素分析,F323.6
  13. 集聚、外部性与经济增长,F224
  14. 中国沿边开放中的跨境经济合作区研究,F127
  15. 与城镇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小城镇规划方法研究,TU984
  16. 基于产业集聚的湖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G124
  17. 劳动力流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影响,F127
  18. 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互动关系研究,F279.2
  19. 产业集聚对FDI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F832.6
  20. 环渤海经济圈金融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耦合关系研究,F832.7;F224
  21. 出口退税政策效应研究,F752.5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 产业结构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