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速铁路对中小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

作 者: 叶欣
导 师: 胡晓鸣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中小城市 空间结构 长兴
分类号: U2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沿海地区的许多中小城市也将纳入到高速铁路体系之中。区域交流特别是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交流将更加频繁与密切。城市内部也兴起了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的建设高潮,使得城市指向性、可达性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用地性质、用地功能及空间结构发生改变。本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提出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并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其次,本文对中小城市的城市拓展模式、产业结构、内部交通组织、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分析,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再次,本文着重探讨了在高铁影响下,城市空间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以及交通结构将出现重大调整。本文通过对长兴高铁新城案例研究,从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组织、社区组织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希望对当下方兴未艾的高铁新城建设有一定借鉴意义。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6
ABSTRACT  6-7
目录  7-9
第一章 绪论  9-14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9
  1.2 研究内容  9-10
  1.3 概念界定  10-12
    1.3.1 中小城市  10
    1.3.2 城市空间结构  10-11
    1.3.3 高速铁路  11-12
  1.4 研究方法  12
    1.4.1 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2
    1.4.2 比较研究的方法  12
    1.4.3 综合分析的方法  12
  1.5 创新点和不足  12-14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相关实践  14-20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6
    2.1.1 交通运输理论  14
    2.1.2 综合交通枢纽圈层结构理论  14-15
    2.1.3 城市聚集理论  15
    2.1.4 外部性理论  15-16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6-18
    2.2.1 高速铁路与区域以及城市发展关系  16-17
    2.2.2 交通与土地利用扩展模式的关系研究  17-18
  2.3 国外高铁发展概况  18-20
第三章 中小城市交通与空间发展困境  20-25
  3.1 城区沿区域性公路发展的"被动增长模式"显著  20-21
  3.2 区域性交通条件难以支撑"地方产业结构优化"  21-22
  3.3 城区内部的交通组织与城区发展未能协同  22
  3.4 城市空间形态缺乏特色  22-23
  3.5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均衡  23-25
第四章 高速铁路与城市空间拓展  25-40
  4.1 高铁对区域空间的影响  25-26
    4.1.1 增加中小城市的区域可达性  25
    4.1.2 促进区域分工与技术创新  25-26
    4.1.3 高速铁路对区域发展影响效果具有两面性  26
  4.2 高铁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26-31
    4.2.1 促进新城、组合城市、卧城形成  26-28
    4.2.2 促进中小城市新综合通道的形成  28
    4.2.3 高速铁路对中小城市城市楼度的影响  28-29
    4.2.4 对城市各个功能区的影响  29-30
    4.2.5 对建筑形态的影响  30-31
  4.3 中小城市交通方式的选择  31-34
    4.3.1 城市空间拓展影响比较  31-32
    4.3.2 土地使用影响比较  32-33
    4.3.3 与高铁接驳的协调性  33-34
  4.4 出行模式的选择  34-35
  4.5 基于高铁站点的ROD模式  35-40
    4.5.1 ROD特点  35-36
    4.5.2 ROD典型模式  36-37
    4.5.3 ROD开发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37-40
第五章 长兴高铁新城案例  40-52
  5.1 项目概况  40-41
  5.2 SWOT分析  41-42
  5.3 基本原则  42
  5.4 城市空间结构  42-46
    5.4.1 城市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42-43
    5.4.2 多中心组团空间结构  43
    5.4.3 新城空间结构  43-44
    5.4.4 新城城市功能区  44-45
    5.4.5 新城旅游主题城  45-46
    5.4.6 新城市通道  46
  5.5 空间结构的支撑要素  46-47
  5.6 交通系统组织  47-50
    5.6.1 路网系统  47-48
    5.6.2 公交线路系统  48-50
  5.7 土地利用形态  50-51
  5.8 开发时序  51-52
第六章 结论  52-54
  6.1 主要结论  52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  52-54
参考文献  54-57
作者简介  57

相似论文

  1. 高速铁路PPP模式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F283
  2. 基于石油开采的大庆市城市空间结构脆弱性研究,TU984.113
  3. 大跨钢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力学分析,TU391
  4. 1990年以来吉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F127
  5. 高速铁路电力系统优化设计方案研究,U223
  6. 基于南昌现有城市空间结构的道路交通优化研究,U491.12
  7. 与城市互动的中小城市居住区商业空间建构研究,TU984.13
  8. 快速工业化背景下珠三角中小城市旧村居改造研究,TU984.114
  9. 社区绿道设计研究,TU985.125
  10. 中小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策略研究,TU984.191
  11. 传统与变迁,TU-0
  12. 高速铁路及隧道无线覆盖解决方案,TN929.5
  13. 河坊街变迁背景下杭州胡庆余堂建筑演变初探,TU-092
  14. 大跨空间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研究,TU399
  15. 西安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F592.7
  16. 多中心组团城市干线道路网布局研究,U412.1
  17.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空间结构解析,F273.1
  18. 高速铁路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试验研究,U443.31
  19. 高速铁路桥梁减隔震研究,U442.55
  20. 高速铁路桥梁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U442.55
  21. 高速铁路桥梁弹塑性地震响应分析,U441.3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铁路运输 > 特种铁路 > 高速铁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