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近代开封教会中学与教会教育研究

作 者: 孟伟斌
导 师: 马小泉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基督教 开封 教会中学 教会教育 学潮
分类号: G63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27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教会中学是伴随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而成长起来的,在成立之初就承担着为基督教服务的使命。开封的教会中学伴随基督教进入开封从而开始了其历史进程。本文通过对近代开封的教会中学及其进行的教会教育进行考察,探讨了教会中学对近代开封社会产生的影响。文章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创办学校之目的。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以前曾经三次传入中国,但是均以失败而告终。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基督教伴随着战争得以进入中国,并在武力的保护下得以迅速传播。为配合宣教事业的进行,教会学校于是应需而生。第二部分:基督教在河南的传播。天主教、基督新教在鸦片战争以后,逐渐进入河南开展宣教事业,并在河南各地建造教堂发展信徒。开封是近代河南的省会,在传教士的努力之下,基督教于1902年进入开封并开展宣教事业。第三部分:近代开封教会中学的发展历程。从1909年第一所教会中学出现到1953年被政府接收改造,将教会中学分为初创、繁荣、调整、动荡、恢复和改造五个时期进行历史考察。第四部分:近代开封教会中学的教学与管理。该部分通过对教会中学的特色课程及教学活动进行考察,分析了开封教会中学的课程特点。第五部分:开封教会中学的学生运动。该部分包括济汴学潮和教会中学的学生与五卅运动两部分。济汴中学的学生为反抗教会中学的压制而爆发了济汴学潮,并得到了社会力量的支持,捍卫了学生的正当权益。五卅运动爆发,开封各界展开示威游行活动。开封教会中学的学生自始至终都参与了游行示威活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心。教会中学的这两次学生运动都有力的促进了教育权的收回和开封教会中学向政府立案的进程。第六部分:对开封教会中学的历史评价。开封教会中学在提供教育机会、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4
一、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创办学校之目的  14-19
  (一)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概况  14-16
  (二) 基督教办学之目的  16-19
二、基督教在河南的传播  19-27
  (一) 天主教在河南的传播  19-22
  (二) 基督教新教在河南的传播  22-25
  (三) 基督教在近代开封的传播  25-27
三、近代开封教会中学的发展历程  27-36
  (一) 1909—1915:开封教会中学的初创时期  27-28
  (二) 1916—1924:开封教会中学的繁荣时期  28-30
  (三) 1925—1937:开封教会中学的调整改革时期  30-32
  (四) 1938—1944:开封教会中学的动荡时期  32-33
  (五) 1945—1953:开封教会中学的恢复与改造时期  33-36
四、近代开封教会中学的教学与管理  36-56
  (一) 教会中学的学生来源  36-37
  (二) 教会中学的课程设置  37-44
    1. 宗教课程与宗教活动  37-38
    2. 英语课程  38-40
    3. 体育课程与体育活动  40-41
    4. 自然科学课程  41-44
  (三) 教会中学的师资力量  44-48
  (四) 教会中学的管理  48-52
  (五) 教会中学的收费  52-54
  (六) 教会中学学生的毕业去向  54-56
五、教会中学的学生运动  56-69
  (一) 济汴学潮  56-63
    1. 学潮爆发的原因分析  58-60
    2. 社会各界对“济汴学潮”的声援  60-62
    3. 学潮的平息  62-63
  (二) 教会中学的学生与五卅运动  63-69
    1. 第一次游行  64-65
    2. 第二次游行  65-66
    3. 第三次游行  66-69
六、对开封教会中学的历史评价  69-73
  (一) 填补了新旧教育制度交替过程中的空白  69-70
  (二) 引进了西方教育模式,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70
  (三) 培养了一批掌握西方科学文化的教师  70-71
  (四) 为人们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造就了一批优秀人才  71-73
附记:开封基督教会创办教会大学的尝试  73-76
附录  76-85
参考文献  85-89

相似论文

  1. 基督教生态伦理思想探析,B978
  2. 基督教在我国农村的传播策略分析,B978
  3. 碰撞与融合,R-092
  4.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代县的基督教与民间信仰,B979
  5. 论马利坦的“整全的人文主义”思想,B565.52
  6. 政府利益整合与宗教组织政治介入类型关系研究,B911
  7. 宗教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与对策研究,G641
  8. 从私人葬礼到公共娱乐活动:罗马角斗娱乐中的宗教因素,K126
  9. 追求互济与和平,B978
  10. 试论基督教右翼的政治参与路径及其对美国外交的影响,B978
  11. 世界的表与里,B978
  12. 儒家仁爱与基督教博爱思想比较研究,B978
  13. 基督教文化与西方宪政精神,D911
  14. 论西方法律的宗教之维,D90
  15. 科学技术和旅游的哲学阐释,F592.7
  16. 介入社会资本:基督教会的社会救济作用研究,B977
  17. 近代漳州基督教会研究,B977
  18. 普世的神性,B977
  19. 中国基督教和佛教的传播方式比较研究,B978
  20. 论王尔德作品中的死亡叙事,I561
  21. 论《小城畸人》对圣经故事的戏仿,I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教育 > 中等教育 > 世界各国中等教育概况 > 中国 > 中等教育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