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机体体液平衡和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作 者: 郭浙斌
导 师: 黄玉山
学 校: 华南师范大学
专 业: 运动人体科学
关键词: 低氧 碳水化合物-电解质饮料补充 力竭运动 血清渗透压 有氧运动能力
分类号: G80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9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低氧训练作为现代竞技运动中模拟高原训练的有效手段已引起广泛的关注,它通过低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提高心肺功能,改善氧运输和骨骼肌利用氧的能力,使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得以提高。运动中脱水作为引发机体疲劳的重要诱因,在低氧训练中往往被忽略,从而影响训练效果。本文通过观察低氧和常氧环境下一次性力竭运动中补液或不补液使机体裸体体重、血清渗透压、尿比重、血清离子浓度、血压、血乳酸、运动时间、心率及自主体力感觉(RPE)等相关指标所发生的变化,探讨了补液对低氧和常氧环境下机体体液平衡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以期为低氧训练过程中的合理补液提供实验依据,并在训练中对脱水加以预防和监控,以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实验以体育学院7名男生为研究对象,在人工低氧运动训练棚内(低氧和常氧环境),利用功率自行车以70%最大摄氧量(VO2max)的强度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根据环境氧浓度的不同和运动过程中是否补液分为常氧不补液运动组(NC:常氧对照组)、常氧补液运动组(NF)、低氧不补液运动组(HE)和低氧补液运动组(HF),并分别对其运动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数据以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与提示:(1) HE组和NC组运动后体重下降,血清渗透压升高,说明机体已处于脱水状态,机体的水代谢失衡。但HE组和NC组运动前后体重的变化率和血清渗透压的升高率并未出现显著性差异,提示低氧环境下持续时间不长的运动对机体水平衡的影响与常氧环境相似。HF组运动前后的体重变化率和运动后即刻的血清渗透压变化率明显低于HE组,提示低氧环境中补液可有效地改善由运动引发的机体水代谢失衡。(2) HE组运动后血清中Na+和Cl-的浓度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而在HF组中,在运动后血清Na+和Cl-的浓度有下降的趋势,提示饮料中Na+和Cl-的浓度会对血清离子浓度造成影响,在补液中应对Na+和Cl-的浓度加以控制。HE组和HF组中,血清K+浓度均显著升高,在运动后30分钟,HF组血清中K+浓度较即刻显著下降,而HE组中K+浓度没有变化,具体生理学机制有待研究。(3) HE组运动至力竭的时间要明显短于NC组,RPE-时间曲线左移;而当补液时,HF组运动至力竭的时间较HE组得到明显提高,RPE-时间曲线右移。提示,机体采用与常氧环境下同等强度的负荷在低氧环境下进行运动时,所产生的相对生理负荷更大。(4)在相同负荷下,HE组与时间相对应的心率变化曲线较NC组左移,HF组与时间相对应的心率变化曲线较HE组右移。NF和HF组较NC和HE组的血压下降幅度减小,说明补液对于维持心率和血压的稳定有重要的作用。(5) HE组运动后血乳酸值较NC组显著性增加,说明低氧下乳酸积聚的速度加快;而HF组运动后血乳酸值较HE组显著性降低。提示补液对于代谢产物的形成和消除有一定的作用。运动后HE组的血糖浓度明显高于NC组,这可能是由于运动与急性缺氧的双重刺激,使机体交感-肾上腺系统一直处于较高的应激水平,加速了肝糖原的分解。而HF组在运动后血糖水平升高幅度较HE组更高,说明外源性糖的摄入对维持血糖水平有一定帮助,从而可达到节省糖原的目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1 引言  9-24
  1.1 文献综述  9-23
  1.2 选题依据  23-24
2 实验对象与方法  24-29
  2.1 实验对象  24
  2.2 实验方法  24-29
3 实验结果  29-41
  3.1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机体体液平衡的影响  29-33
    3.1.1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机体水平衡的影响  29-31
    3.1.2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机体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31-33
  3.2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33-41
    3.2.1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运动时间的影响  33
    3.2.2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RPE的影响  33-34
    3.2.3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心率的影响  34-37
    3.2.4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运动前后血压的影响  37-39
    3.2.5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血糖的影响  39-40
    3.2.6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血乳酸的影响  40-41
4 分析与讨论  41-52
  4.1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机体体液平衡的影响  41-45
  4.2 低氧下运动及补液对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  45-52
5 结论  52-53
6 参考文献  53-59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9-60
致谢  60-61

相似论文

  1. 喹喔啉-1,4-二氧化物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R914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血氧变化分析,R563.9
  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低氧血症评价指标研究,R766
  4. 心肺复苏后大鼠脑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水通道蛋白-4表达变化及β-七叶皂甙钠干预作用的研究,R459.7
  5. 高剂量维生素C杀死肾癌细胞相关机理研究,R737.11
  6. 过度训练及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G804.2
  7. 慢性间歇性缺氧对人肝癌细胞HIF-1α、TNF-α、IL-6表达的影响,R735.7
  8. 慢性间歇低氧及再氧合对肾脏损害的机制研究,R692
  9. HIF-2α在急性缺血/缺氧性肾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692
  10. 力竭运动后大鼠海马NF-κB、BDNF的表达变化,R363
  11. 低氧培养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特性的影响,R329
  12. 低氧对大鼠大脑皮层细胞凋亡及ROS、NO水平的影响,R363
  13. 大鼠心肌δPKC在运动预适应早期和晚期心肌保护效应中表达的变化,G804.2
  14. 模拟梯度海拔交替低氧训练对大鼠肝脏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G804.2
  15. 不同海拔三个藏族人群HIF-1α基因与HIF-2α基因多态位点的比较研究,Q987
  16. 钙镁离子浓度及盐度驯化对褐牙鲆幼鱼血清渗透压的影响及其渗透调节机制的研究,S917.4
  17. 低氧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HMGB1的表达及尼莫地平干预作用的研究,R96
  18. 肌肽复合物对人体无氧运动能力及代谢的影响,R87
  19. 预适应理论抗缺氧脑损伤效应实验研究,R743
  20. 低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保护机制的实验研究,R743.3
  21. HIF-1α、VEGF在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模型中的表达与意义,R593.2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基础科学 > 运动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