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常用园林植物蒸腾耗水特性及生态效应研究

作 者: 刘健
导 师: 边秀举;赵炳祥;赖娜娜
学 校: 河北农业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蒸腾 生态效应 热扩散探针 树体茎流 环境因子
分类号: S718.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93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试验以中国北方常用园林植物:紫叶小檗、金叶女贞、胶东卫茅、紫丁香、棣棠、银杏、国槐、白蜡为试验材料,对各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及其相关生态效应进行比较分析;并以银杏树为例,利用热扩散茎流探针与微型自动气象站探讨了树体茎流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因子对树体茎流的影响;建立了银杏年生长周期中日茎流通量的估算模型;以求为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及园林绿地蒸腾耗水量的估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结果表明:供试植物日平均蒸腾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叶女贞、白蜡、胶东卫茅、紫丁香、国槐、银杏、棣棠、紫叶小檗。银杏和紫叶小檗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比较平缓,说明在相同条件下,银杏和紫叶小檗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敏感度较小,可能更能适应环境变化。从节水角度考虑,银杏、紫叶小檗和棣棠表现更为突出。供试树种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紫丁香、国槐、棣棠、白蜡、紫叶小蘖、银杏、胶东卫茅、金叶女贞。与各树种蒸腾速率对比发现:蒸腾速率中等的紫丁香,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它树种。通过对各供试树种净光合速率和叶片WUE随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分析发现:金叶女贞、棣棠、紫叶小檗、胶东卫茅、紫丁香、国槐、白蜡的净光合速率并没有随蒸腾速率增加而同步增加,因此这些树种可能存在无效水的消耗且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供试树种降温增湿效果显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金叶女贞、白蜡、胶东卫茅、紫丁香、国槐、银杏、棣棠、紫叶小檗;各树种单位叶面积(m2)日光合总量、吸收CO2量、释放O2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紫丁香、国槐、白蜡、胶东卫茅、金叶女贞、银杏、棣棠、紫叶小檗。由此可见,园林植物作为一个群体,不同种类之间的生态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应用时应有目的地加以选择。银杏茎流通量的季节变化趋势呈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在新梢生长期的蒸腾耗水量最大,日耗水量可达23L左右。在叶速生期、新梢生长期和叶黄期银杏日蒸腾耗水量的波动明显,其中以新梢生长期最为显著,日间差异最大可达20L。以银杏各生长阶段日均耗水量来估算,12年生银杏年耗水量约为2580L。银杏年生长周期中树体茎流始终受到环境因子和自身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其中气温是影响树体茎流较为稳定的环境因子,其它环境因子对茎流的影响程度在银杏不同生长阶段有所差异。逐步回归分析表明:银杏年生长周期中大气温度是茎流最为主要的影响因子,回归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引言  9-20
  1.1 城市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的合理评价与定量研究  9-11
    1.1.1 碳氧平衡  9-10
    1.1.2 蒸腾吸热  10
    1.1.3 滞尘效应  10
    1.1.4 减菌效应  10-11
    1.1.5 减污效应  11
  1.2 植物蒸腾耗水特性的研究进展  11-18
    1.2.1 植物蒸腾耗水的概念  11
    1.2.2 植物水分的利用过程  11-12
    1.2.3 影响植物蒸腾的内在因素  12-13
    1.2.4 影响植物蒸腾的外在因素  13-14
    1.2.5 植物蒸腾耗水的主要研究方法  14-18
    1.2.6 耗水尺度扩展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18
  1.3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8-20
2 材料与方法  20-24
  2.1 不同植物间蒸腾耗水特性的差异及相关生态效益评价  20-22
    2.1.1 试验地概况及材料  20
    2.1.2 试验方法  20-22
  2.2 植物蒸腾耗水过程的动态研究及耗水模型的初探  22-24
    2.2.1 试验材料  22
    2.2.2 试验设计  22
    2.2.3 测定仪器及方法  22-24
3 结果与分析  24-46
  3.1 不同植物间蒸腾耗水特性的差异及相关生态效益评价  24-32
    3.1.1 供试植物蒸腾耗水特性的差异  24-28
    3.1.2 供试植物生态效应分析  28-30
    3.1.3 小结  30-32
  3.2 银杏树体茎流的动态研究及耗水模型的初探  32-46
    3.2.1 银杏树体茎流的变化规律  32-33
    3.2.2 银杏树干茎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关联  33-38
    3.2.3 银杏各生长阶段茎流通量的变化规律  38-39
    3.2.4 环境因子对银杏各生长阶段日茎流通量的影响  39-43
    3.2.5 银杏年生长周期中茎流通量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及回归模型的建立  43-44
    3.2.6 小结  44-46
4 结论与讨论  46-51
  4.1 园林植物蒸腾耗水特性差异及相关生态效益评价  46-48
    4.1.1 园林植物蒸腾速率的差异  46
    4.1.2 园林植物水分利用效率问题的探讨  46-47
    4.1.3 园林植物生态效益评价及其对城市绿地规划的指导作用  47-48
  4.2 植物茎流的动态研究及耗水模型的初探  48-49
  4.3 关于由单木耗水到绿地群落耗水尺度转换的几点建议  49-50
  4.4 本项研究的局限性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50-51
参考文献  51-56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6-57
作者简历  57-58
致谢  58

相似论文

  1. 5种园林花卉对Cu2+胁迫的耐性评价研究,S68
  2. 闽江口互花米草湿地甲烷与二氧化碳通量研究,X502
  3. 几种环境因子对尼罗罗非鱼受精、孵化及幼鱼生长的联合效应研究,S917.4
  4. 水葫芦对浮游动物群落及部分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分析,X174
  5. 水分及水氮互作对水稻库容的影响效应及其机制研究,S511
  6.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效应,X53
  7. 梨树树干液流的动态研究,S661.2
  8. 赣江流域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Q958.8
  9. 稻鸭种养农作模式的生态效应及配套技术研究,S834
  10. 骏枣光合生理特性研究,S665.1
  11. 秸秆覆盖对关中地区冬小麦生态效应综合研究,S512.11
  12. 辽河流域典型区浅层地下水氟污染特征与生态效应分析,P641.8
  13. 长沙市生态园林植物造景及发展思路的探讨,TU986
  14. 园林空间的植物组合研究,TU986
  15. 上海园林植物新优品种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TU986
  16. 胶州湾中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研究,S932.4
  17. 中国蛤蜊和文蛤的繁殖生物学研究,S917.4
  18.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主要营养成分和生理变化对养殖水体中关键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S917.4
  19. 青藏铁路格拉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几种主要乡土树种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S718.4
  20. 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S718.5
  21. 不同种源翅荚木光合特性的研究,S792.9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生物学 > 树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