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宪政爱国主义

作 者: 徐霄飞
导 师: 安东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关键词: 宪政爱国主义 国家认同 和谐社会
分类号: D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与传统的国家认同观念不同,哈贝马斯建构了宪政爱国主义的观念。他认为存在多元文化差异的人类政治共同体不能再靠血缘、族裔和族群认同来维系。在多元化的后民族社会中,重要的不是去回溯式的寻根或寻找与他人同根的感情,政治共识不是建立在某种先验的基础如族群的基础上,而是在公民普遍参与的政治程序上建构起来的。宪法应当是代表经过普遍协商、并且以公开透明的条文作为规范的全体人民的政治共识,宪法应当全面反映国家与人民的价值基础与准则规范。公民国家认同应当立基于宪政民主制度,爱国主义应以保障人权的宪法为依归。而依据此种宪法所塑造的宪政文化(constitutional political culture)是最大可能地博得全民的认同与忠诚的。但是在哈贝马斯的宪政爱国主义脉络里,国家认同贬抑族群历史、民族文化因素,而特别强调其普世主义的内涵,意欲以宪政爱国主义的国家认同观取代传统的民族主义国家认同观。这也引发了强烈的质疑或批判,怀疑其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国家认同力量。最近(2007年)扬-维尔纳·米勒在哈贝马斯宪政爱国主义观念的基础上,对其阐发和创新,提出有别于哈贝马斯的宪政爱国主义观念。扬-维尔纳·米勒主张,宪法爱国主义作为一套信仰与倾向,其目的在于确立与维护一项自由民主的规则,使得自由平等的公民能够证成彼此的正当性,而国家认同的标的在于调和普世与特殊间的一种特定的宪政文化。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其中正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宪政爱国主义观念简史”,主要对宪政爱国主义观念进行了文本性的观念史梳理,以三个代表性人物为对象,从宪政爱国主义一词最早的提出者多尔夫·施特恩贝格尔开始,到宪政爱国主义观念真正的建构者、使其成为成为学术热点问题的哈贝马斯,直至最近扬-维尔纳·米勒对宪政爱国主义观念的调和与创新。第二部分“宪政爱国主义的理论背景”,主要对宪政爱国主义的三大思想理论背景,即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共和主义进行了梳理,比较分析了它们对宪政爱国主义的影响。通过文献的解读与研究,阐述了宪政爱国主义最初是为了回应民族主义,以自由主义的国家认同观为基点,同时也吸收了共和主义中爱国主义的理念。第三部分“宪政爱国主义对传统国家认同观的创新”,从国家认同的角度来阐释宪政爱国主义,诠释宪政爱国主义在国家认同这个问题上的理念与创新。宪政爱国主义目的在于,确立与维护一项自由民主的规则,倡导一种调和普世与特殊的特定的宪政文化,倡导一种双向性的国家认同观,超越公民民族主义,又区别于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培养公民对国家的忠诚感,增进公民团结,带来政治稳定。笔者主张走一条中庸之道,即我们应调和普世的理性主义与特殊的民族主义,保持二者间必要的张力,国家认同的基础首先应立基于自由民主的政治体制,但决不能忽略甚至是贬抑民族文化因素。第四部分“中国语境下宪政爱国主义的启示意义”,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阐述了构建中国的宪政爱国主义应当着力的环节。笔者主张,宪政爱国主义的宗旨应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宪政爱国主义的前提应是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理性爱国主义;宪政爱国主义的核心应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进社会团结;宪政爱国主义的关键应是宣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公民宪法法律素养。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3
一、宪政爱国主义发展简史  13-23
  (一) 宪政爱国主义的初创—施特恩贝格尔之提出  13-14
  (二) 宪政爱国主义的建构—哈贝马斯之鼓吹  14-18
  (三) 宪政爱国主义的转捩—扬-维尔纳·米勒之调和  18-23
二、宪政爱国主义的理论背景  23-35
  (一) 宪政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从回应民族主义出发  23-26
  (二) 宪政爱国主义与自由主义—以吸收自由主义建构  26-29
  (三) 宪政爱国主义与共和主义—共和主义的爱国主义  29-35
三、宪政爱国主义对传统国家认同观的创新  35-43
  (一) 宪政爱国主义之认同标的  35-36
  (二) 宪政爱国主义之认同模式  36-39
  (三) 宪政爱国主义之国家认同的变动性  39
  (四) 宪政爱国主义的局限及思考  39-43
四、中国语境下宪政爱国主义对我们的启示  43-51
  (一) 宪政爱国主义的宗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43-45
  (二) 宪政爱国主义的前提: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弘扬理性爱国主义  45-47
  (三) 宪政爱国主义的核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增进社会团结  47-48
  (四) 宪政爱国主义的关键: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公民宪法法律素养  48-51
结语  51-53
参考文献  53-57
后记  57-58

相似论文

  1. 电视文化生态的建构,G220
  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问题的矛盾透视,D61
  3.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渔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632.1
  4.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蚁族”现象研究,D669.5
  5. 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研究,A811
  6. 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平正义研究,D61
  7.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人民信访制度的研究,D632.8
  8. 和谐社会建设中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630
  9. 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G643.1
  10. 胡锦涛公平正义思想研究,D61
  11.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G641
  12. 和谐社会视域下节庆体育与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G812.42
  13.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结构思想分析,K02
  14.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稳定思想的研究,D61
  15. 和谐社会建设视野下的政治文化研究,D621
  16. 政府和谐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D630
  17. 法院涉诉信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926.2
  18. 意见领袖与乡村和谐社会构建,G206
  19.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新闻传媒研究,G210
  20.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校绿色教育研究,G641
  21. 境外非政府组织参与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实证研究,D633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国家法、宪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