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学科技园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的角色和作用

作 者: 尹刚
导 师: 彭向刚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公共管理
关键词: 大学科技园 角色和作用 吉林大学 大学科技园建设 联合推动 地方经济 东北老工业基地 老工业基地振兴 东北地区 创新创业
分类号: F276.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3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前,在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联合推动下,大学科技园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各类创新要素汇集、融合的新焦点。中央作出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给东北地区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同时又赋予了大学科技园新的任务。大学科技园产生的必然性(一) 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出现上世纪5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费雷德里克.特曼教授首先提出了将学术界与产业界相结合的创举,造就了神话般的硅谷奇迹,标志着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大学科技园的诞生。(二) 我国大学科技园产生的必然性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要真正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起国家创新主力的重任,大学科技园应运而生。1999年9月,科技部、教育部成立了全国大学科技园工作指导委员会,决定开展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工作,从国家成面上联合推动大学科技园工作。我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 <WP=37>我省的大学科技园主要以吉林大学科技园为代表。2000年8月,吉林大学成立筹备组,开始建设大学科技园, 2002年5月23日吉林大学科技园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启动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2003年10月16日吉林大学科技园被正式授予“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一) 吉林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已初具规模1.明确了指导思想,功能定位2.建立了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3.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企业孵化进展顺利4.制定了2001至2010年具体发展目标(二) 吉林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在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过程中,基本建设经费短缺,项目、企业孵化经费不足,科技园积极运作与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企业及政府间的资金合作,以自有小资金撬动社会大资金,开辟了多种融资渠道,以期逐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三、大学科技园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的角色和作用(一) 依托学校综合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注入活力 <WP=38>大学科技园依托学校的综合实力,建设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将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将大学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我省技术创新能力,?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创新源泉。平台的建设分以下二部分: ———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引进和建设高水平的工程研究中心,推动企业与大学广泛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在科技园区内设立研发机构。———创业服务平台的建设 1.资源共享: 2.中介服务: 3.政策支撑。 (二) 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目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要善于借力大环境,将自己的实际与所在地区的经济和产业环境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明确定位,方能独具特色。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目标和吉林大学学科优势,吉大科技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做大、做强与我省产业发展方向相关的生物制药和汽车领域。(三)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思想,为老工业基地培养一批创业骨干队伍 <WP=39>人才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往往一两个、两三个尖子人才的水平,决定了一个企业兴衰成败。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的专门人才,而在这一过程中,"实践能力"是个薄弱环节,大学科技园的兴起,为解决这个问题创造了一定环境、条件和平台。(四) 加强东北地区间科技园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黑吉辽地域相联,历史渊源深厚,本着“联合互动、互利互惠,共谋发展”的原则,把东北地区的科技园建设成地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共同发展。四、大学科技园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一) 正确处理大学科技园与依托大学的关系大学科技园是大学功能的重要延伸,既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学校和大学科技园的关系主要应该是产权关系,学校应尽量避免对大学科技园的行政干预,妥善处理好大学科技园公司和上游学科的关系。(二) 正确处理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的关系大学科技园主要是孵育企业的摇篮,是“苗圃”,高新区是<WP=40>“大田”,是企业茁壮成长的地方,两者各有分工,优势互补。把大学科技园建在国家高新区内,既可以保证科技园的流动性,又可以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三) 正确处理大学科技园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大学科技园是难以发展到一个欣欣向荣的局面的。同时,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的就业机会的创造,也离不开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政府、学校、社会的广泛认可。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认识到大学科技园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参与大学科技园的建设,把它办得更好。

全文目录


前言  5-7
一、 大学科技园产生的必然性  7-10
  (一) 国外大学科技园的出现  7-8
  (二) 我国大学科技园产生的必然性  8-10
二、 我省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  10-16
  (一) 吉林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11-15
  (二) 吉林大学科技园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15-16
三、 大学科技园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中的角色和作用  16-27
  (一) 依托学校综合优势建立创新创业支撑平台,为老工业基地改造注入活力  16-19
  (二) 结合地方经济建设目标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19-24
  (三) 牢固树立人才第一思想,为老工业基地培养一批创业骨干队伍  24-26
  (四) 加强东北地区间科技园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26-27
四、 大学科技园在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27-31
  (一) 正确处理大学科技园与依托大学的关系  27-28
  (二) 正确处理大学科技园与高新区的关系  28-29
  (三) 正确处理大学科技园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29-31
结 论  31-32
注 释  32-34
参考文献  34-36
论文摘要(中文)  36-41
论文摘要(英文)  41-46

相似论文

  1. 组织学习、市场创新与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F224
  2. 基于技术创新的创业机会研究,F272
  3. 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培养对策探析,G647.38
  4. 成都市高新区创新创业环境研究,F279.27
  5. 知识密集地区科技创新创业本地化推进机制研究,G322
  6. 硅谷模式及其产学创新体制,F276.44
  7. 中小企业生存与成长的经济学分析,F276.3
  8. 东北雨养农业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研究,S513
  9. 秦汉至明代中国古代北方边患重心转移研究,K207
  10. 东北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F812.7
  11. 东北地区下古生界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P534
  12. 东北地区体育院校拳击课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86.1
  13. 东北地区粮食作物气象指数农业保险合同设计,F326.11
  14.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集群演化动力机制研究,F426.4
  15. 东北地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研究,F426.4
  16. 川东北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7. 川东北地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层序地层及沉积充填特征研究,P512.2
  18. 川东北地区深探井堵漏技术研究,TE358
  19. 东北地区关帝信仰社会功能调查,B933
  20. 川东北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测井信息处理及解释方法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企业经济 > 各种企业经济 > 联合企业经济 > 高新技术企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