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及田间扩散规律研究

作 者: 王勇
导 师: 周福才
学 校: 扬州大学
专 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关键词: 烟粉虱 越冬种群 种群维持 扩散 寄主选择 寄主适应
分类号: S4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烟粉虱在江苏地区不能露地越冬。烟粉虱在江苏必须每年一度的经历温室越冬→大田扩散→田间繁殖、为害→(暴发)→温室越冬的等几个连续过程,切断烟粉虱生活史中的任何一环节,就可以有效地控制大田烟粉虱的暴发为害。本文通过对烟粉虱的越冬、冬后烟粉虱向大田的扩散过程、在田间的寄主选择和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讨烟粉虱露地种群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1.通过室内模拟寒潮侵袭试验发现,0℃以上的温度处理72h,对各虫态烟粉虱均不造成急性死亡,-2℃以下处理1h,低龄若虫开始死亡,24 h后高龄若虫开始死亡。卵在-2℃的下处理6 h后全部死亡。-4℃处理6 h后烟粉虱所有虫态均全部死亡。田间试验调查发现,在江苏地区,烟粉虱可以在双膜覆盖的大棚内越冬,部分苏南地区可以在单膜覆盖的大棚内越冬。2.在28℃恒温时,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羽化历期为16.2 d,比温室白粉虱短7.88%,但在23℃恒温时,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羽化历期为28.9 d,比温室白粉虱长。在28℃恒温条件下,L:D=12:12时,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羽化历期比温室白粉虱短1.39 d,而在L:D=8:16时,烟粉虱从卵发育到成虫羽化历期比温室白粉虱短2.09 d。28℃的怛温条件下,L:D=12:12时,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的存活率为89.21%,显著高于温室白粉虱,但在L:D=8:16时,烟粉虱从卵到成虫羽化的存活率仅为75.18%,显著低于温室白粉虱;在23℃的怛温条件下,两个粉虱的存活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冬季大棚中烟粉虱种群较温室白粉虱小可能与温度较低有关。在两种粉虱共存的情况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存在种群竞争,种群竞争结果与环境温度有关。在28℃的环境条件下,烟粉虱逐渐取代温室白粉虱,而在23℃环境条件下,则是温室白粉虱逐渐取代烟粉虱。3.兴化地区(烟粉虱的非露地越冬地区)烟粉虱在双膜覆盖的大棚内越冬,6月上中旬大棚揭膜后从温室向大田扩散,扩散时间持续35-45 d,扩散距离1000-1500m左右,田间种群密度随着距虫源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在500m以内的区域内虫量较大。田间种群动态与距虫源距离有关,500m处的虫口高峰比10m处迟13 d左右。风向对烟粉虱的扩散方向有明显影响,而高大障碍物对烟粉虱的扩散有明显的阻滞作用。4.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笼内和培养皿内自由扩散观察,发现,烟粉虱有明显的寄主选择性,在中等虫口密度的环境下,对茄子、花椰菜、黄瓜等植物具有较强的嗜性,而对蕹菜、芹菜、苋菜等植物的嗜性较差;烟粉虱对同一植物的不同品种也有明显的选择性。烟粉虱对寄主植物颜色有明显的选择性,选择结果与烟粉虱对这些寄主的嗜性趋势基本一致。烟粉虱到达寄主植物后的刺吸过程也是其寄主选择的重要方面。研究表明,烟粉虱根据颜色到达适宜寄主,再通过刺吸过程,进一步确定接受或拒绝这一寄主植物,并在适宜的寄主植物叶片上选择适宜的取食部位。5.在特制的长笼罩条件下,研究寄主植物、空间距离、虫口密度对烟粉虱扩散的影响,发现,从虫源寄主上扩散的成虫量,与烟粉虱对诱集寄主和虫源寄主的嗜性差异程度有关,诱集寄主相对于虫源寄主的嗜性越强,扩散出来的成虫数量就越多,反之扩散的成虫数量就越少。成虫扩散量与诱集寄主的距离呈负相关,并且诱集寄主的嗜性越强,随着距离的增大,诱集量下降的速率越快。成虫扩散量与虫源种群密度呈正关,但非嗜好寄主上的虫口承载量相对较低,在虫口密度相对较高时,非嗜好寄主上烟粉虱向外扩散的相对量更大。烟粉虱的扩散量与寄主营养状况呈负相关,寄主营养胁迫时,非嗜好寄主上可以获得相对更高的诱集量。6.烟粉虱具有较强的寄主适应性。烟粉虱到达替换寄主后,第2代的发育速率基本恢复正常,在第1代中也仅主要影响低龄若虫。替换寄主对烟粉虱存活率的影响也主要在第1代的低龄若虫。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1
第一章 文献综述烟粉虱的飞行行为及其IPM策略  11-19
  1. 烟粉虱的飞行能力  11-12
  2. 影响烟粉虱飞行的生态因子  12-16
    2.1 可见光对飞行的影响  12-13
    2.2 温湿度对飞行的影响  13-14
    2.3 寄主质量对飞行的影响  14-15
    2.4 风对飞行的影响  15-16
  3 烟粉虱的飞行生理学  16-17
  4 烟粉虱的飞行特性与 IPM 策略  17-19
    4.1 飞行特性与测报  17
    4.2 飞行特性与防治  17-19
第二章 江苏地区烟粉虱的越冬  19-26
  1 材料与方法  19-20
    1.1 试验材料  19
      1.1.1 寄主植物  19
      1.1.2 供试虫源  19
    1.2 温度控制设备  19
    1.3 试验方法  19-20
      1.3.1 人工低温处理  19-20
      1.3.2 田间越冬处理  20
      1.3.3 大田发生调查  20
  2 结果与分析  20-24
    2.1 低温对烟粉虱死亡率的影响  20-23
    2.2 低温对大棚中越冬烟粉虱的影响  23
    2.3 大田寄主作物上烟粉虱的虫源  23-24
  3 讨论  24-26
第三章 种群竞争对烟粉虱的越冬种群的影响  26-37
  1. 材料与方法  26-27
    1.1 供试虫源  26-27
    1.2 供试寄主  27
    1.3 试验条件  27
    1.4 试验方法  27
      1.4.1 温度和光照对两种粉虱发育的影响  27
      1.4.2 两种粉虱在不同温光条件下的种群竞争  27
  2 结果与分析  27-36
    2.1 温度对两种粉虱发育的影响  27-28
    2.2 光照对两种粉虱发育的影响  28
    2.3 温度和光照对两种粉虱成活率的影响  28-33
    2.4 两种粉虱在不同温光条件下的种群竞争  33-36
  3. 结论与讨论  36-37
第四章 烟粉虱的田间扩散规律  37-44
  1. 材料与方法  37
    1.1 田间调查方法  37
    1.2 数据处理  37
  2. 结果与分析  37-41
    2.1 烟粉虱的扩散速度  37-38
    2.2 烟粉虱的扩散范围  38-39
    2.3 烟粉虱的田间种群动态  39-40
    2.4 烟粉虱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  40-41
      2.4.1 风对扩散的影响  40
      2.4.2 高大障碍物对烟粉虱扩散的影响  40-41
  3. 讨论  41-44
    3.1 大田烟粉虱的虫源及越冬控制  41-42
    3.2 烟粉虱的扩散与控制  42
    3.3 隔离保护带与烟粉虱的扩散控制  42-44
第五章 烟粉虱主动扩散的诱导因子  44-51
  1. 材料与方法  44-45
    1.1 材料  44-45
      1.1.1 供试昆虫  44-45
      1.1.2 寄主植物  45
      1.1.3 养虫笼  45
    1.2 方法  45
      1.2.1 供试寄主  45
      1.2.2 试验方法  45
    1.3 数据处理  45
  2. 结果与分析  45-50
    2.1 寄主植物嗜性对烟粉虱扩散影响  45-46
    2.2 诱集寄主与虫源间的距离对烟粉虱扩散的影响  46-47
    2.3 虫源密度对烟粉虱扩散的影响  47-49
    2.4 寄主营养胁迫对烟粉虱扩散影响  49-50
  3 讨论  50-51
第六章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  51-56
  1 材料与方法  52
    1.1 供试虫源  52
    1.2 试验方法  52
      1.2.1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颜色反应  52
      1.2.2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刺吸反应  52
  2. 结果与分析  52-54
    2.1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颜色的反应  52-53
    2.2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刺吸的反应  53-54
  3. 结论与讨论  54-56
第七章 烟粉虱对替换寄主的适应性  56-61
  1. 材料与方法  56-57
    1.1 材料  56
      1.1.1 供试虫源  56
      1.1.2 寄主植物  56
      1.1.3 仪器  56
    1.2 方法  56-57
      1.2.1 寄主植物准备  56-57
      1.2.2 试验方法  57
  2. 结果与分析  57-60
    2.1 不同品种棉花上烟粉虱的发育历期  57
    2.2 不同世代烟粉虱的发育历期  57-60
    2.3 不同品种棉花上烟粉虱存活率  60
  3. 讨论  60-61
第八章 结论与总讨论  61-63
  1 江苏地区大田烟粉虱的越冬及扩散  61
  2 烟粉虱的越冬控制  61
  3 烟粉虱的扩散控制  61-62
  4 烟粉虱的诱集控制  62-63
参考文献  63-70
致谢  70-71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1

相似论文

  1. 医学超声图像去噪方法研究,TP391.41
  2. 莴笋渗透脱水传质动力学及渗后热风干燥特性研究,TS255.52
  3. 单细胞中光敏化单态氧的间接成像,Q2-3
  4. 冻融循环和氯离子侵蚀复合作用下混凝土耐久性分析,TU528
  5. 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定农田氨挥发的初步研究,S158.5
  6. 烟粉虱田间种群抗药性监测及BtGluClα1基因组结构的分析,S433
  7.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8. 寄主体型和日龄对广大腿小蜂产卵选择和后代发育适合度的影响,S476.3
  9. B型和Q型烟粉虱河南种群的遗传背景分析及取食行为比较,S433
  10. 浅黄恩蚜小蜂对B型和Q型烟粉虱若虫的寄主选择研究,S476.3
  11. 新疆烟粉虱生物型及B型烟粉虱对吡丙醚抗药性风险评估,S433
  12. 药品扩散中的优化控制及其数值方法,R91
  13. 教育创新的反应扩散模型的研究,G40
  14. 3.0T高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对特发性癫痫的研究,R445.2
  15. MRS联合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R737.25
  16.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群体专业知识扩散路径研究,G451.1
  17. SAR图像超分辨率重构研究,TN957.52
  18.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黑磷与LiMn2O4的第一性原理研究,TM912
  19.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负极材料Srn+1TinO3n+1(n=1,2,3,∞)的第一性原理研究,TM911.4
  20. 千米深立井防治水关键技术研究,TD745
  21. 可燃气体泄漏扩散的CFD模拟研究,X93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植物虫害及其防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