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超微化秸秆粉体物性微观结构及光合生物产氢实验研究

作 者: 岳建芝
导 师: 张全国
学 校: 河南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关键词: 超微粉碎 秸秆 物性 微观结构 酶解 动力学 光合产氢
分类号: S216.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微化秸秆类生物质光合连续产氢过程及代谢热研究”(项目编号:50976029)的资助下完成的。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丰富,并且可再生,可以用来转化成固、液、气3种清洁燃料。但是由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复杂结构,造成酶水解效率比较低。要获得较高的酶水解率就需要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进行预处理。目前的预处理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四大类。研究者已经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虽然获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没有找到能够用于生产、高效率、低成本的方法,对于影响水解的因素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结论,因此研究新的预处理技术,并对预处理影响酶解的机理进行分析就显得极为必要。超微预处理已经在中药材加工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诸多的研究结果表面超微粉碎可以增加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的溶出,并使胃肠道吸收的有效成分增大。由于秸秆和中药材一样同属于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光合产氢过程中其溶出物也要被生物体利用,因此本研究尝试将超微粉碎技术作为秸秆预处理方法,将超微粉碎后的秸秆粉体进行酶解光合产氢。研究重点在于对超微粉碎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物性微观结构的测定观察,揭示其对酶水解的影响规律,并利用超微粉碎秸秆粉体酶解料液进行光合产氢,针对酶解料液的特定进行条件分析,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有效向高品位能源转化提供可能途径。试验中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随着秸秆平均粒径的减小,秸秆超微粉体的比表面积增大,但是比表面积增大并不与粒径的减小呈现线性关系,可能是由于粉体颗粒表面存在着裂缝、裂纹,粉碎过程伴随有团聚。松装密度随着秸秆粒径减小而增大,但是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松装密度的增大幅度开始减小,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粉碎时间的延长,超微粉体已经趋近于球体。秸秆的45℃热水抽提物在相同的粉碎方式下随着粉碎后平均粒径的减小,抽提物增大,说明可溶于热水的物质增多;抽提物中的还原糖变化和热水抽提物变化一致,在相同粉碎方式下还原糖含量随着粒度减小而增大,这可能和粉碎程度变大,有机酸溶出变大,导致较多秸秆水解出更多还原糖的缘故。同时还发现,尽管秸秆粒径减小,但粉碎方式变为高能球磨时,尽管粒度减小,但其抽提物变化减小,这说明热水抽提物的变化不仅和粒度减小有关,和粒度减小所采用的粉碎方式也有很大联系,在同种粉碎方式下热水抽提物随着平均粒径的减小而增大。(2)对粉碎为不同粒径的秸秆进行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超微粉碎可以有效破坏秸秆的维管束结构以及细胞壁,在粉碎过程中伴随有团聚现象。FTIR分析表明纤维素羟基缔合程度减小,纤维素大分子间的氢键受到破坏,纤维素在球磨过程中有小部分降解;木质素侧链上的羰基发生变化,苯环结构也受到一定影响;指纹区也发生改变,说明秸秆在超微粉碎过程中其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X衍射分析表明秸秆结晶度随着粉碎粒径的减小而降低。粘均法测定的聚合度表明随着秸秆粒径的减小,其聚合度降低,分子链断裂数增大,降解度增大。(3)不同粒径范围秸秆粉体的酶水解试验表明,随着秸秆粒度的减小,酶对纤维素的可及度增大。通过对酶解后的秸秆进行的扫描电镜分析可以发现酶水解后的高粱秸秆微粒表面留下很多酶解孔洞。粒度越小时,单位面积上出现的酶解孔洞越多,这说明超微粉碎过程能在高粱秸秆表面产生较多的酶活性位点,从而提高酶解糖化率。对酶解后的秸秆粉体的X衍射表明,酶解后的秸秆结晶度都有提高,这可能和纤维素进入水环境后烘干所产生的重结晶有关,也和酶水解反应已经把较多无定型纤维素转化为还原糖而余下的都是结晶区有关。对纤维素的红外光谱分析研究表明只有粒径范围330420nm的高粱秸秆在1604cm-1处吸收峰变得尖锐,说明其反应机理和其它3种样品已经有所不同。(4)不同球磨时间的高粱秸秆粉体的酶解试验表明,酶解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为反应初始的36h,在此阶段约70%的还原糖产出,同时球磨时间越长的秸秆其酶解速率越大。利用Origin8.0软件对反应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其酶解过程符合对数分布规律,酶解速率随着酶解时间的延长逐渐递减。对高粱秸秆粒径变化对酶解动力学参数的研究表明,随着秸秆球磨时间的延长,酶解的最大反应速率Vmax增大,而米氏常数Km的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此外,通过超微粉碎高粱秸秆酶解的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了的最佳反应条件。(5)利用高粱秸秆超微粉体酶解料液的光合产氢试验表明:酶解料液的中和试剂采用NaOH比KOH的产氢效果要好很多,分析认为可能由于酶解阶段使用的缓冲剂中已经引入较多的Na+,较多的Na+使光合细菌发生阳离子中毒,导致产氢效果下降;离心过的上清液的累积产氢量要小于没有离心的酶水解料液,通过对还原糖的测定发现,在产氢过程中没有离心过的酶水解料其实还在继续水解,导致还原糖浓度在产氢过程要高于离心过的;在试验设计水平内,高的底物浓度可以保持较长的高效产氢期,但产氢高峰期相对滞后;光合细菌比较适合的接种量为20%;种子液的培养期以48h为宜;光照度的范围控制在10003000Lx时光利用率最高。

全文目录


致谢  4-9
摘要  9-11
第一章 绪论  11-30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生物制氢  12-17
    1.2.1 基于产氧光合作用的生物制氢  12-13
    1.2.2 微生物电解池生物制氢  13-14
    1.2.3 暗发酵生物产氢  14-16
    1.2.4 光合细菌光合生物产氢  16-17
  1.3 光合细菌利用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生物产氢  17-23
    1.3.1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资源现状  17-18
    1.3.2 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的组成及结构  18
    1.3.3 木质纤维素水解  18-19
      1.3.3.1 酸水解  18-19
      1.3.3.2 酶水解  19
    1.3.4 制约木质纤维素酶水解转化的因素和预处理的必要性  19-20
    1.3.5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  20-23
      1.3.5.1 物理预处理  20
      1.3.5.2 化学预处理  20-22
      1.3.5.3 物理化学预处理  22
      1.3.5.4 生物预处理  22-23
  1.4 超微粉碎  23-27
    1.4.1 超微粉碎的概念  23
    1.4.2 超微粉碎设备  23-25
      1.4.2.1 磨介式粉碎机  24-25
      1.4.2.2 气流粉碎机  25
    1.4.3 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研究现状  25-27
      1.4.3.1 超微粉碎技术的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  25-26
      1.4.3.2 超微粉碎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  26
      1.4.3.3 超微粉碎技术在饲料方面的应用研究现状  26
      1.4.3.4 超微粉碎技术用于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的研究现状  26-27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内容和方法  27-30
    1.5.1 研究意义  27-28
    1.5.2 研究内容  28
      1.5.2.1 超微粉碎对木质纤维素物性微观结构的影响  28
      1.5.2.2 高粱秸秆超微化粉碎酶解糖化试验研究  28
      1.5.2.3 利用超微秸秆酶解料液光合产氢试验研究  28
    1.5.3 研究技术路线  28-30
第二章 超微粉碎对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物性及微观结构影响  30-52
  2.1 材料和方法  30-36
    2.1.1 试验材料  30-31
    2.1.2 主要试剂  31-32
    2.1.3 试验仪器  32
    2.1.4 试验方法  32-36
  2.2 结果与分析  36-50
    2.2.1 粒度  36-37
    2.2.2 比表面积  37
    2.2.3 松装密度变化  37-38
    2.2.4 显微结构的 SEM 测定分析  38-39
    2.2.5 官能团的FTIR 测定分析  39-41
    2.2.6 结晶度的 X 衍射测定分析  41-42
    2.2.7 聚合度测定分析  42-43
    2.2.8 抽提物测定分析  43-44
    2.2.9 酶对纤维素可及度及酶解前后秸秆微观分析  44-50
      2.2.9.1 酶对纤维素可及度分析  44-45
      2.2.9.2 秸秆酶水解前后微观变化分析  45-50
  2.3 本章小结  50-52
第三章 高粱秸秆超微化粉碎酶解糖化试验研究  52-75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2-60
    3.1.1 试验原料  52-55
    3.1.2 主要试剂  55-56
    3.1.3 试剂配制  56
    3.1.4 试验仪器  56
    3.1.5 试验方法  56-60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60-74
    3.2.1 葡萄糖标准曲线  60-61
    3.2.2 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  61
    3.2.3 不同球磨时间高粱秸秆的酶解反应速率变化  61-64
    3.2.6 粉碎不同时间的高粱秸秆的酶解动力学参数  64-66
    3.2.7 几种反应因素对酶解糖化效果的影响  66-69
      3.2.7.1 高粱秸秆球磨时间对酶解糖化的影响  66-67
      3.2.7.2 酶负荷对酶解糖化的影响  67-68
      3.2.7.3 反应时间对酶解糖化的影响  68
      3.2.7.4 底物浓度对酶解糖化的影响  68-69
    3.2.8 响应面法优化超微粉碎高粱秸秆酶解反应工艺条件的试验  69-74
  3.3 本章小结  74-75
第四章 光合细菌利用超微粉碎秸秆酶解料液光合产氢研究  75-93
  4.1 试验材料  75-76
    4.1.1 试验原料  75
    4.1.2 试验试剂  75-76
    4.1.3 试验菌种  76
    4.1.4 培养基配制  76
    4.1.5 试剂的配置  76
  4.2 试验装置及仪器  76-77
    4.2.1 光合产氢装置  76-77
    4.2.2 试验仪器  77
  4.3 试验及分析方法  77-79
    4.3.1 高粱秸秆酶水解糖化  77-78
    4.3.2 酶水解料液光合产氢  78
    4.3.3 累积产氢量及产氢效率测定  78
    4.3.4 还原糖测定  78
    4.3.5 光照强度测定  78
    4.3.6 pH 测定  78-79
  4.4 结果与分析  79-91
    4.4.1 酶解糖化料液光合产氢中和试剂的确定  79-81
    4.4.2 酶解液离心对光合细菌产氢能力的影响  81-84
    4.4.3 不同秸秆浓度对光合产氢的影响  84-87
    4.4.4 接种量对光合菌利用酶解料液光合产氢的影响  87-88
    4.4.5 菌龄对光合混合菌利用酶解料液光合产氢的影响  88-89
    4.4.6 光照度对光合细菌混合菌群利用酶解料液光合产氢的影响  89-91
  4.5 本章小结  91-93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93-97
  5.1 结论  93-95
  5.2 建议  95-97
参考文献  97-105
ABSTRACT  105-10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7

相似论文

  1. 含苯并噁唑新型半芳香聚酰胺的合成与表征,O633.5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及玻璃钢在高温高压水中分解回收的研究,TQ320.1
  3. 我国典型低挥发分煤热解成分的定量分析,TQ530.2
  4.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5.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6.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7.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8. 基于物理模型的真实感流体实时仿真技术,TP391.41
  9. 涵道式无人飞行器系统的建模与控制策略研究,V249.122
  10. 月球车建模分析及滑转量估计研究,TP242
  11. 双足机器人快速步行动力学研究,TP242.6
  12. 准四足被动行走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研究,TP242.6
  13. 电动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特性分析与控制,TP242.2
  14. 海红果醋加工技术的研究,TS264.22
  15. 三种中药浸膏微波真空干燥工艺优化及降解动力学研究,TQ461
  16. 个性化人工膝关节设计及其生物力学特性研究,R318.1
  17. 罗非鱼片的超临界CO2干燥特性研究,TS254.4
  18. 消癌平制剂及其绿原酸单体的药动学研究与质量控制,R285
  19. 铜渣焙烧改性的实验研究,X758
  20. TiO2表面纳结构对其疏水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O614.411
  21.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CT)的合成与性能研究,TQ323.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工程 > 农业动力、农村能源 > 生物能(生物质能)的应用 > 植物能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