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研究

作 者: 卫雪怡
导 师: 陈四海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音乐学
关键词: 汉画像石 建鼓 大傩 楚舞 祭祀
分类号: J7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5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以汉代画像石中的乐舞图像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中主要的乐器、舞蹈、大傩等着重论述。在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借助文化学、美术学等其它学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汉画像图片,对汉墓葬这一特定环境中音乐所表达的含义做出的探讨。汉画像石中刻画的内容,以升仙和进入仙界为目的,音乐作为驱鬼和祭祀升仙场面的使用工具被表现出来。通过图像,还间接反映出汉代俗乐舞的高度发展状况,祭祀场面的乐舞也部分再现了汉代社会丧礼用俗乐的情况。对以上内容,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本文对汉画像石中乐舞图像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及研究期望等四部分作了简单的介绍,明确了选题依据。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一章,主要考察了乐舞汉画像石的分布与繁盛背景。对乐舞汉画像石大致分了四个区域,并对产生每个区域繁盛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客观论述。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二章,“汉画像石中的乐器”。此章共分三节论述,第一节论述了钟、磬在汉代衰落的原因和汉画像石中的使用情况,仅仅出现在山东汉画像石中的玉磬,则体现了山东注重儒家文化的遗存。第二节论述了建鼓和鼗鼓在汉画像中的使用,尤其对建鼓这一被汉人赋予了神圣使命的乐(法)器,对它的来源、先秦使用情况、汉画像石中的使用场合、升天时的重要法器、羽葆的装饰等等均做出详实的论证。鼗鼓是丝竹乐队中最常见的乐器,在四川地区,它和排箫取代了伏羲、女娲手中的规、矩成为这一地区的特殊现象。第三节对汉代流行的丝弦和吹管两类乐器结合考古和文献资料对其形制、汉墓中祭祀场面的使用做出客观描述。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汉画像石中的大傩”。大傩作为古老的驱鬼逐疫仪式,在汉画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节对大傩的由来从文献出发,对傩头方相氏的来历、特点、历代驱傩仪式、驱傩的目的、先秦至汉代傩仪的演变等均做出详细的阐述,为第二节大傩图像的解释做好铺垫。第二节结合汉画像石中的大傩图像,对方相氏的化身——“熊”以及它所率领的神人、神兽驱除各种鬼魅的场面,来解释汉代民间信仰和风俗在汉墓中的体现。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汉画像石中的舞蹈”。汉代舞蹈风格以楚舞为主,源于汉代统治阶级的爱好,而汉代舞蹈融于百戏中带有高难动作的表演,则得益于丝绸之路凿通带来的中西文化交流。汉代丧葬时大量使用民间歌舞的陋习和通过歌舞技艺能够改变命运的捷径,是民间舞蹈发展趋于专业化的原因,以上诸多因素是造成了汉代舞蹈高度发达的结果。第二节以盘鼓舞(七盘舞)、长袖舞(翘袖折腰舞)、建鼓舞为主线,对这三种舞蹈不同的风格、特点、表演场合、意义分别论述。盘鼓舞结合百戏,以难度著称;长袖舞以长袖细腰、婀娜多姿为特点,具有浓郁的楚国风韵;建鼓舞则以建鼓为道具,是祭祀升仙为主题的舞蹈形式。最后,论文对舞蹈场面表现在汉画像石中的意义进行了综合论述,分析了配合庖厨图的乐舞场面为祭祀祖先、取悦神灵的需要。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绪论  11-16
  一、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2
  二、目前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4
  三、研究方法  14
  四、本论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期望  14-16
第一章 乐舞汉画像石的分布区域与繁盛背景  16-26
  第一节 乐舞汉画像石的分布区域及区域特征  17-19
    一、乐舞汉画像石的分布区域  17-18
    二、乐舞汉画像石的区域特征  18-19
  第二节 乐舞汉画像石的繁盛背景  19-25
    一、经济的原因  19-21
    二、铁器的使用  21-22
    三、厚葬之风的影响  22-23
    四、儒家思想的影响  23-24
    五、道家升仙意识的需要  24-25
  第三节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题材  25-26
第二章 汉画像石中的乐器  26-49
  第一节 汉画像石中的钟与磬  26-31
    一、汉画像石中钟、磬衰退的原因  26-28
    二、钟、磬在汉画像石中的使用情况  28
    三、汉画像石中的玉磬  28-31
  第二节 汉画像石中的建鼓和鼗鼓  31-44
    一、建鼓的由来及使用情况  31-35
    二、汉画像石中建鼓的使用情况  35-40
    三、汉画像石中建鼓的装饰意义  40-42
    四、汉画像石中的鼗鼓  42-44
  第三节 汉画像石中的丝竹乐器  44-49
    一、古琴、瑟  44-45
    二、琵琶  45-46
    三、笛  46
    四、箫、排箫  46-47
    五、笙、竽  47-49
第三章 汉画像石中的大傩  49-63
  第一节 汉画像石中大傩的由来  49-55
    一、傩头方相氏  49-51
    二、蚩尤为方相氏说  51
    三、先秦时期的傩祭仪式  51-54
    四、两汉时期的驱傩仪式  54-55
  第二节 汉画像石中的大傩  55-62
    一、汉画像石中以熊为方相氏的形象  56-58
    二、汉画像石中虎食鬼魅图  58-60
    三、汉画像石中的蹶张图  60-61
    四、汉画像石中的神荼、郁垒  61-62
  第三节 结语  62-63
第四章 汉画像石中的舞蹈  63-77
  第一节 汉画像石中舞蹈繁荣的背景  63-67
    一、楚文化对汉代舞蹈的影响  63-65
    二、西域乐舞百戏的传入丰富了汉代乐舞  65
    三、统治者的爱好、富者的效仿、民众的接受  65-67
  第二节 汉画像石中的舞蹈艺术  67-77
    一、盘鼓舞(七盘舞)  68-70
    二、长袖舞、翘袖折腰舞  70-71
    三、建鼓舞  71-72
    四、汉画像石中的其它舞蹈形式  72-73
    五、汉画像石中舞蹈场面所表现的意义  73-77
结束语  77-79
参考文献  79-85
附录  85-96
致谢  96-97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7

相似论文

  1. 乐舞百戏图像解析,K879.4
  2. 古代山东的海神信仰研究,B93
  3. 祭礼之食:壮族花米饭的文化史初探,K892.3
  4. 信仰市场的经济学分析,K892.4
  5. 乌毛素沙漠中的民族音乐之魂,J607
  6. 中原黄帝神话传说及旅游价值研究,F592.7
  7. 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K879.4
  8. 《臣辰盉》铭文研究,K877
  9. 汉画像石几何形边饰纹样设计艺术研究,K879.4
  10. 许昌汉画像石及相关问题研究,K879.4
  11. 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祈雨活动研究,K207
  12. 汉画像石的文化渊源与艺术特点研究,K879.4
  13. 北宋的北岳研究,K244
  14. 节庆祭祀与替罪羊之死,I207.3
  15. 有关日本祭祀中动物神馔的研究,D731.3
  16. 济渎庙碑刻研究,K877.4
  17. 豫鲁苏皖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初探,K879.4
  18. 商代殉狗习俗研究,K878.8
  19. 山东汉画像石构图研究,K879.4
  20. 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K879.4
  21. 中国古代农事祭俗活动研究,K207

中图分类: > 艺术 > 舞蹈 > 舞蹈理论 > 舞蹈艺术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