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芦淞服饰产业集群物流一体化运营机制研究

作 者: 贺琰
导 师: 刘咏梅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物流工程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物流一体化 动态联盟 利益分配
分类号: F2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体集聚性发展的广泛现象,已成为国家、地区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现代物流是优化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产业集群和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物流发展程度成为了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以产业集群和物流一体化理论为基础,在对芦淞服饰城进行问卷调查和对芦淞物流市场走访调查的基础上,收集了芦淞服饰企业物流情况、芦淞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将株洲市芦淞服饰产业集群企业和芦淞物流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株洲市芦淞服饰行业的现状及服饰物流的特点,来探寻服饰行业实施产业集群发展物流一体化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而提出了株洲市芦淞服饰产业集群物流的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在物流运作模式基础上,本文还设计了基于动态联盟的水平一体化物流和基于物流龙头企业的垂直一体化物流的两阶段运作机制,就株洲芦淞服饰产业集群物流一体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信息共享机制、政策支持、物流技术等方面指出具体设计方案和运营机制。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20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9-11
    1.1.1 研究背景  9-10
    1.1.2 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8
    1.2.1 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11-12
    1.2.2 现代物流研究现状  12-14
    1.2.3 产业集群物流一体化研究现状  14-18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8-19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19-20
第2章 理论基础  20-30
  2.1 产业集群  20
  2.2 物流一体化理论基础  20-22
    2.2.1 物流一体化的定义、内涵和发展层次  21-22
    2.2.2 物流一体化的优势分析  22
  2.3 产业集群物流一体化  22-30
    2.3.1 产业集群物流一体化主要模式比较  22-28
    2.3.2 产业集群物流一体化模式比较结论  28-30
第3章 芦淞服饰产业集群物流模式选择分析  30-44
  3.1 芦淞服饰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30-31
  3.2 芦淞服饰产业集群物流现状分析  31-40
  3.3 芦淞产业集群物流运作模式选择  40-41
  3.4 芦淞集群物流一体化可行性分析  41-44
    3.4.1 经济可行性  41-42
    3.4.2 技术可行性  42
    3.4.3 社会可行性  42-44
第4章 芦淞服饰产业集群物流一体化运营机制设计  44-62
  4.1 芦淞服饰产业集群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与对象的选择  44-52
    4.1.1 基于动态联盟的水平一体化物流模式设计  45-50
    4.1.2 基于物流龙头企业的一体化物流模式设计  50-52
  4.2 芦淞产业集群物流一体化利益分配  52-55
    4.2.1 利益分配主体  52-53
    4.2.2 物流一体化利益分配原则  53
    4.2.3 芦淞服饰物流一体化利益分配方法选择  53-55
  4.3 共享信息平台构建  55-61
    4.3.1 信息共享原则  55-56
    4.3.2 芦淞服饰产业集群公共信息平台设计  56-61
  4.4 芦淞物流一体化模式收效预测  61-62
第5章 芦淞产业集群实施物流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62-68
  5.1 政策支持  62-63
    5.1.1 放宽物流管理政策,减少物流企业发展障碍  62
    5.1.2 改善物流经营环境,培育有效市场机制  62-63
    5.1.3 引进规模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供给能力  63
    5.1.4 实行税收扶持,鼓励技术革新  63
    5.1.5 对物流企业经营给予优惠政策,建设现代服饰物流中心  63
    5.1.6 加强行业协会作用  63
  5.2 物流基础与技术支持  63-66
    5.2.1 完善株洲运输网络体系  64-65
    5.2.2 实现合理物流园区布局  65
    5.2.3 搭建公共信息平台  65-66
    5.2.4 提高物流技术标准化  66
  5.3 人力资源与教育支持  66-68
    5.3.1 建立株洲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制度  66
    5.3.2 倡导校企合作培养教育,形成终生教育机制  66-68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8-70
  6.1 结论  68-69
  6.2 展望  69-70
参考文献  70-75
致谢  75-76
附录  76-78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78

相似论文

  1.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2.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利益分配机制的社区影响研究,D422.6
  3.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湖北省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82
  4. 产业集群模式对促进服装自主品牌的作用研究,F273.2
  5. 跨国公司主导型产业集群的均衡分析,F224
  6. 产业集群中的技术创新网络研究,F062.9
  7. 技术类型、交易费用与一类产业集群的成因及演化趋势研究,F279.2
  8. 产业集群内企业间信任机制研究,F224
  9. 基于GEM模型的DY镇产业集群研究,F279.27
  10. 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作用研究,D625
  11. 沈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F426.4
  12. 吉林省政府推进长白山生态产业集群发展作用研究,F205
  13. 产业集群的创新过程研究,F224
  14. 江门不锈钢产业优化与发展模式研究,F224
  15. 莆田市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研究,F426.88
  16. 中山市黄圃腊味产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F426.82
  17. 吉林省服装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F426.86
  18. 基于代理的产业集群技术学习研究,F224
  19. 集群体系知识研究,F426.672
  20. 欠发达地区旅游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F592.7
  21. 专业市场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物资经济 > 世界各国物资经济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