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胡杨响应盐胁迫与离子平衡调控信号网络研究

作 者: 孙健
导 师: 陈少良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植物学
关键词: 胡杨 NaCl胁迫 K~+/Na+~平衡 盐胁迫信使 质膜H~+偶联转运体 过氧化氢 钙信号 一氧化氮 胞外ATP
分类号: S792.11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壤盐渍化影响全世界的农林业生产,并危及生态环境,尤其是生态脆弱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深入认识植物特别是典型植物耐盐生理和分子机制,对指导农林作物的抗逆性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胡杨是我国西北干旱盐碱的荒漠和戈壁地带惟一能够形成森林的高大乔木树种,是进行木本植物抗逆性研究的典型材料。该树种具有很强的耐盐性,近年来很多国内外学者将胡杨作为耐盐的木本模式植物,从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其耐盐机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盐渍环境下植物能否维持细胞内的K+/Na+平衡对其适应高盐生境至关重要,而K+/Na+平衡是由一系列复杂的信号网络调控的。胁迫信使如钙(Ca2+)、过氧化氢(H202)和一氧化氮(NO)等都参与调控植物细胞的K+/Na+平衡。最近的研究证明,信号分子胞外ATP(eATP)参与植物的生物胁迫响应,但是,在盐胁迫下eATP是否参与调控植物的离子平衡仍然未知。目前,在生理水平上对胡杨K+/Na+平衡的研究仅仅局限在静态的离子积累和区隔化方面,有关K+/Na+平衡调控的信号网络仍不清楚。因此,本论文重点研究胡杨响应盐胁迫的信号网络及离子平衡调控机理。在盐胁迫的适应机制方面,以耐盐的胡杨和不耐盐的群众杨水培苗为材料,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扫描离子选择性微电极技术,SIET)系统研究了NaCl胁迫下根组织和根细胞离子流(Na+、H+和K+)的动态变化,从动态离子转运的角度揭示了相关离子转运体和通道在胡杨根细胞K+/Na+平衡调控中的作用。在盐胁迫响应方面,(1)以胡杨和群众杨愈伤细胞为材料,利用能谱分析技术(EDAX)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Confocal)研究了盐诱导NO和H202在不同杨树细胞耐盐性中的作用;(2)以耐盐的胡杨愈伤细胞为模式系统,利用SIET、Confocal和EDAX等技术手段,并结合系统的药理学实验,探讨了胡杨细胞响应盐胁迫离子效应和渗透效应的信号网络:在离子胁迫响应方面,解析了PM H+-偶联转运体、H202和Ca2+信号在K+/Na+平衡调控中的作用,建立了胡杨细胞响应离子胁迫及K+/Na+平衡调控的信号途径;在渗透胁迫响应方面,发现eATP也参与调控胡杨细胞在盐胁迫下的K+/Na+平衡及抗氧化防御,同时发现胞外高浓度ATP能够诱导胡杨细胞主动程序化死亡(PCD),并提出了eATP诱导PCD的信号途径。本论文建立了胡杨响应NaCl胁迫及防御反应调控的信号网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EDAX结果显示,在长期盐胁迫(50 mmol/L NaCl,3周)下胡杨根细胞比群众杨能够更有效地维持K+水平,并且能够限制Na+的积累。动态离子流的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胡杨根细胞的K+/Na+平衡能力。SIET数据显示,胡杨根在瞬时和长期盐处理下K+外流都较群众杨弱。利用K+通道抑制剂TEA处理两种杨树根系,发现瞬时盐诱导的K+外流受到抑制,而质膜H+-ATPase抑制剂钒酸钠(Vanadate)却促进了盐诱导的K+外流,这表明杨树在盐胁迫下的根系K+外流是由去极化激活的外向K+通道(DA-KORCs)和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SCCs)介导的。胡杨根系在长期盐胁迫下外排Na+能力强于群众杨,这源于其较强的质膜Na+/H+逆向运输活性。与群众杨相比,胡杨根尖能够迅速响应盐胁迫,H+外流迅速增强,表明胡杨根尖细胞PM质子泵被NaCl激活:质子泵一方面提供质子动力势来驱动质膜Na+/H+逆向运输;另一方面,降低NaCl诱导的质膜去极化程度,在减少Na+经由NSCCs内流的同时阻止了K+通过去极化激活K+通道的流失。此外,还从K+/Na+离子平衡调控的角度阐明了钙离子提高树木耐盐性的机理。两种杨树在外源Ca2+(10 mmol/L)处理下K+/Na+平衡能力都有所提高,而Ca2+对盐敏感杨树的效果更加明显。实验结果说明,Ca2+离子上调了根细胞质膜的质子泵活性:这不仅能驱动跨膜的Na+/H+逆向转运,同时还能够降低盐处理细胞质膜的去极化程度,限制了经由DA-KORCs和DA-NSCCs的外向K+流,有利于维持胞内的K+/Na+平衡。2.在根细胞Na+外排方面,实验结果显示,无论是在短期(50 mmol/L NaCl,24h)还是长期盐胁迫(100 mmol/L NaCl,15天)下,胡杨根尖(0-3000μm)Na+外流和H+内流都显著高于盐敏感的群众杨。从长期盐处理的胡杨和群众杨根系游离出的原生质体也呈现同样的现象,而且,盐处理胡杨根原生质体Na+和H+的逆向流动在酸性环境下(pH 5.5)最为显著。利用质膜H+-ATPase抑制剂(钒酸钠)和Na+/H+逆向转运蛋白抑制剂阿米洛利(Amiloride)处理胡杨根尖和原生质体,发现二者均能同时抑制NaCl诱导的Na+外流和H+内流。这些结果证明了盐胁迫下胡杨根细胞的Na+外排是源于其质膜的Na+/H+逆向运输。与之比较,盐处理群众杨根尖和原生质体细胞的Na+/H+逆向运输能力极弱。实验结果还显示,NaCl所诱导的胡杨根细胞的离子转运具有离子特异性,且有别于渗透效应诱导的离子流。3.比较研究了不同耐盐性杨树细胞对盐胁迫初始响应的差异。从胡杨和群众杨茎尖幼嫩组织诱导出愈伤细胞,对其进行NaCl处理,根据细胞活力、电解质外渗率和K+/Na+积累等生理指标判断,胡杨细胞的耐盐性显著强于群众杨,进而又探讨了NO和H202在NaCl胁迫下的产生模式及其与细胞耐盐性的关系。NaCl(150mmol/L)处理能迅速且大幅度地提高胡杨细胞H202和NO的水平,相反,群众杨细胞在初始盐胁迫下则无此响应,只是在胁迫后期H202水平才有所增加。胡杨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在盐胁迫下显著提高,而群众杨细胞抗氧化酶活性却显著下降。在药理学实验中,当盐诱导的H202和NO受到抑制时,胡杨细胞的K+/Na+平衡调控能力和抗氧化酶活性也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证明盐诱导产生的NO和H202对胡杨细胞的K+/Na+平衡和抗氧化防御具有正向调控作用。4.论文探讨了胡杨细胞对离子胁迫的响应机制。采用耐盐的胡杨愈伤细胞,研究了NaCl诱导的H2O2和Ca2+信号在K+/Na+平衡调控中的作用。SIET结果显示,NaCl处理后胡杨细胞呈现出较强的Na+/H+逆向转运活性,同时,盐胁迫也造成细胞质膜去极化和K+外流。当盐诱导产生的H202被抑制时,胡杨细胞的N+/H+逆向转运速率下降而K+的外流却明显增强。对于第二信使Ca2+,NaCl能够迅速诱导胞外Ca2+内流并使细胞质内自由Ca2+浓度增加。药理学实验证明,NaCl诱导的Ca2+信号参与了H202对胡杨细胞K+/Na+平衡的调控。NaCl、Cl-(choline Cl)、Na+(Na2SO4)等离子能够诱发H+的迅速内流,我们推断H+内流对胁迫信使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这是由于钒酸钠(质膜H+-ATPase的抑制剂)和阿米洛利(Amiloride)(Na+/H+逆向转运蛋白的抑制剂)在抑制盐诱导H+内流的同时也限制了H202和Ca2+信号的产生,并且,盐处理胡杨细胞的K+/Na+平衡也不能维持。根据上述结果,我们推测胡杨细胞质膜H+偶联的转运蛋白能够响应离子胁迫而造成H+内流,H+内流导致了pH变化,从而激发了下游H202和Ca2+信号的产生,质膜质子泵和Na+/H+逆向转运蛋白随之被进一步激活,细胞内K+/Na+平衡得以维持。5.研究了胡杨细胞对盐胁迫渗透效应的响应机制,建立了胡杨的eATP信号途径。eATP在动物系统中被证明是一种作用广泛的生理调节信号分子。在植物系统中,eATP已被证实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生物胁迫响应,但对其在植物细胞盐胁迫响应过程中的作用属于未知。我们对胡杨细胞进行渗透胁迫处理,发现NaCl和等渗甘露醇处理都能够提高细胞外基质中的ATP浓度([eATP]),但[eATP]在20 min后即恢复至对照水平。己糖激酶和葡萄糖系统(H-G system)能够消耗胞外的ATP,因而阻止了NaCl和甘露醇诱导的eATP水平的增加。药理学的实验结果表明,eATP在调控胡杨细胞耐盐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动物细胞质膜P2受体的拮抗剂(suramin)和H-G system显著降低了胡杨细胞在NaCl胁迫(200 mmol/L 24h)和渗透胁迫(340mmol/L甘露醇24h)下的细胞活力,并显著增强了H202的积累;(2)在盐胁迫下,suramin和H-G system处理还明显提高了Na+在胡杨细胞质中的浓度,同时降低了Na+在液泡中的积累;(3)抑制剂处理的胡杨细胞在盐处理后,质膜去极化程度加剧,且K+外流幅度也有所增强。实验还发现,在渗透胁迫(NaCl和甘露醇)下,P2受体的拮抗剂和H-G system虽然明显限制了H202和Ca2+信使的产生,却没有改变H+的跨膜运输。所以,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内ATP向胞外释放是由NaCl的渗透效应导致,而非离子效应,eATP经质膜P2受体感知后,激发下游H202和Ca2+信号的产生,从而进一步调控K+、Na+转运体和抗氧化防御,使盐处理细胞的K+/Na+平衡和活性氧平衡得以维持。6.研究了eATP诱导胡杨细胞程序化死亡(PCD)的生理机制。作为信号信使,eATP在胡杨响应初始盐胁迫过程中至关重要。但我们发现,NaCl诱导的eATP水平升高仅仅维持了20min。在动物中,高水平的eATP能够诱发PCD。因此,我们认为持续高水平的eATP可能会对胡杨细胞的生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高浓度eATP(0.5-2.0 mmol/L)促进了胡杨细胞的凋亡,且凋亡率依赖于ATP处理的浓度和时间。特别是发现凋亡细胞呈现出PCD的标志性事件,如细胞质收缩、染色质浓缩、DNA片段化等。通过药理学实验,我们发现eATP诱导的PCD主要包括了一系列信号事件:如质膜嘌呤受体的激活、胞外Ca2+内流、液泡Ca2+释放、线粒体Ca2+吸收、线粒体H202爆发、线粒体超级化等,而诱发PCD的重要因素,如细胞色素c释放、内源ATP含量的增加和类凋亡酶活性的提高都依赖于上述信号事件。值得注意的是,eATP处理明显增加了内源ATP的含量和类凋亡酶活性,还促进了不依赖于mPTP(线粒体膜转换孔)的细胞色素c释放。研究还发现,eATP处理能够显著增强细胞内源的NO水平,但NO为冗余信号,并不参与eATP-PCD过程。综上,我们提出了eATP诱导胡杨细胞发生PCD的信号途径。总之,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胡杨细胞和组织具有很强的K+/Na+平衡调控能力。其中,Na+平衡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排Na+能力,这种排盐能力依赖于胡杨质膜较强的质子泵和Na+/H+逆向运输活性。胡杨根细胞的这种排盐能力使Na+在根中的径向运输和根冠纵向运输下降。胡杨细胞K+平衡的维持也与其较强的质膜质子泵活性有关,胡杨质膜H+-ATPase能在盐胁迫下降低质膜的去极化程度,减少了K+通过去极化激活K+通道的流失。在细胞对盐胁迫的响应上,发现eATP和质膜H+偶联转运体分别感知渗透胁迫效应和离子胁迫效应,通过各自的信号转导途径激活下游H2O2和Ca2+信号, H2O2和Ca2+进一步调控质膜或液泡膜K+、Na+相关转运体或通道来维持合适的K+/Na+平衡。在长期胁迫下,由于胞外三磷酸核苷酸水解酶(Apyrase)的水解作用,胡杨能维持eATP在合理水平,从而避免了PCD的发生,使胡杨细胞能适应长期盐胁迫环境。

全文目录


摘要  3-8
ABSTRACT  8-19
缩略词表  19-21
引言  21-23
1 文献综述  23-44
  1.1 K~+/Na~+平衡调控与植物耐盐性  23-35
    1.1.1 Na~+平衡  23-28
      1.1.1.1 Na~+的限制性吸收  23-25
      1.1.1.2 质膜Na~+外排  25-27
      1.1.1.3 液泡区隔化  27-28
    1.1.2 K~+平衡  28-31
      1.1.2.1 K~+平衡与植物耐盐性  28-29
      1.1.2.2 K~+运输相关转运体  29-31
    1.1.3 参与K~+/Na~+平衡调控的胁迫信使  31-35
      1.1.3.1 Ca~(2+)  31-32
      1.1.3.2 H_2O_2  32-33
      1.1.3.3 NO  33
      1.1.3.4 质外体pH  33-34
      1.1.3.5 胞外ATP(eATP)  34-35
  1.2 胡杨抗盐性研究进展  35-40
    1.2.1 离子平衡调控  35-40
      1.2.1.1 盐离子吸收与转运、分配  35-37
      1.2.1.2 细胞膜离子运输系统  37-39
      1.2.1.3 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  39-40
    1.2.2 活性氧平衡调控  40
  1.3 非损伤微测技术与植物耐盐生理研究  40-44
    1.3.1 非损伤微测技术简介  40-41
    1.3.2 SIET的工作原理  41-42
    1.3.3 非损伤微测技术与植物耐盐生理研究进展  42-44
2 盐胁迫下不同耐盐性杨树根系组织K~+/Na~+平衡调控机制  44-57
  2.1 材料和方法  45-49
    2.1.1 植物材料  45
    2.1.2 方法  45-49
      2.1.2.1 盐处理  45-46
      2.1.2.2 X射线微区分析  46
      2.1.2.3 离子流测定  46-47
      2.1.2.4 离子流测定的实验方案  47-48
        (1) 测试条件  47-48
        (2) 稳态离子流测定  48
        (3) 动态离子流测定  48
      2.1.2.5 数据分析  48-49
  2.2 实验结果  49-54
    2.2.1 长期盐胁迫下杨树根系K~+/Na~+水平的变化  49
    2.2.2 长期盐胁迫下杨树根系稳态离子流变化  49-52
    2.2.3 盐激胁迫下杨树根离子流的实时动态变化  52-54
  2.3 讨论  54-56
    2.3.1 盐胁迫下不同杨树根系K~+/Na~+平衡调控的种间差异  54-55
    2.3.2 外源Ca~(2+)对杨树根系K~+/Na~+平衡的调控  55-56
  2.4 小结  56-57
3 NaCl胁迫下杨树根细胞质膜排盐机制  57-70
  3.1 材料和方法  57-59
    3.1.1 植物材料  57
    3.1.2 方法  57-59
      3.1.2.1 盐处理  57-58
      3.1.2.2 离子流测定  58
      3.1.2.3 离子流测定的实验方案  58-59
      3.1.2.4 数据分析  59
  3.2 实验结果  59-66
    3.2.1 盐胁迫和渗透胁迫下杨树根系稳态Na~+和H~+流变化  59-61
    3.2.2 盐胁迫下杨树根细胞Na~+和H~+流变化  61-63
    3.2.3 pH和专一性抑制剂对盐诱导胡杨根细胞离子流的影响  63-66
  3.3 讨论  66-68
    3.3.1 NaCl胁迫下质膜的Na~+/H~+逆向运输  67-68
    3.3.2 盐胁迫渗透效应和离子效应对杨树根系离子流的影响  68
  3.4 小结  68-70
4 盐胁迫信使与杨树细胞耐盐性调控  70-83
  4.1 材料和方法  71-74
    4.1.1 植物材料与盐处理  71
      4.1.1.1 胡杨  71
      4.1.1.2 群众杨  71
      4.1.1.3 盐处理和采样  71
    4.1.2 方法  71-74
      4.1.2.1 细胞膜透性的测定  71-72
      4.1.2.2 细胞活力的测定  72
      4.1.2.3 X射线微区分析  72
      4.1.2.4 抗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72-73
      4.1.2.5 内源H_2O_2水平测定  73-74
      4.1.2.6 内源NO水平测定  74
  4.2 实验结果  74-80
    4.2.1 细胞活力、膜透性与K~+/Na~+水平  74-75
    4.2.2 抗氧化酶活性  75-76
    4.2.3 盐诱导杨树细胞H_2O_2产生  76
    4.2.4 盐诱导杨树细胞NO产生  76-77
    4.2.5 盐诱导NO和H_2O_2调控胡杨细胞K~+/Na~+平衡和抗氧化防御  77-80
  4.3 讨论  80-81
    4.3.1 杨树细胞耐盐性的种间差异  80
    4.3.2 H_2O_2调控杨树细胞K~+/Na~+平衡和抗氧化防御  80-81
    4.3.3 NO对杨树细胞K~+/Na~+平衡和抗氧化系统的调控  81
  4.4 小结  81-83
5 质膜质子偶联转运体与胡杨盐胁迫信使的产生及离子平衡调控  83-101
  5.1 材料和方法  84-88
    5.1.1 植物材料  84
      5.1.1.1 胡杨细胞  84
    5.1.2 处理  84-85
    5.1.3 方法  85-88
      5.1.3.1 X射线微区分析  85
      5.1.3.2 膜电位(MP)  85-86
      5.1.3.3 内源H_2O_2水平测定  86
      5.1.3.4 胞质内Ca~(2+)水平测定  86
      5.1.3.5 离子流(K~+,Na~+,H~+和Ca~(2+))测定  86-87
      5.1.3.6 离子流测定的实验方案  87
      5.1.3.7 数据分析  87-88
  5.2 结果  88-97
    5.2.1 NaCl胁迫下胡杨细胞K~+/Na~+水平的变化  88-89
    5.2.2 NaCl胁迫下胡杨细胞稳态离子流的变化  89-90
    5.2.3 NaCl诱导胡杨细胞H_2O_2的产生  90-92
    5.2.4 Na~+和Cl~-离子诱导的H~+内流与胡杨细胞H_2O_2的产生  92-93
    5.2.5 NaCl胁迫下胡杨细胞质膜电势的变化  93-95
    5.2.6 NaCl和H_2O_2对胡杨细胞Ca~(2+)流和细胞质Ca~(2+)水平的影响  95
    5.2.7 Ca~(2+)参与H_2O_2对NaCl胁迫下胡杨细胞稳态离子流的调控  95-97
  5.3 讨论  97-100
    5.3.1 H_2O_2对NaCl胁迫下胡杨细胞K~+/Na~+平衡的调控  97
    5.3.2 盐诱导H_2O_2对胡杨细胞K~+/Na~+平衡的调控由[Ca~(2+)]_(cy)t"介导  97-98
    5.3.3 胡杨质膜H~+偶联转运体与盐胁迫信使H_2O_2的产生  98-100
  5.4 小结  100-101
6 胞外ATP(eATP)信号途径与胡杨细胞耐盐性调控  101-115
  6.1 材料和方法  102-104
    6.1.1 植物材料  102
      6.1.1.1 胡杨细胞  102
    6.1.2 实验设计  102-103
    6.1.3 方法  103-104
      6.1.3.1 细胞外ATP测定  103
      6.1.3.2 细胞活力测定  103
      6.1.3.3 内源H_2O_2水平测定  103
      6.1.3.4 膜电势(MP)测定  103
      6.1.3.5 细胞内Na~+水平测定  103
      6.1.3.6 H~+,K~+和Ca~(2+)流测定  103
      6.1.3.7 细胞质Ca~(2+)水平测定  103-104
      6.1.3.8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104
  6.2 实验结果  104-111
    6.2.1 盐诱导eATP与胡杨细胞K~+/Na~+平衡和抗氧化酶活性调控  104-108
      6.2.1.1 盐胁迫和渗透胁迫对胞外ATP水平的影响  104-105
      6.2.1.2 细胞活力、H_2O_2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  105-107
      6.2.1.3 细胞内Na~+区隔化  107-108
      6.2.1.4 膜电势(MP)和K~+流  108
    6.2.2 盐诱导eATP调控胁迫信使H_2O_2和Ca~(2+)的产生  108-111
      6.2.2.1 Ca~(2+)流和胞质Ca~(2+)水平  108-110
      6.2.2.2 H_2O_2产生和跨膜H~+流  110-111
  6.3 讨论  111-114
    6.3.1 盐诱导eATP调控胡杨细胞K~+/Na~+平衡和抗氧化防御  111-112
    6.3.2 eATP调控盐胁迫信号H_2O_2和Ca~(2+)的产生  112-114
  6.4 小结  114-115
7 eATP诱导胡杨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生理机制  115-143
  7.1 材料和方法  115-121
    7.1.1 植物材料  115-116
      7.1.1.1 胡杨细胞  115-116
    7.1.2 药理学试剂和荧光探针  116
    7.1.3 实验设计  116-117
    7.1.4 方法  117-121
      7.1.4.1 细胞活力和细胞核形态测定  117-118
      7.1.4.2 DNA片段化测定(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  118
      7.1.4.3 活体细胞凋亡蛋白酶类似活性(Caspases-like Activity)检测  118
      7.1.4.4 线粒体形态观察  118
      7.1.4.5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118-119
      7.1.4.6 线粒体细胞色素c释放  119
      7.1.4.7 线粒体膜转换孔(mPTP)开放  119
      7.1.4.8 跨膜Ca~(2+)流测定  119
      7.1.4.9 膜电势测定  119-120
      7.1.4.10 细胞内Ca~(2+)水平检测  120-121
      7.1.4.11 线粒体H_2O_2测定  121
      7.1.4.12 细胞内NO测定  121
      7.1.4.13 细胞内ATP水平测定  121
  7.2 实验结果  121-137
    7.2.1 高浓度eATP诱导胡杨细胞程序化死亡  121-123
    7.2.2 eATP诱导细胞Ca~(2+)动员  123-127
    7.2.3 eATP调控线粒体H_2O_2  127-128
    7.2.4 eATP与NO产生  128-132
    7.2.5 eATP诱导细胞色素c释放  132-134
    7.2.6 eATP与线粒体膜通透性  134
    7.2.7 eATP调控线粒体膜电位(ΔΨm)  134-136
    7.2.8 线粒体超级化在eATP-PCD中的作用  136-137
  7.3 讨论  137-141
    7.3.1 eATP诱导胡杨细胞PCD  137
    7.3.2 eATP诱导类凋亡蛋白酶活性、线粒体超级化和cyt c释放  137-138
    7.3.3 H_2O_2和Ca~(2+)在eATP诱导胡杨细胞PCD中的作用  138-140
    7.3.4 NO在eATP诱导胡杨细胞PCD中的作用  140
    7.3.5 eATP诱导的PCD依赖于质膜嘌呤受体的激活  140-141
  7.4 小结  141-143
8 结论与展望  143-146
  8.1 结论  143-144
  8.2 创新点  144-145
  8.3 展望  145-146
参考文献  146-166
个人简介  166-167
博士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167-169
导师简介  169-170
致谢  170

相似论文

  1. 5-氨基乙酰丙酸调节梨树叶片光合特性的研究,S661.2
  2. 外源H2O2和AsA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及内源活性氧代谢特征的影响,S633.4
  3. NaCl胁迫对超大甜椒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的生理生化机制,S641.3
  4. O3高级氧化技术处理黄连素制药废水研究,X787
  5. 小麦和番茄血红素加氧酶对过氧化氢、热激的应答及其抗氧化防护作用,S512.1
  6.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TP212.2
  7.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品质变化规律研究,S511
  8. 植物信号分子的电化学在体检测,Q946
  9. 酞酸酯类环境激素的生物标志物研究,X171.5
  10. 白藜芦醇对神经元钙信号和葡萄糖利用的影响及机制,R285.5
  11. 过氧化氢与放射线对气道上皮细胞、肺泡巨噬细胞钙振荡的影响研究,R563.9
  12. 异种骨移植替代材料两种脱蛋白方法的对比研究,R687.3
  13. 过氧化氢定量释放及其与金属蛋白相互作用的SECM-SPR原位研究,R363
  14. 糖克煎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及胰岛β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R285
  15. 过氧化氢调节成肌细胞线粒体移动的初步研究,Q244
  16.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同步化钙振荡研究,Q25
  17. 泥磷制取次磷酸钠尾气的多相催化氧化研究,TQ203.2
  18. 固体酸催化合成ε-已内酯的研究,TQ225.241
  19. 高浓度双氧水氧化β-甲基萘制备β-甲基萘醌的研究,TQ244.62
  20. 含铜分子筛的表征及在绿色催化合成中的应用,O643.32
  21. 过滤金属铁氰化物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生物传感的应用,O657.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森林树种 > 阔叶乔木 >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