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杂交早稻性状整齐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研究

作 者: 黎建文
导 师: 严钦泉;肖君泽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种植
关键词: 杂交早稻 整齐度 产量性状 单株产量
分类号: S511.3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以32个杂交早稻中、迟熟新组合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各供试组合产量的相互关系;各供试组合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各供试组合性状整齐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 1 通过对32个供试组合单株产量的多重比较,可以看出:组合F1-122、F1-147、F1-120的单株产量较高。其性状指标均处于中上水平,且整齐度好的性状也较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 2 在本研究的8个性状中,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和单株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有显著影响。有效穗数与其它性状之间均呈不显著负相关;其它性状间都呈正相关,其中穗长与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千粒重、株高,每穗实粒数与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株高,每穗总粒数与株高之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3 在本研究的组合范围内,整齐度好的性状较多的组合是F1-11、F1-45、F1-86、F1-88、F1-122、F1-147、F1-120,且单株产量也相对较高;F1-17、F1-27、F1-36、F1-107四个组合整齐度好的性状少,单株产量也偏低。 4 杂交早稻株高整齐度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株高整齐度是提高单株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穗长整齐度与单株产量接近显著正相关,而其它性状的整齐度对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水稻的分蘖特性、群体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强的缘故,因此在新组合的选育上,株高要求整齐一致,穗长应尽可能整齐些,单株之间其它性状可不必特别强求其整齐度。 5 各性状整齐度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仅单株有效穗数整齐度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其它均未达显著水平。其中穗长整齐度与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株高整齐度与每穗总粒数,接近显著正相关;每穗实粒数整齐度与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接近显著负相关。这些说明各性状整齐度通过产量构成因素影响产量的作用不大。 6 在产量构成因素和性状整齐度中,对单株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株高整齐度、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整齐度。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英文摘要  7-9
前言  9-13
  1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10
    1.1 研究的目的  9
    1.2 研究的意义  9-10
  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发展趋势  10-13
    2.1 栽培因素对不同品种整齐度的影响的研究  10
    2.2 性状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10-11
      2.2.1 株高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  10-11
      2.2.2 穗长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  11
      2.2.3 出穗整齐度与产量的关系  11
    2.3 水稻性状整齐度与产量关系研究的发展趋势  11-13
材料与方法  13-14
  1 试验材料  13
  2 田间试验设计  13
  3 测定项目  13
  4 统计分析方法  13-14
结果与分析  14-25
  1 各供试组合的产量  15-16
  2 供试组合各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16-17
  3 供试组合各性状整齐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17-25
    3.1 供试组合各性状的整齐度  17-20
    3.2 供试组合各性状整齐度间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  20-22
      3.2.1 各供试组合性状整齐度之间的相关性  21
      3.2.2 供试组合各性状整齐度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21-22
    3.3 供试组合性状整齐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22-25
      3.3.1 株高整齐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23
      3.3.2 穗长整齐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23
      3.3.3 有效穗数整齐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23
      3.3.4 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整齐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23-25
讨论  25-27
  1 对供试组合的综合评价  25
  2 性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25
  3 性状整齐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25-27
参考文献  27-29
致谢  29-30
作者简历  30

相似论文

  1. 基于SSSL玉米产量性状QTL鉴定与杂种优势分析,S513
  2. 菘蓝不同栽培居群的综合评价,S567.239
  3. 杂交早稻种子耐逆特性的研究,S511.31
  4. 大麦穗内各粒位发芽整齐度及若干品质性状的品种与环境效应,S512.3
  5. 杂交早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和遗传分析,S511.31
  6. 芥菜型油菜多室性状的遗传表现及其与甘蓝型油菜的种间远缘杂交,S565.4
  7. 杂交晚稻整齐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研究,S511.33
  8.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棉花群体特征提取,TP391.41
  9. 小麦产量性状QTL的分子标记定位,Q943
  10. 板栗生物多样性和生理学特性研究,S664.2
  11. 籼稻改良单交种的选育研究,S511.21
  12. 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数量遗传研究及玉米铝离子胁迫的基因差异表达研究,S513
  13. 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条件和非条件QTL定位,S512.1
  14. 小麦突变体研究和隐性抗白粉病基因pm2026的精细定位,S512.1
  15. 小黑麦抗旱生态适应性研究,S512.5
  16. 弱光胁迫对甜瓜(Cucumis melo L.)光合特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S652
  17. 板栗丰产的生物和生理学特性研究,S664.2
  18. 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的研究,S512.11
  19. 云南元江普通野生稻渗入系产量性状及高光效QTL定位分析,S511.9
  20. 建国以来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品种的演变,S562.03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按成熟时期早迟分 > 早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