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变与中国金融业国际化

作 者: 王晟
导 师: 石良平
学 校: 上海社会科学院
专 业: 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中国金融 对外开放 战略转变 国际化
分类号: F832.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4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一、选题背景近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在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球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按现行汇率计算,200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接近日本的水平,全球排名第三;2009年中国外贸出口总值已超过德国的水平,全球排名第一。通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金流入与流出,以及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引进与输出情况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主动引入的外资量不断增长,资金输出则主要以被动的服务贸易付汇以及国家增持境外金融资产的形式进行。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大规模顺差。外资金融机构在我国有大量的商业存在,外资金融机构及国际金融市场为国内提供的服务正在逐步形成对我国金融机构业务和金融市场交易的替代,而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的商业存在十分有限,国内金融市场的对外服务能力也很有限,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与中国实体经济的国际影响力明显不匹配。面对上述情况,我们必须考虑改变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的问题,即转变以“引进”为主的金融对外开放战略,实施“进出平衡”的金融对外开放战略。二、文章内容和主要观点本文第一章是导论,主要是提出问题、介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同时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和创新。本文第二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市场资金流入流出与服务输入输出情况的简要回顾和评估,分析了其中的利弊得失,提出了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转变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即实施“进出平衡”的金融对外开放战略,促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的观点,同时分析了转变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鉴于中国金融业国际化的进程必然与货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相联系,本文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在相对系统地分别介绍和分析了货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一般理论和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现状、问题和前景,进一步论证实施“进出平衡”的金融对外开放战略,促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的观点。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也是本文的主要创新部分。第六章在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货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金融市场国际化,以及研究三者互动关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上述三个国际化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提出协调推进人民币、中资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促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的政策建议,同时针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分别提出“发展和利用境外人民币市场”、“发展和利用境内人民币离岸市场”、“逐步放开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限制,采取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类QFII)的制度安排”的办法以消化对华贸易顺差国的境外人民币回流问题,并利用国际经验比较其优缺点,进而论证必须协调推进人民币、中资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性的观点。本文第七章变换一个角度,即从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进程的角度来辩证分析“三个国际化”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关系,并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三、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本文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在于:一是比较全面地回顾和评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市场资金流入流出与服务输入输出情况,进而分析其中的利弊得失,提出转变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的观点,同时分析其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的相关政策建议。从上述角度进行分析,在现有文献中是比较少有的。二是针对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这三个课题时,对三者之间的辩证联系和互动关系缺乏分析的不足,本文将“三个国际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了重点分析,进而提出有目的、分步骤地协调推进“三个国际化”的政策建议,这在现有文献中也是比较少有的。三是本文根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最新动向,及其在试点中遇到的对华贸易顺差国境外人民币回流的有关问题,分别分析了“发展和利用境外人民币市场(如香港人民币市场)”、“发展和利用境内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及“逐步放开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金融市场的限制,采取人民币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类QFII)的制度安排”来解决对华贸易顺差国的境外人民币回流问题的利弊得失,上述研究在该领域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2-4
Abstract  4-12
第一章 导论  12-1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2-13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3-14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14-15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特色、创新及不足  15-17
第二章 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战略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7-30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资金的流入与流出  17-20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动引入的外资量不断增长  17-19
    二、主动对外输出资金规模有限  19-20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机构与金融服务的输入与输出  20-26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外资机构和金融服务增长较快  20-24
    二、中国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输出增长相对缓慢,金融市场的国际影响较低  24-26
  第三节 实现金融对外开放战略转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6-30
    一、实现金融对外开放战略转变的必要性  27-28
    二、实现金融对外开放战略转变的可行性  28-30
第三章 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实践与人民币国际化  30-48
  第一节 货币国际化的理论分析  30-36
    一、货币国际化的含义  30-31
    二、货币国际化的发展简史  31-32
    三、货币国际化的条件  32-34
    四、货币国际化的度量  34
    五、货币国际化的收益  34-36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的币别经验  36-42
    一、英镑国际化  36-37
    二、美元国际化  37-38
    三、日元国际化  38-39
    四、欧元国际化  39-40
    五、主要货币国际化的特征  40-42
  第三节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前景  42-48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42-45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  45-48
第四章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理论、实践与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  48-74
  第一节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一般理论  48-50
    一、跨国公司理论  48-50
    二、用跨国公司理论来解释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  50
  第二节 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现状、挑战与战略目标  50-52
    一、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50-51
    二、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51-52
  第三节 当前中资金融机构内部亟待改进的主要方面  52-60
    一、战略定位不够清晰  53-55
    二、资本运作经验不足  55-59
    三、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  59-60
  第四节 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外部障碍  60-65
    一、外部障碍的涵义  60-61
    二、外部障碍的分类及其形成  61-64
    三、克服外部障碍的建议  64-65
  第五节 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地域战略  65-68
    一、中资金融机构地域布局存在的问题  65-66
    二、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地域战略选择  66-68
  第六节 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扩张形式  68-71
    一、金融机构国际化的主要扩张形式  68-69
    二、中资金融机构目前海外扩张的组织形式  69-70
    三、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的扩张策略  70-71
  第七节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差别化战略  71-74
    一、不同规模的金融机构的差别化战略  71-72
    二、不同业务重心的金融机构的差别化战略  72-74
第五章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理论、实践与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  74-105
  第一节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一般理论  74-76
    一、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一般概念  74-75
    二、以证券市场为例,分析金融市场国际化的一般理论  75-76
  第二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  76-81
    一、全球资本流动日益自由化,金融市场价格联动性增强  77
    二、全球金融市场监管标准与规则逐步趋同  77-79
    三、全球金融市场交易方式逐步融合、清算方式趋于统一  79-81
    四、全球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  81
  第三节 交易所的竞争、合作与整合  81-86
    一、交易所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82-83
    二、交易所之间的合作与整合  83-84
    三、一些典型案例  84-86
  第四节 交易所的公司化改制  86-90
    一、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发展历程  86-87
    二、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动因  87-89
    三、交易所公司化改制的利弊  89-90
  第五节 交易所的国际化水平及战略  90-96
    一、交易所国际化水平的比较  90-93
    二、交易所国际化战略  93-96
  第六节 中国交易所的国际差距  96-99
    一、治理结构不尽合理  96
    二、交易品种、交易方式、产品创新机制存在缺陷  96-98
    三、自律监管作用不够  98
    四、合作与整合水平较低  98-99
    五、国际化水平较低  99
  第七节 提高中国交易所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99-105
    一、中国交易所缺乏活力和创新自主权的根源  99-100
    二、提高中国交易所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  100-105
第六章 协调推进人民币、中资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促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  105-129
  第一节 有关货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05-117
    一、有关货币国际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05-109
    二、有关金融机构国际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09-111
    三、有关金融市场国际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11-113
    四、有关货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与金融市场国际化三者互动关系(或者金融业国际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113-117
  第二节 货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117-120
    一、货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三者之间的区别  118-119
    二、货币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三者之间的联系  119-120
  第三节 协调推进人民币、中资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促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  120-129
    一、逐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推动人民币成为区域共同货币  120-121
    二、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提高中国金融市场对外服务能力  121-123
    三、推动中资金融机构国际化,提升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  123-124
    四、发展金融关联服务业,争取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124-125
    五、协调推进人民币、中资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促进中国金融业国际化  125-126
    六、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中遇到的问题,来看协调推进人民币、中资金融机构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必要性  126-129
第七章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129-139
  第一节 国务院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总体规划  129-133
    一、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背景和意义  129-130
    二、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  130-132
    三、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相应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  132-133
  第二节 金融市场国际化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33-139
    一、近年来上海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国际化)的发展情况  133-135
    二、未来上海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国际化)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135-136
    三、未来上海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国际化)的发展重点和重要举措  136-139
附录:日本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市场开放的经验与教训  139-144
  一、日本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国际化的演进  139-141
  二、日本以“金融大爆炸”为突破口的金融体系改革  141-144
参考文献  144-146
后记  146-147

相似论文

  1.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2.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G643
  3. 农林高校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G643
  4. 安徽省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调查研究,G818
  5. 高校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问题研究,G643
  6. 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障碍研究,G852
  7. A工程局有限公司发展战略,F426.91
  8. 侗锦纹样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524.2
  9. 我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对文化产业安全的影响研究,G124
  10. 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市场条件研究,F832.6
  11. 深圳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研究,F832.7
  12.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研究,F832.6
  13.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货币竞争问题研究,F822
  14. 我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经营的公告效应研究,F224
  15. 湖南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障碍与对策研究,F276.5
  16. 企业国际化经营与盈余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F275;F224
  17. 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F426.4
  18. IMF框架下人民币国际化法律问题研究,F832.6
  19.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对外开放法律制度研究,F832.51
  20. 加拿大高等教育特色对于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G642.0
  21. 高校国际化进程中担任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教师角色转换分析,G648.9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