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社会会任视角的中国广告与公关功能比较较究

作 者: 姆达萨夏
导 师: 陈先红
学 校: 华中科技大学
专 业: 广告与公关
关键词: 广告 儒家文化 中国 企业社会责任 公共关系
分类号: C912.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深入探讨了一个被广泛争论的问题,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当中,企业的广告和公关在经济责任、伦理责任、法律责任和慈善责任四种功能中所起到的作用。就这一点而言,卡罗尔于1991年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CSR)金字塔模型为文献研究指明了方向。本研究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广告和公关的实践是否有必要遵从于西方的CSR路径,抑或可以选择不同的道路,它是否可以在不失去中国原有的(传统)的价值观的情况下追上社会和国家的高速发展,甚至适用于大中华区。在第一章,我们深入讨论了在中国语境下广告和公关的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现有的研究文献表明广告和公关在理论和制度方面确实存在缺陷。第二章对于广告的回顾揭示出西方视角下的广告并不适合中国的语境,广告作为一种意义现象,只有在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特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背景中才能被很好地运用。第三章对于公共关系的文献分析显示,在公关实践中遵循了儒家思想(Confucius dynamism)的企业可以在消费者中赢得良好的声誉。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现代中国对企业的评价并不局限于公关口碑,更看重礼仪和仪式。我们试图找到这种联结来确认究竟是何种企业实践可以作为战略作用于社会(微观层面)?何种企业实践对中国社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宏观层面)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在广告和公关的比较性研究中,本文提出了功能连接(functional link)的概念,欲从社会责任的视角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整合研究。本研究采用了卡罗尔1991年所提出的CSR金字塔模型作为理论分析框架,从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这四层功能责任,为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理论性分析框架,并进一步在儒家伦理体系语境下对此进行了深入讨论。在第四、五、六章,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一个429人构成的便利性样本被用于此项研究,结果采用推论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一方面,本研究对广告的经济、社会、道德、法律等四项功能进行了研究,基于各功能因子的统计显著性指标,研究者对广告的普适经济信念(average economic belief)提出了数据模型。它显示了需要制定一套严格法规以应对欺骗性广告行为。广告应该发挥服务于社会福利的首要功能,这与中国社会和谐相关,同时还应服务于基于公平竞争和社会贡献基础上的道德行为准则实践。另一方面,也对公关的传播功能、管理功能、价值驱动和慈善功能进行了研究。对于具有管理意义的公共关系,本文基于其因子显著性对其价值驱动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公共关系的价值驱动功能与中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具有一致性。本研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广告和公关进行了比较研究,而且指出其在企业实践和中国语境下制度化下的各自意义。在第七章,本研究根据CSR的四层次,对广告和公关的功能因子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一个数据模型,在结论中,本研究标示出了研究中发现的具有显著性的功能因子和新的功能因子。在第八章,本研究强调CSR在整个企业传播(包含了广告和公关)中的重要性,而且CSR在与中国文化的对接过程中,提升了其在理论上的实用性。此外,在广告和公关(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对比中,本研究评估了两者的功能意义。它可以引导政策的制定者参与并建立制度。本研究提出,通过建立对话、契约、慈善和市场原则为主导的儒家体系进行施惠式的企业传播实践,可以大大拓展企业在整体福利、社会和谐和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接着,本研究深入探讨了在广告和公关的功能实现过程中被广泛争论的企业伦理问题,本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在中国独特语境下的“儒家关系整合模型”。指出在CSR视角下对其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的范围,为社会、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多维度的方法。总而言之,本研究表明公共关系较广告具有更重大的意义,而且与企业社会责任在运用和策略上具有相似性。研究显示,广告具有可变的经济性功能,政府对广告的管理直接影响了广告的发展。整体而言,公关因子具有显著性,表明公关因子与卡罗尔(1991)的CSR金字塔模型相一致。在企业传播中(涵盖了广告和公关)遵循儒家(Confucius dynamism)“礼”和“仁”思想的企业,在功能比较中与公关有显著的关系。当企业关系中包含了中国社会伦理的、法律的、慈善的和经济的期待时,就变为一项复杂性的项目,在公共关系中它表现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本研究发现,“对话”、“契约”、“慈善”和“市场”是儒家思想中能与中国自身知识体系下的企业传播和CSR相契合的准则,并具有社会和谐和制度化的潜力。据此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儒家关系整合模型”,创造性地将儒家思想整合进现有的公共关系和CSR的知识体系中,它对于现有的知识体系有三重贡献:第一,当考虑到社会、伦理、经济、道德和法规方面的因素时,现有的广告实践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伤害,而公关的角色则是从CSR的角度对其进行医治。第二,通过数据模型的方式,本研究详尽的阐释了中国本土语境下公关的作用,在企业传播和CSR中,企业以建立良好的关系和实现社会与企业的“共同利益”的方式践行儒家思想,本文有助于企业识别这种作用。这个模型下的社会责任具有独特的社会战略意义特征。第三,本研究建议从CSR的角度建立和完善广告和公共关系的制度。

全文目录


Abstract  5-9
摘要  9-16
List of Abbreviations  16-18
List of Tables  18-20
List of Figures  20-22
CHAPTER 1 Introducti  22-43
  1.1 Statement of the Problem  22-28
  1.2 Research Importance and scope  28-31
  1.3 Research questions  31
  1.4 Conceptualization  31-33
  1.5 Research Methodology  33-40
  1.6 Population and sample size  40-41
  1.7 Instrument design  41
  1.8 Data collection, coding,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technique  41-43
CHAPTER 2 Review of Advertising Literature-  43-70
  2.1 Introduction  43-46
  2.2 Controversial advertising  46-49
  2.3 Advertising content and consumers  49-52
  2.4 Advertising regulation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hina  52-55
  2.5 Consumerism in China  55-58
  2.6 Dogma of capitalism, social differences and advertising  58-62
  2.7 Chinese socio -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ertising  62-66
  2.8 Challenges, rhetoric of development in China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dvertising  66-68
  2.9 Conclusion  68-70
CHAPTER 3 Review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CSR Literature-  70-117
  3.1 Public relations as relational ecology environment  70-74
  3.2 Public Relations as socio-cultural system  74-77
  3.3 Public relations is the conscience of corporations  77-80
  3.4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 symbolism or collectivism?  80-82
  3.5 Symbiosis of public relations and CSR  82-86
  3.6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public relations and CSR  86-91
  3.7 Hofstede’s cultural dimensions  91-95
  3.8 Practice of CSR in China  95-99
  3.9 Comparative framework pyramid of CSR  99-101
  3.10 Rationale for selection of Carroll’s perspective of CSR  101-104
  3.11 Theories of Corporate Social Range: CSR0, CSR1, CSR2, CSR3,CSR4  104-106
  3.12 Development composition of CSR theories  106-109
  3.13 Carroll (1991) Pyramid of CSR  109-115
  3.14 Conclusion  115-117
CHAPTER 4 Demographics of the  117-125
  4.1 Classification of sample on the basis of gender  117-119
  4.2 Classification of sample on the basis of age  119-120
  4.3 Classification of sample on the basis of qualification  120-121
  4.4 Classification of sample on the basis of nature of work  121-123
  4.5 Classification of sample on the basis of geographical demographic  123-125
CHAPTER 5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Responses over Advertisi  125-143
  5.1 Results of responses against advertising statements  125-127
  5.2 Results of responses against factors  127-132
  5.3 Compression of advertising factors on the scale of behavior  132-138
  5.4 Discussion  138-142
  5.5 Conclusion  142-143
CHAPTER 6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Public Relations Response  143-163
  6.1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responses against PR statements  143-147
  6.2 Results of responses against PR factors  147-152
  6.3 Compression of public relations factors on the scale of behavior  152-157
  6.4 Discussion  157-161
  6.5 Conclusion  161-163
CHAPTER 7 Comparison of Advertising and PR from CSR  163-182
  7.1 PR and advertising in broader perspective to narrow frame of  163-164
  7.2 Comparison on philanthropic attitude about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164-165
  7.3 Ethical attitude about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165-167
  7.4 Legal behavior about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167-168
  7.5 Economic behavior about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168-169
  7.6 Behavior about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  169-170
  7.7 Relationship and difference in advertis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170-172
  7.8 Findings  172-176
  7.9 Discussion  176-180
  7.10 Conclusion  180-182
CHAPTER 8 Summary of the Conclusi  182-195
  8.1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Confucian integrated model for public relations and CSR  185-187
  8.2 Strategic Implications for Industry and policy makers  187-192
  8.3 Research Directions for Future  192-193
  8.4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193-195
Acknowledgements  195-197
References  197-219
Appendixes Appendix -A  219-224
Appendix- B  224-225
Appendix- C  225-227
List of Publications  227

相似论文

  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G633.2
  2. 非体育领域商品广告中运动项目元素分析,G80-05
  3. 当代广告舆论化现象研究,G206
  4.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5. 第29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攻防转换的研究分析,G841
  6.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7. 后配额时代中印纺织品贸易发展关系研究,F752.7
  8.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9.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10.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11. 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体制的发展与演变,G275.9
  12.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1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创新思想研究,D61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研究,D630
  15. 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书写的尝试与创新,B26
  16. 新媒体环境下企业广告媒体组合策略研究,F713.8
  17. 市场规制法视角下的网络广告法律问题研究,F713.8
  18. 影视广告的艺术化创作研究,J524.3
  19. 民营企业社会价值分析及案例研究,F276.5
  20. 数字媒体艺术中楚汉漆器装饰纹样的表现与研究,J527
  21.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524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