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贷款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

作 者: 苏震
导 师: 薛进展
学 校: 华东政法学院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单位诈骗 非法占有目的 客观行为 犯罪既遂
分类号: D92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3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贷款诈骗犯罪是司法实践中比较多见的金融诈骗犯罪之一,其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金融管理秩序的重要因素。由于立法方面的原因,学术界对相关理论问题争议颇多,司法实务部门对这种犯罪的认定处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为加强对贷款诈骗犯罪的预防与惩罚,本文根据刑法及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对贷款诈骗罪的若干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一、第一部分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研究。该部分主要研究三个问题,笔者认为: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应当按照合同诈骗罪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正确区分几种特殊情况下的行为主体;一人公司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情况下,应注意公司投资人利用单位外衣实施的贷款诈骗的情形。二、第二部分为非法占有目的的研究。主要研究了四个问题,笔者认为:非法占有目的应当是本罪的必要的构成要件;非法占有就是行为人意图通过不合法的手段取得他人财物的所有权的意思;非法占有目的只能产生并存在于申请贷款并实际取得贷款这一过程中;对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推定,应在主客观一致原则下,综合分析申请贷款时、贷款使用中、到期还款时三个环节中的行为。三、第三部分是贷款诈骗罪的客观行为研究。主要研究了三种客观行为,一是通过对经济合同的理解总结了经济合同的种类;二是围绕证明文件是为了证明行为人具备贷款条件这一内容,分析了证明文件的内涵和范围;三是其他方法应当与其他四种行为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即其时空条件只能限定在行为人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并分析了其常见形式。四、第四部分是贷款诈骗罪的既遂未遂研究。这部分主要研究了三个问题,笔者主张:贷款诈骗罪既遂未遂的判断标准应当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向行为人交付贷款这一行为。在多次诈骗的情况下,既遂数额应当是累计的数额。本罪着手犯罪的时间点是行为人提供虚假贷款申请材料的时间点;在贷款诈骗未遂的情况下,将因为行为时间不同而性质不同。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序言  11-12
第一章 贷款诈骗罪的主体研究  12-22
  第一节 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定性研究  12-17
    一、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定性的争议  13-14
    二、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定性分歧观点的评析  14-16
    三、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的认定标准  16-17
  第二节 与单位有关的贷款诈骗主体的认定  17-20
    一、工作人员在无授权时以单位名义贷款诈骗的情形  17-18
    二、为实施犯罪设立的单位贷款诈骗的情形  18
    三、盗用、冒用单位名义贷款诈骗的情形  18-19
    四、承包、租赁经营者以单位名义贷款诈骗的情形  19-20
  第三节 一人公司贷款诈骗的主体认定  20-22
    一、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经济组织的属性  20-21
    二、一人公司的主体属性  21
    三、一人公司主体的特殊考虑  21-22
第二章 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研究  22-33
  第一节 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存与废  23-25
    一、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存与废的观点分歧  23
    二、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存废之我见  23-25
  第二节 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理解  25-27
    一、国外及台湾学者对刑法中占有的理解  25-26
    二、国内学者对刑法中占有的理解  26-27
  第三节、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产生时间  27-30
    一、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的两种观点  27-28
    二、非法占有目的只能产生于取得贷款前  28-30
  第四节、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认定  30-33
    一、犯罪目的只能通过司法推定认知  30-31
    二、司法推定的依据  31-32
    三、贷款诈骗罪“非法占有目的”的司法推定  32-33
第三章 贷款诈骗罪的客观行为研究  33-42
  第一节 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贷款诈骗的认定  33-36
    一、贷款诈骗中“经济合同”的理解  34-35
    二、贷款诈骗中“经济合同”的种类  35-36
  第二节 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贷款诈骗的认定  36-39
    一、贷款诈骗中“证明文件”的内涵把握  37-38
    二、贷款诈骗中“证明文件”的范围  38-39
  第三节 使用“其他方法”贷款诈骗的认定  39-42
    一、贷款诈骗中“其他方法”的界定  39-41
    二、贷款诈骗中“其他方法”的常见形式  41-42
第四章 贷款诈骗罪既遂未遂研究  42-51
  第一节 贷款诈骗罪既遂未遂的判断标准  42-47
    一、贷款诈骗罪既遂未遂判断标准的理论分歧  42-43
    二、贷款诈骗罪既遂未遂分歧观点的评述  43-44
    三、贷款诈骗罪既遂未遂的判断标准  44-47
  第二节 贷款诈骗罪既遂数额的认定  47-49
    一、贷款诈骗罪既遂的数额为交付数额  47
    二、贷款诈骗罪既遂数额仅限于交付的本金  47-48
    三、以后贷归还前贷情形的犯罪既遂数额认定  48-49
  第三节 贷款诈骗罪未遂的认定及刑事责任  49-51
    一、贷款诈骗罪的“着手”行为  49-50
    二、贷款诈骗罪未遂的刑事责任  50-51
参考文献  51-54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4-55

相似论文

  1. 梁丽案研究,D924.3
  2. 盗窃罪既遂未遂问题研究,D924.3
  3. 赵某受贿案的案例分析,D924.392
  4. 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司法认定,D924.3
  5. 滥用职权罪的定性分析,D924.3
  6. 贷款诈骗罪疑难问题研究,D924.3
  7. 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犯罪构成,D924.392
  8. 侵犯商业秘密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9. 抢夺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0. 玩忽职守型渎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1. “高危驾车”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论罪的实证与逻辑分析,D924.3
  12. 侵犯商业秘密罪研究,D924.3
  13. 信用卡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4. 敲诈勒索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924.3
  15. 侵占罪研究,D924.3
  16. 论操纵证券交易价格罪,D924.3
  17. 我国受贿罪的认定及立法完善,D924.3
  18.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司法认定若干问题研究,D924.3
  19. 洗钱罪争议问题研究,D924.3
  20.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若干问题研究,D924.3
  21. 关于斡旋受贿犯罪争议问题的思考,D924.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