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稻米中农药残留累积规律及治理策略的研究

作 者: 张心明
导 师: 洪晓月;刘贤金
学 校: 南京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水稻 半衰期 农药残留 最终残留量 治理策略
分类号: S48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9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全国有65%以上人口以稻米为主粮。由于农药在水稻上的使用量巨大,稻米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老百姓关心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本地区水稻常见农药的残留动态规律,探索性提出了水稻农药残留预防性控制措施和质量安全保障对策,具体结果如下:1.研究了氟虫腈、噻嗪酮、吡虫啉、毒死蜱四种农药在水稻上残留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氟虫腈、毒死蜱、噻嗪酮、吡虫啉在水稻上的半衰期分别是2.59d、4.89d、2.76d、3.49d。噻嗪酮、吡虫啉按2倍推荐剂量施药3次,采收间隔期为14d,噻嗪酮、吡虫啉最终残留量分别为0.057mg/kg、0.018mg/kg,均低于最高残留限量。氟虫腈按2倍推荐剂量的施药3次,采收间隔期14d,氟虫腈的残留量0.024mg/kg,高于最高残留限量。毒死蜱按推荐剂量施药2次,距离最后一次施药间隔期14d,毒死蜱的残留量是0.57 mg/kg,高于最高残留限量。2.农药联合应用是降低农药残留的有效预防性控制策略。本试验采用氟虫腈分别与有机磷农药三唑磷、辛硫磷及毒死蜱进行复配组合,经生物测定筛选,最佳配比(有效成分)分别为1∶35、1∶35、1∶24,共毒系数分别为185.28、154.12、130.66,表现为增效作用。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氟虫腈与三唑磷、辛硫磷复配均以参考剂量405g/ha施药2次,采收间隔期14d,氟虫腈、三唑磷、辛硫磷的残留均未检测出(<0.001mg/kg)。氟虫腈与毒死蜱复配药剂以参考剂量375g/ha施药2次,采用间隔期21d,氟虫腈未检测出,毒死蜱的最终残留量0.043mg/kg,低于最高残留限量。3.适当的产后处理措施对残留药剂的去除具有应用价值。对稻米中六种常见残留农药进行模拟消除试验,施药后的稻米经过曝晒、贮存、淘洗以及蒸煮的处理而后测定其残留农药浓度变化,最终残留摄入量的结果表明:噻嗪酮、吡虫啉、毒死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氟虫腈消除率分别为94.54%,98.16%、96.03%、96.49%、100.00%、96.16%;不同处理之间对残留农药的消除率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贮存和煮饭是噻嗪酮、吡虫啉、毒死蜱、三唑磷、乙酰甲胺磷、氟虫腈消除的主要方法(p<0.05),曝晒处理也是吡虫啉消解的重要方法。根据上述结果,严格按推荐剂量施药并控制其施药次数、适当延长毒死蜱的采收间隔期,农药联合应用及稻米产后曝晒、储藏、淘洗、煮饭等一系列产后处理措施。可以为本地区稻米农药残留提供初步的全程控制。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第一章 文献综述  9-20
  1.1 我国稻米中农药残留污染概况  9-10
  1.2 农药残留分析方法概况  10-14
    1.2.1 气相色谱法(GC)  11-12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12
    1.2.3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12-13
    1.2.4 毛细管电泳法(CE)  13
    1.2.5 免疫分析技术(IA)  13
    1.2.6 其它分析方法  13-14
  1.3 水稻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现状及其残留规律研究进展  14-15
    1.3.1 有机磷类农药杀虫剂  14
    1.3.2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杀虫剂  14
    1.3.3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杀虫剂  14-15
    1.3.4 杂环类农药杀虫剂  15
    1.3.5 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杀虫剂  15
  1.4 农药残留消除降解处理研究进展及现状  15-18
    1.4.1 物理方法  16
    1.4.2 化学方法  16-17
    1.4.3 微生物降解法  17-18
    1.4.4 解毒酶降解法  18
  1.5 农药残留治理策略研究进展及现状  18-20
    1.5.1 科学、合理、安全的使用农药  18-19
    1.5.2 大力提倡生物、农业等非化学防治措施  19
    1.5.3 加强农药残留监测网络体系建设  19
    1.5.4 健全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体系的建设  19-20
第二章 稻米中常见农药的残留动态规律的研究  20-30
  1、材料与方法  20-25
    1.1 供试农药原药及标准品  20-21
    1.2 试剂及仪器  21
    1.3 供试水稻品种与试验田基本情况  21
    1.4 田间试验设计与施药方法  21-22
    1.5 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方法  22-24
    1.6 添加回收试验  24
    1.7 计算方法  24-25
  2、结果与分析  25-27
    2.1 四种农药在水稻上消解动态结果与分析  25-27
    2.2 最终残留试验结果与分析  27
  3、小结与讨论  27-30
第三章 稻米中农药残留预防性治理研究  30-35
  1、材料与方法  31-32
    1.1 供试农药原药及标准品  31
    1.2 试剂及仪器  31
    1.3 供试水稻品种及试验田基本情况  31
    1.4 复配农药最终残留试验设计  31-32
    1.5 联合作用组合筛选及对水稻褐飞虱的生物测定方法  32
    1.6 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方法  32
  2、结果与分析  32-34
    2.1 联合作用组合筛选及对水稻褐飞虱生物测定结果与分析  32
    2.2 联合作用药剂筛选最终残留结果分析  32-34
  3、小结与讨论  34-35
第四章 稻米中残留农药的消解及去除作用研究  35-44
  1、材料与方法  36-38
    1.1 试验材料  36
    1.2 试剂及仪器  36
    1.3 试验方法  36-37
    1.4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37-38
    1.5 残留农药的检测条件  38
  2、结果与分析  38-41
    2.1 曝晒对残留农药消解的研究  38-39
    2.2 储藏对残留农药消解的研究  39
    2.3 淘洗对残留农药去除的研究  39
    2.4 煮饭对残留农药消解的研究  39
    2.5 不同处理之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39
    2.6 最终残留摄入量的结果分析  39-41
  3、小结与讨论  41-44
第五章 稻米中农药残留全程控制策略的初步探讨  44-48
  1、稻米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及现状分析  44-45
  2、稻米生产中农药残留治理策略  45-48
    2.1 加强立法,健全管理及监督机制  45
    2.2 加强稻田用药选择,建立高效综合防治体系,推广无公害稻米  45-46
    2.3 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用药,强化稻米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安全使用  46
    2.4 健全无公害稻米技术标准体系,开展稻米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监控  46
    2.5 加强稻米流动领域监督抽查力度及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建设  46-47
    2.6 积极开展收获后稻米中残留农药的消解去除研究  47
    2.7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47-48
参考文献  48-54
致谢  54-55
攻读硕士期间所撰写的研究论文(专利)  55

相似论文

  1. 水稻茎叶特异表达基因启动子的筛选及分析,S511
  2.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对噻枯唑和链霉素的抗药性监测及室内抗药性风险评估,S435.111.4
  3. 水稻OsNAR2.1参与硝酸盐调控根系生长的机制,S511
  4. 转基因水稻对肉仔鸡饲用安全性研究,S831.5
  5.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6. 基于线虫群落分析的转Bt水稻土壤生态风险评价,S154.1
  7. 水稻黄单胞菌tal (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基因功能研究,S435.11
  8. 粳米脂肪含量的氮素效应及其与米粉理化特性的关系研究,S511.22
  9. 水稻硝转运蛋白基因OsNRT1.1a和OsNRT1.1b的功能研究,S511
  10. 硅、硫对水稻砷吸收、积累的影响机制研究,S511
  11. 申嗪霉素对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油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活性及抗性风险评估,S435.111
  12. 超声波气泡清洗去除有机磷农药残留效果研究,S481.8
  13. 丛枝菌根对旱作水稻/西瓜间作系统中西瓜枯萎病的影响,S436.5
  14. 基于HJ卫星混合像元分解的水稻生长监测技术研究,S511
  15. 基于遥感信息与模型耦合的水稻生长预测技术研究,S511
  16. 水稻弱势籽粒昼夜灌浆充实的化学调控生理机制研究,S511
  17. 水稻多雌蕊突变体dcr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S511
  18. 西瓜、水稻根系分泌物中的化感物质对西瓜连作枯萎病的影响,S436.5
  19. 连云港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对策分析,S481.8
  20. 血红素加氧酶与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高铁诱导的水稻离体叶片氧化胁迫的调节及相互关系,S511
  21. 添加啤酒糟对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S816.53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农药防治(化学防治) > 植物化学保护理论 > 农药残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