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厦门港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研究

作 者: 杨位迪
导 师: 林元烧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海洋生物
关键词: 微型浮游动物 桡足类 稀释法 肠道色素法 厦门港
分类号: Q958.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于2004年11月、2005年3月、5月、8月、11月及2006年3月在厦门港海域调查了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及其季节变化;2005年3月、5月、8月、11月航次采用稀释法研究浮游植物的潜在最大生长率、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和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2005年5月、8月、11月及2006年3月航次运用肠道色素法测定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厦门港浮游植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本研究共鉴定厦门港有浮游植物78种,其中硅藻30属72种,甲藻2属5种,蓝藻1属1种。浮游植物总细胞数的周年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冬季,总细胞数最低,为23×103 cell·m-3;夏季总细胞数最高,为6,129×103 cell·m-3。硅藻在四季中所占的比例最高,均达到97%以上。同时优势类群呈现明显的季节演替,只有中肋骨条藻在四季中均为优势种。冬季以圆筛藻属为第一优势类群;春季,随着水温升高,角毛藻属取代圆筛藻属;夏季,骨条藻属的种类占浮游植物生物量84.76%,呈现出绝对优势;秋季,骨条藻属的数量下降,角毛藻属重新成为第一优势类群。2厦门港浮游动物组成及其季节变化本研究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06种(类)。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和总丰度四季都较高,6个航次平均生物量为325.17 mg·m-3,平均丰度为3,555.43 ind·m-3,其周年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型,冬季和夏季较低,春季和秋季较高。其中桡足类是厦门港浮游动物最重要的优势类群,周年所占比例均较高;其次是浮游幼虫,但其丰度季节变化较大,秋冬季较高,夏季最低。3厦门港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厦门港表层水体中浮游植物潜在最大生长率,8月最大,为1.44 d-1,3月最小,为0.46 d-1;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也是8月最大,3月最小,分别为0.86 d-1和0.12d-1;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日摄食量为19.25~965.40μg C·L-1·d-1,相当于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8.45~243.18%,相当于初级生产力的31.71~75.80%。微型浮游动物对0.45~20μm粒径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大于对20~200μm粒径的摄食压力,分别为82.38~92.95%和65.35~71.41%。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微型浮游动物次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6~162μg C·L-1·d-1,其变化趋势与浮游植物生物量以及潜在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一致,为8月最高,3月最低。4厦门港桡足类群体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厦门港桡足类主要优势种为厦门矮隆哲水蚤(Bestiolina amoyensis)、强额孔雀哲水蚤[Pavocalanus(Paracalanus)crassirostri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太平洋纺锤水蚤(Acartia pacifica)、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瘦尾胸刺水蚤(Centropages tenuiremis)。测得10种桡足类[除上述种类外,还包括驼背隆哲水蚤(Acrocalanus gibber)、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四种]摄食率范围为1.68~145.36 ng·ind-1·d-1;桡足类群体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四季平均为1.69%(变化范围0.06~3.15%),秋季最大,夏季最小。5厦门港微型浮游动物、桡足类群体在厦门港海域能流、物流中的作用根据本研究结果,厦门港海域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现存量的摄食压力为18.45~243.18%;相比之下,桡足类群体仅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的一小部分(0.06~3.15%,四季平均为1.69%);通过推算,初步绘出春季厦门港XMTS测站磷流的示意图。据此推测,在厦门港海域,微型浮游动物应是海洋次级生产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桡足类群体在能流、物流中的作用问题,需要日后进一步研究桡足类群体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情况之后而加以明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3
第一章 绪论  13-27
  第一节 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研究进展  14-20
    1. 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摄食率的研究方法  14-17
    2. 稀释法  17-20
  第二节 桡足类对浮游植物现场摄食的研究进展  20-25
    1. 桡足类现场摄食率的测定方法  20-23
    2. 研究动态  23-25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5-27
    1. 国内研究现状  25
    2.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5-27
第二章 厦门港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27-50
  第一节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27-40
    1. 材料与方法  27-30
    2. 结果  30-37
    3. 讨论  37-40
  第二节 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40-50
    1. 材料与方法  40-41
    2. 结果  41-47
    3. 讨论  47-50
第三章 厦门港微型浮游动物摄食研究  50-60
  1. 材料与方法  50-51
  2. 结果与讨论  51-60
第四章 厦门港桡足类摄食研究  60-74
  1. 材料与方法  60-61
  2. 实验结果  61-68
  3. 讨论  68-74
第五章 小结  74-77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果  74-75
  第二节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5-77
参考文献  77-87
附录:在学期间发表和交流的论文  87-88
致谢  88

相似论文

  1. 制备高纯氟化钡和微乳液合成纳米氟化钡的过程研究,TB383.1
  2. 环境因子影响下铜和三丁基锡对3种浮游动物的致毒效应,X174
  3. 胶州湾桡足类优势种死亡比例的研究,Q958.8
  4. 耐氨基糖苷类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子耐药机制研究,R378
  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R181.3
  6. 外排泵ABC转运白基因msbA和spab在幽门螺杆菌多重耐药中的作用,R378
  7.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R446.5
  8. 厦门港游艇安全海事监管研究,U698
  9. 环境因子氮、磷、重金属对安氏伪镖水蚤生长和摄食的影响,X174
  10. 石斑鱼池塘育苗水体生态系统的研究(Ⅱ),S965.334
  11.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小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Q958.8
  12. 厦门港务内贸集装箱业务发展战略,F552
  13. 厦门港口服务链管理的应用研究,F552
  14. 南海典型海区夏季中尺度物理过程对微型浮游动物类群组成及摄食的影响,Q958.8
  15. 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F552
  16. 大气沉降对西藏主要作物氮营养的影响,S158
  17. 黄、东海几种桡足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Q953
  18. 厦门港口发展趋势判断与战略选择分析,F552
  19. 厦门港发展邮轮经济研究,F552.7
  20. 南极普里兹湾大、中型浮游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Q179.1
  21. 粤东大规模增养殖区柘林湾浮游动物生态学的研究,S917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动物学 >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 水生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