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丁福保与《说文解字诂林》研究

作 者: 王志刚
导 师: 曹书杰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说文诂林 丁福保 体例
分类号: H16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4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的文字学研究,呈现出全面发展的繁荣景象。随着西学东渐,西方的科学思维方式和文字学理论越来越多的被吸收和借鉴。我国学者在研究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把西方的研究方法引入自己的研究领域,更多地强调理论的探讨和规律的归纳。在具体的研究上,则注重材料的归类统计,将积累起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术研究中材料范围的掌握和理论层次的划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在中国语言文字学史上,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无疑占有特殊且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众多学者从《说文》中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并对《说文》进行过这样或那样的研究。而近人丁福保编纂的《说文解字诂林》应是集研究《说文解字》之大成之作。这部书“聚数百人腹笥渊博之字于一编,使后世的学者能够‘互相参校、洞见症结’”。所以《说文解字诂林》自二十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研究文字学和许学的重要参考书,颇为学术界所珍视。然而现在许多学者对《说文解字诂林》这部工具书的介绍只是进行概况性描述,很少对其深层的体例和内容进行详细的研究,没有把其最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展现在我们面前。为了弥补这一缺漏,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诂林》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学术研究、治学特点以及对《说文解字诂林》本体体例和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从文献学角度对《说文解字诂林》的版本、目录、校刊、辑佚等方面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这或许对从事研究许学或小学的学者们有一些启发和收获。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6
引言  6-7
一、丁福保研究  7-13
  (一) 丁福保的生平经历  7-9
  (二) 丁福保的治学特点  9-10
  (三) 丁福保的学术成就  10-13
二、《说文诂林》研究  13-29
  (一) 《说文诂林》的编纂背景  13-14
  (二) 《说文诂林》的材料来源  14
  (三) 《说文诂林》的基本内容  14-18
  (四) 《说文诂林》的体例  18-25
  (五) 《说文诂林》的编纂的学术价值  25-26
  (六) 《说文诂林》的不足之处  26-29
结语  29-30
参考文献  30-32
后记  32-33
附表一:丁福保的年谱  33-38
附表二:丁福保的作品  38-43

相似论文

  1. 北师大版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阅读部分对比研究,G633.3
  2. 越南汉语教学中以《西游记》为视听说教材的可行性研究,H195
  3. 朱棣《金刚经集注》之注家研究,B948
  4. 新形势下工资优先权的立法思路,D922.29;D922.51
  5. 《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研究,K245
  6. 对外汉语写作教材体例及相关编排比较研究,H195
  7. 《详校篇海》编纂体例研究,H131
  8. 曾燠及其《江西诗征》研究,I207.22
  9. 医疗侵权中因果关系推定研究,D923
  10. 中英两国语文教参的比较,G634.3
  11. 《拾遗记》研究,I206.2
  12. 方回《瀛奎律髓》研究,I207.22
  13. 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D925.1
  14. 《仪礼疏》的体例及其特点研究,K242
  15. 毫州旧志研究,K29
  16. 商标混淆法理初探,D923.43
  17. 《北堂书钞》引经考,G256
  18. 《东观汉记》研究,K234.2
  19. 《楚辞》专题研究,I206.2
  20. 《汉书》列传结构研究,I206.2
  21. 《裴韵》编纂体例整理与研究,H1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字书、字典、词典 > 《说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