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审美追求

作 者: 李敏
导 师: 杨存昌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现代 中国展示设计 审美追求 民族化
分类号: J525.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数字科技革命和人类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展示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美艺术形式,在创作与接受的过程中渗透着设计者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它包涵着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审美追求和审美情趣等因素。所以,在这种互动交流中,展示设计应尽可能地缩短设计者与受众审美要求的距离,同时,通过自身的审美价值引导受众的审美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展示的各种形式古已有之,但是直到上世纪末,展示设计才在中国得到重视并开始发展起来,而这个时期的展示设计以模仿国外设计风格为主,走国际化道路,它是特定历史时期受众审美需求的集中反映。随着时代的进步,受众的审美需求在展示设计跟风而上的雷同表现中发生了变化,受众对已有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审美疲劳,并对展示的设计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当下展示设计创作在审美特征上的改变与创新。目前,国内关于展示设计的著作比较少,在己有的一些著作中,如徐力的《展示工程设计》、韩斌的《展示设计学》、尚慧芳、陈新业的《展示光效设计》、郭永艳的《展示传媒设计》、黄江鸣的《展示设计》等,大多数是着眼于对展示设计这门学科设计原则和应用操作的介绍。在这些已出版发行的书籍中,图片收集重于理论的分析,虽然图片可以开阔展示设计者的眼界,启发灵感,但是也会对展示设计的认识停留在单纯的形式表象模仿阶段,而忽视对本质内涵的把握。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试图从民族审美的角度,结合相关个案,对展示设计民族化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展示设计民族化的生成。首先,论述了展示设计民族化特征是源于受众的审美趋向,受众的审美需求可引发展示设计创作在审美特征上的改革与创新,而展示设计的改进也会带来受众审美的更高追求与变化,二者互相促发;其次,进一步论述展示设计民族化的生成背景,通过阐述展示设计的发展史,分析20世纪末展示设计国际化在中国出现的具体情况和种种弊端,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现代展示设计可在21世纪构建具有民族化审美特征的新模式。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中国展示设计民族化审美所蕴涵的美学思想。中国美学精神的“天人合一”、“以和为美”以及由此所体现出来的“境生象外”的意境之美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为中国展示设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审美基础。笔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中国现代展示设计应立足传统,面向未来,与时代相和谐,与国际相和谐,走可持续发展的创作道路。第三部分,介绍了民族化审美元素在中国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具体体现。笔者系统的论述了具有民族化审美特征的传统文化、艺术手法以及图像元素在展示设计中的具体运用,体现出现代性的展示设计也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同时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历史重任,并以此说明了这种设计方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的巨大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是阐述具有中国民族化审美特色的展示设计的当代意义及其价值。展示设计民族化的审美追求弘扬和培育了民族审美精神,引领了设计的新潮流,同时,对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证实了具有中国民族化审美特色的现代展示设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其民族化的特点是个巨大的潜力,在展示设计的国际化发展过程中,许多国际展示设计家在自己的创作中开始关注并运用中国的民族化审美元素。笔者认为,民族性越强的展示设计其国际性也越强,中国展示设计的民族化必然极大地推动展示设计在国内的发展,这将有利于提高中国展示设计在国际的地位。本文的学术价值在于:始终以受众的审美需求为主线,结合中国展示设计的现实状况和前瞻性的客观需求,提出构建具有民族化审美特点的中国展示设计新模式,并通过对中国展示设计民族化的美学思想以及表现形式的探讨与分析,弘扬和培育了民族审美精神,并引领新世纪的设计新思潮,发挥传统美学建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作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ABSTRACT)  8-10
引言  10-12
一、展示设计民族化演变问题的研究  12-19
  (一) 展示设计民族化的界定  12-13
  (二) 展示设计民族化源于受众的审美趋向  13-15
  (三) 展示设计民族化审美追求的生成  15-19
二、展示设计民族化所蕴涵的美学思想  19-30
  (一) “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展示设计中的体现  19-22
    1、“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涵义  19-20
    2、“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中西展示设计中的不同体现  20-21
    3、“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在现代展示设计中的运用  21-22
  (二) “以和为美”体现了展示设计所追求的“和谐美”  22-27
    1、“以和为美”的内涵  22-23
    2、展示设计的“和谐即美”  23-24
    3、展示设计和谐美的发展趋向  24-27
  (三) “境生象外”是展示设计所追求的审美意境  27-30
三、民族化审美元素在我国现代展示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30-42
  (一) 传统文化在展示设计民族化中的审美表现  30-33
  (二) 艺术手法是展示设计民族化的审美手段  33-34
  (三) 展示设计民族化审美的主要表现形式:图像元素  34-42
    1、图形语言  35-37
    2、文字语言  37-38
    3、色彩语言  38-40
    4、材料语言  40-42
四、民族化展示设计的当代性意义问题研究  42-45
  (一)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审美精神  42
  (二)引领和发展新世纪展示设计思潮  42-43
  (三)对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效益  43-45
结语  45-46
注释  46-50
参考文献  50-52
致谢  52-5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3

相似论文

  1.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2. 动态教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G434
  3. 型染纹样的研究及应用设计,TS193
  4. 手工钩针编织的创新设计与应用研究,TS941.2
  5. 社会消费方式变迁下的服装终端空间变化之研究,TS941.1
  6. 朱熹善恶思想研究,B244.7
  7.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8. 长沙现代大学区位变化研究,G649.2
  9. 江苏食盐物流现代化方案的研究,F259.2
  10. 论家具中的折叠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TS664.01
  11.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12. 来华西方左翼思想家看社会主义在中国,D61
  13. 温州市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研究,D422.6
  14. 苏州现代生育文化建设研究,C924.21
  15.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G717
  16. 消费领域中的民族主义,G206
  17. 农业信息化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F320.1
  18.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研究型大学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G647
  19. 劳思光文化哲学思想控赜,G02
  20. 论后现代历史书写的不可能性:《天秤星座》中的叙事,I712.074
  21. 南通烟草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研究,F426.8

中图分类: > 艺术 > 工艺美术 > 中国工艺美术 > 装饰美术 > 家具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