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宾川大型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作 者: 周福
导 师: 何士华;傅骅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水利水电工程
关键词: 供需平衡分析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指标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分类号: F323.2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着重研究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并以云南省宾川县为例,对该灌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评价。本论文从宾川灌区的实际出发,在查阅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调查分析、理论研究、模型计算和实例应用等相结合的技术路线。首先,回顾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其次,分析了灌区的自然条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灌区水资源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针对宾川灌区的特点和资料来源,建立了宾川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设立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的指标,并对各指标做了解释。采用综合赋权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划分基本评价指标的等级标准,将各个基本指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分为“最低水平、低水平、中等水平、高水平、最高水平”五个等级,并选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以宾川灌区2010、2015年和2020年的预测资料,对宾川灌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连续评价。本文选用计算功能较好的Matlab软件处理数据,得出宾川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的可持续模糊综合评价值以及它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宾川灌区水资源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2010年处于低水平,到了2015年和2020年均保持在中等水平。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宾川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研究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对灌区水资源可持续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可以全面、深入地反映灌区水资源系统的发展水平以及它同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况,这对于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9
第一章 绪论  9-14
  1.1 选题背景  9-10
  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0
  1.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10-13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3-14
第二章 宾川大型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14-26
  2.1 自然地理概况  14-15
    2.1.1 地形、地貌  14
    2.1.2 河流、水系  14-15
    2.1.3 气象水文特性  15
  2.2 社会经济概况  15-16
  2.3 土地利用情况  16-17
  2.4 灌区水资源概况  17
  2.5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7-19
    2.5.1 灌区水利建设概况  17-18
    2.5.2 水资源管理现状  18-19
    2.5.3 水土保持现状  19
  2.6 水资源开发利用在存的主要问题  19-26
    2.6.1 供需矛盾加剧  20-21
    2.6.2 病险水库多、工程不配套  21-22
    2.6.3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2
    2.6.4 管理水平低  22-23
    2.6.5 水环境进一步恶化  23-24
    2.6.6 水土流失严重、旱灾频繁  24-26
第三章 灌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26-35
  3.1 灌区范围  26
  3.2 水平年的确定  26
  3.3 社会经济发展及需水预测  26-31
  3.4 供水预测  31-33
  3.5 供需平衡分析  33-35
第四章 宾川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35-53
  4.1 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程序  35-36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6-42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理与方法  36-38
    4.2.2 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8-41
    4.2.3 指标理想(标准)的确定  41-42
  4.3 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42-48
    4.3.1 评价方法的确定  42-43
    4.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43-46
    4.3.3 指标权重确定的主要方法  46-47
    4.3.4 综合赋权法  47-48
  4.4 进行综合评价  48-53
    4.4.1 确定隶属函数  48-49
    4.4.2 综合评价  49-53
第五章 宾川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对策  53-70
  5.1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53-54
    5.1.1 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并重  53
    5.1.2 开源与节流并重  53-54
    5.1.3 开发利用与保护治理并重  54
  5.2 对策研究  54-70
    5.2.1 节流  54-59
    5.2.2 开源  59-65
    5.2.3 优化配置水资源  65-67
    5.2.4 治理保护水资源  67-68
    5.2.5 强化部门职能,提高管理水平  68-69
    5.2.6 引水济洱、滇中调水  69-70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70-72
致谢  72-73
参考文献  73-75
附录  75

相似论文

  1.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4.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5.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7.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8. 基于并行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应用,TP18
  9.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10.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11.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G647
  12. 应急物流通道的选择与评价研究,X43
  13.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14.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15.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16. 城市特色文化与城市景观建设研究,S731.2
  17.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G643
  18. 中职生通用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实施研究,G712.0
  19.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危机评价研究,G258.6
  20. 阳城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X936
  21. 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C964.2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 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 > 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 > 水资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