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芳香醛与丙二腈固相反应机理的研究

作 者: 王海燕
导 师: 刘奉岭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有机化学
关键词: Knoevenagel缩合反应 固相合成 量子化学计算 反应机理 活化能
分类号: O62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芳香醛与丙二腈的反应是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一个分支,是形成碳—碳双键的有效途径,可得到活性中间体或良好的配体,被应用于许多有机反应中。芳香醛与丙二腈反应的缩合产物是电荷转移复合物,在现代功能材料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早在十九世纪末,人们就开始对Knoevenagel缩合反应进行研究。一个世纪来,人们对此类反应的进行了许多研究,采用了许多催化剂。然而,大多数研究都是分散、孤立的,对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研究更是如此。迄今为止,尚缺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催化规律性及催化效果的系统研究,反应机理也大多停留在推测水平上,尚未见到详细的理论研究。反应机理的研究,对寻找更好的催化剂,寻求更好的合成途径,提高反应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本论文中,我们从试验和理论两方面系统研究芳香醛与丙二腈的反应,探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采用量子化学理论详细反应机理,为更好得了解反应机理及寻找合适的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大方面的内容。 1.香醛与丙二腈固相反应的试验研究 固相合成方法是绿色合成方法,由于没有溶剂参与,反应过程避免了因使用溶剂而造成的能耗高、污染环境、毒害性和爆燃性等缺陷,并且后处理简单。本文芳香醛与丙二腈的缩合反应就是采用固相合成方法进行。 (1)不同催化剂下芳香醛与丙二腈固相缩合反应的试验研究 我们系统比较了芳香醛(以对硝基苯甲醛为例)与丙二腈反应在不同催化剂下的催化效果,探讨催化剂的催化规律。试验工作从两方面展开:一,同一阴离子不同阳离子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较;二,同一阳离子不同阴离子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较。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了不同催化剂催化的规律,并且发现在所有的催化剂中NH4Ac催化效果最好。 (2)不同芳香醛与丙二腈固相反应的试验研究 从试验上研究对位基团的改变(吸电子基团、共电子基团)对反应速度、反应时间、产率的影响,以及共轭效应和诱导应对芳香醛的性质和缩合反应的影响,以期寻找到最适宜的反应物,有利于合成出所需要的缩合产物。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催化剂(以NH4Ac为例)催化下的芳香醛与丙二腈缩合反应中,对硝基苯甲醛的产率最高、反应速度最快,对N,N-二甲基氨基苯甲醛次之,对羟基苯甲醛最低。我们对此试验结果作了讨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芳香醛与丙二睛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采用半经验的AMI方法和密度泛函DFT方法等,利用Gaussian94程序详细研究了芳香醛与丙二腊缩合反应的机理,找到了反应的过渡态,并用内察反应坐标法(IRC)进行各反应路径的解析,确证了过渡态和反应物及产物的对应关系。在此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几种催化剂存在时的反应机理,解释了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问题。本论文的主要理论工作如下。(1)甲醛与丙二睛的枷ev血agel反应机理研究 本文系统研究了无催化剂时,甲醛与丙二睛缩合反应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卤化钠及卤化氢催化下,甲醛与丙二睛缩合反应的机理。通过反应机理的对比研究,找出了催化剂加快该缩合反应的原因。理论研究发现,卤化钠作催化剂比卤化氢作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更低,催化效果也好。(2)芳香醛与丙二睛的K力oevenagel反应机理的研究 芳香醛与丙二睛反应和甲醛与丙二睛反应的反应实质是相同的,都是醛基与丙二腊上的活性亚甲基的脱水缩合反应。但由于取代基的不同,使反应稍有差异。因此,我们对比甲醛与丙二睛Knoevenagel反应机理,尤其是催化剂对反应活化能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芳香醛与丙二睛Knoevenagel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卤化钠作催化剂比卤化氢作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更低、反应速度更快,这与试验结果相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第一章 芳香醛与丙二腈固相反应的试验研究  9-13
  第一节 固相反应  9-10
  第二节 Knovenagel缩合反应  10-11
  第三节 芳香醛与丙二腈反应产物的应用  11
  第四节 前人对芳香醛与丙二腈反应的反应机理的推测  11-13
第二章 不同催化剂下芳香醛与丙二腈固相反应的试验研究  13-21
第三章 不同芳香醛与丙二腈固相反应的试验研究  21-25
第四章 芳香醛与丙二腈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25-67
  第一节 量子化学计算的理论背景  25-33
    1.1 从头计算方法的三个近似  25-27
    1.2 Hartree-Fock方程  27-28
    1.3 Hartree-Fock-Roothann方程  28-30
    1.4 基函数  30
    1.5 密度泛函理论(DFT)  30-31
    1.6 过渡态理论(TST)和反应途径(IRC)  31-33
  第二节 甲醛与丙二腈的Knoevenagel反应机理研究  33-58
    2.1 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反应机理  33-39
    2.2 卤化钠作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机理  39-47
    2.3 卤化氢作催化剂催化下的反应机理  47-55
    2.4 无催化剂与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机理的比较  55-58
  第三节 芳香醛与丙二腈的Knoevenagel反应机理的研究  58-67
    3.1 计算方法  58
    3.2 结果与讨论  58-67
参考文献  67-72
硕士期间所写文章  72-73
致谢  73-74
谱图  74-79

相似论文

  1.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2. 壳聚糖季铵盐金属配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O634
  3. 吡唑啉和咔唑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研究,O626.2
  4. 部分有机反应成环机理和反应选择性的理论研究,O643.12
  5. 咔唑衍生物的理论研究,O626
  6. 含吡啶基团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O627
  7. 正庚烷HCCI过程低温燃烧反应热力学及动力学的理论研究,O643.21
  8. 亚氨基二苄气相催化脱氢制亚氨基芪反应工艺研究,TQ463.2
  9. 含氮有机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TG174.42
  10. 硫酸盐还原菌(SRB)污泥固定化技术处理混合电镀废水的研究,X703
  11. 兖州天池矿采空区防火阻化剂优选,TD752.2
  12. 烷氧基硅烷和一氧化硅还原体系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O627.41
  13. 微波环境下催化解聚PET的动力学研究,O631.3
  14. 硅醇还原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O643.12
  15. DNS降解反应机理及动力学研究,O643.12
  16.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的汞的均相和非均相反应机理研究,O643.12
  17. 电厂循环水绿色水处理剂缓蚀阻垢性能的研究,TM621
  18. 配比及粒径对煤粉燃尽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TK227.1
  19. 含哌啶配体的铂化合物与靶分子反应的理论研究,R96
  20. 一次固相法PTC马达启动器陶瓷芯片的研究,TN605
  21. 熔盐电脱氧制备单相Nb_3Sn研究,TM263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有机化学 > 有机化学一般性问题 > 有机化合物性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