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运动和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作 者: 邓玉强
导 师: 金其贯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运动人体科学
关键词: 有氧运动 大豆多肽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因子 脂质代谢 氧自由基代谢
分类号: G80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8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实验目的:探讨运动和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诱导脂肪肝形成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揭示运动和大豆多肽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实验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高脂组(HF组)、高脂饮食+运动组(HE组)、高脂饮食+大豆多肽组(HS组)、高脂饮食+运动+大豆多肽组(HES组)5组。运动方案是10周60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每周6天。SPI灌胃剂量为500mg/kgBW。10周后,检测大鼠血清TG、TC、AST、ALT、LDH含量,肝组织TG、TC、SOD、MDA、TNF-α和IL-6的含量,光镜、电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的变化。实验结果:(1)与C组相比,HF组大鼠血清TG、TC显著升高;肝组织TG、TC和FFA水平显著上升;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有氧运动或补充大豆多肽均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清TG、TC含量;有氧运动虽然能够降低HE组肝内TG和TC水平,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FFA水平;而补充大豆多肽能够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内的TG、TC和FFA水平;同时,有氧运动和补充大豆多肽对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清和肝组织内TG和TC水平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p<0.01)。(2)与C组相比,HF组大鼠血清ALT水平有上升的趋势,但不明显(p>0.05);但是HF组大鼠血清AST和LDH活性显著升高。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有氧运动或补充大豆多肽可以显著地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清AST、ALT和LDH的活性,而且有氧运动和补充大豆多肽对于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清AST和LDH活性均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从而使它们的活性进一步降低。(3)与C组相比,HF组大鼠肝组织IL-6含量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但不显著(p>0.05),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有氧运动锻炼和补充大豆多肽均能使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IL-6和TNF-α含量显著下降(p<0.01);且运动联合补充大豆多肽能进一步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IL-6含量,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而运动联合补充大豆多肽虽能使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TNF-α含量进一步降低,但无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4)与C组相比, HF组大鼠肝组织中SOD活力显著下降(p<0.01),MDA含量显著上升(p<0.01),从而导致SOD/MDA显著降低(p<0.01)。通过双因素方差分析,有氧运动锻炼或补充大豆多肽均能使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从而使SOD/MDA显著升高(p<0.01);运动训练联合补充大豆多肽可使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SOD活性进一步升高,MDA含量进一步降低,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运动训练联合补充大豆多肽虽然能使SOD/MDA进一步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5)光镜观察显示,HF组肝细胞中、重度脂肪变,为小泡和大泡性脂肪变,肝细胞肿胀,肝窦间隙明显变窄。HE组大鼠肝细胞形态正常,细胞核居中,偶见少量小泡,肝索结构正常,肝窦间隙无明显变化。HS组大鼠肝细胞形态正常,细胞核居中,可见微量脂滴,肝索结构趋于正常,肝窦间隙轻微变窄。HES组:肝细胞基本上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偶见微量的小泡性脂滴,肝索结构正常,肝窦间隙无明显变化。(6)电镜下观察结果显示,C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正常,HF组大鼠肝细胞超微结构明显病变,其它各组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偶见少量脂肪空泡和线粒体水肿。实验结论:(1)10周的高脂饮食不仅能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而且进一步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形成。(2)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同时,进行有氧运动或/和补充大豆多肽能有效地预防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肪肝的形成,并且运动和大豆多肽在有效预防脂肪肝的形成中有明显的协同作用。(3)高脂饮食诱导脂肪肝的形成与血脂和肝脏脂肪代谢紊乱有关,同时细胞因子TNF-α、IL-6在脂肪肝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运动和大豆多肽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血脂和肝脏脂肪代谢,减少肝细胞和炎症细胞释放TNF-α、IL-6,减轻了TNF-α、IL-6对肝细胞的损伤,从而实现了对脂肪肝形成的预防。(4)在高脂饮食诱导脂肪肝形成的同时,伴随着肝组织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多,这可能也是导致肝细胞损伤,引起血清酶活性增高的机制。而有氧运动和大豆多肽可以改善高脂饮食大鼠肝组织中氧自由基代谢,预防肝细胞的损伤。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10
英文摘要  10-14
符号说明  14-15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5-33
  1 NAFLD 的主要危险因素  15-16
    1.1 肥胖  15-16
    1.2 Ⅱ型糖尿病  16
    1.3 高脂血症  16
    1.4 遗传因素  16
  2 NAFLD 的病理生理过程  16-17
    2.1 非酒精单纯性脂肪肝  16-17
    2.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17
    2.3 NAFLD 纤维化  17
  3 NAFLD 的发病机制  17-20
    3.1 IR 与NAFLD  17-18
    3.2 PPARs 与NAFLD  18-19
    3.3 TNF-α与NAFLD  19-20
  4 运动对脂肪肝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3
    4.1 运动对脂肪肝的影响  20-21
    4.2 运动改善脂肪肝的可能机制  21-23
      4.2.1 运动减轻肥胖症状  21-22
      4.2.2 运动改善脂质代谢  22
      4.2.3 运动改善胰岛素抵抗  22
      4.2.4 运动与机体抗氧化能力  22-23
  5 大豆多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概况  23-25
    5.1 大豆多肽的生物学功能  23-24
      5.1.1 降血压作用  23
      5.1.2 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23-24
      5.1.3 促进脂肪代谢作用  24
      5.1.4 抗氧化作用  24
    5.2 大豆多肽与运动  24-25
      5.2.1 大豆多肽与运动食品  24-25
      5.2.2 大豆多肽增强运动员肌肉和恢复疲劳的效果  25
  6 研究展望  25-26
  参考文献  26-33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33-65
  1 材料与方法  33-36
    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33-34
    1.2 高脂饲料配方  34
    1.3 运动方案与大豆多肽剂量  34
    1.4 实验取材  34-35
    1.5 指标的测定  35-36
      1.5.1 切片的制作  35-36
        1.5.1.1 肝组织石蜡切片的制备  35
        1.5.1.2 肝组织透射电镜切片的制作  35-36
      1.5.2 血脂和AST、ALT、LDH 等生化指标的测定  36
    1.6 统计学分析  36
  2 结果  36-52
    2.1 实验大鼠的一般表现和体重的变化  36-38
      2.1.1 实验大鼠的一般表现  36
      2.1.2 高脂饮食对大鼠体重(BW)的影响与运动和大豆多肽的干预作用  36-38
    2.2 实验大鼠肝脏重量和肝指数  38-40
    2.3 肝组织形态学变化  40-44
      2.3.1 肝组织显微结构的变化  40-42
      2.3.2 肝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42-44
    2.4 实验大鼠血清 TC 、TG 水平的变化  44-45
    2.5 实验大鼠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45-47
    2.6 实验大鼠肝组织中 TC 、TG 、FFA 水平的变化  47-49
      2.6.1 实验大鼠肝脏TC 和TG 水平的变化  47
      2.6.2 实验大鼠肝脏FFA 水平的变化  47-49
    2.7 实验大鼠肝脏 IL-6 和 TNF-α的变化  49-50
    2.8 实验大鼠肝脏 SOD和MDA的变化  50-52
  3 讨论  52-61
    3.1 大鼠脂肪肝模型的建立  52-54
    3.2 运动锻炼和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干预作用  54-56
      3.2.1 运动锻炼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干预作用  54-55
      3.2.2 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干预作用  55
      3.2.3 运动锻炼和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形成的交互作用  55-56
    3.3 运动锻炼和大豆多肽干预大鼠脂肪肝形成的机制  56-61
      3.3.1 运动锻炼和大豆多肽改善脂代谢  56-58
      3.3.2 运动锻炼和大豆多肽对肝脏TNF-α和IL-6 的影响  58-59
        3.3.2.1 运动和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肝内TNF-α水平的影响  58-59
        3.3.2.2 大豆多肽和运动对高脂饮食大鼠肝内IL-6水平的影响  59
      3.3.3 运动锻炼和大豆多肽对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59-61
  4 结论  61-62
  参考文献  62-65
致谢  65-66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  66-67
附录 实验照片  67

相似论文

  1. 不同时间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兔促炎细胞因子及生存时间影响,R459.7
  2. 翡翠贻贝糖胺聚糖降血脂作用的研究,R285.5
  3.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4. 多个猪IgGⅡB类Fc受体剪接异构体的分子生物学特征,S828
  5. 猪细小病毒感染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S858.28
  6. 不同培养方法和细胞因子对小鼠生精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R329
  7. 氟比洛芬酯对直肠癌病人术后血中IL-2、IL-6的影响,R614
  8. 有氧运动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及超微结构的影响,R587.1
  9. 大豆多肽车间工艺设计,TS214.2
  10. 栀子苷及其代谢产物京尼平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影响,R758.23
  11. 重组hIL-10抗家兔皮肤移植排斥反应及其对IL-2、IFN-γ、GCs、T细胞凋亡的影响,R392
  12. 过敏性紫癜免疫发病机制的探讨,R554.6
  13. 大鼠肝再生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基因转录谱相关性及其意义研究,R575.5
  14. 艾迪莎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MMP-2和TNF-α表达的影响,R574.62
  15. 早发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587.1
  16.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热性惊厥的初步研究,R720.597
  17.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白介素-16的测定及临床意义,R725.6
  18. 自体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实体瘤的临床研究,R730.5
  19.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大鼠血脂及肾功能的影响,R692
  20. 体外冲击波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疼痛症状的临床观察,R697.33
  21. 新生儿脐血细胞因子与特应质家族的相关性研究,R722.1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体育理论 > 体育基础科学 > 运动生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