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90年代诗歌写作的几种可能与趋向

作 者: 李公文
导 师: 蒋登科
学 校: 西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90年代诗歌 困境与可能 写作趋向
分类号: I207.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11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从“重启诗歌写作可能”这一角度切入,重新审视90年代诗歌写作,把写作的视点放在那些坚守诗性精神、不断思考着并不断拓宽诗歌视野与生存领域的诗歌与诗人。诗歌写作虽处在边缘,但也意味着向死而生的可能,诗人以边缘姿态为新世纪的写作建立新的写作可能。 上编着重讨论了90年代出现的诗外的困境及在困境中孕育的写作可能。在诗歌写作面对民族身份认同危机时,重新认同汉语传统和古典诗歌的魅力,立足于现代汉语本身来进行诗歌写作与思考,为现代汉语诗歌寻找解困的策略;在精神困顿的危机中提倡诗性写作,张扬人的主体意识、人性的美与真,诗性写作提供了某种新的写作可能。 困境逼迫着诗人寻找新的出路,在困境中对新的出路的找寻就意味着新的写作可能的产生。 下编梳理了90年代诗歌写作已呈现的几种写作趋向。年轻一代诗人以个人记忆为基础,把独立的写作精神与个人的立场内化为诗歌写作的基本品格;叙事作为一种有效的言说方式以及诗人们的突出的语言意识都为新世纪的写作奠定了基础。90年代诗歌写作已经走向自觉建构诗歌艺术的阶段。 结语认为90年代诗歌写作指涉的是一个进行中的、未完成的诗歌阶段,诗歌写作是诗人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在这个贫困的年代里,诗人们已经为新世纪诗歌发展建立无限丰富的可能。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5
引言 边缘:开启新的写作可能  5-10
上编 诗外的困境与可能  10-18
  第一节 认同危机与汉语文化传统重建  10-14
  第二节 欲望化叙事下的诗性缺失与重建  14-18
下编 趋向与阀阈  18-32
  第一节 个人写作:独立精神的坚守  19-23
  第二节 叙事:诗对生活的言说方式  23-27
  第三节 藩篱与语言  27-32
结语: 写作——诗人自觉的归宿  32-34
参考文献  34-36
后记  36

相似论文

  1. 在象征的废墟上,I207.25
  2. 论90年代诗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I207.25
  3. “中年写作”论,I207.25
  4. 论古典诗歌传统在90年代诗歌中的存在价值,I207.25
  5. “90年代诗歌批评”研究,I207.25
  6. 通向开放的“叙事”,I207.25
  7. 词语不能承受之重,I207.25
  8.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9. 在象征的废墟上,I207.25
  10. 试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海子热”现象,I207.25
  11.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12. 后期延安诗歌的创作研究,I207.25
  13. 简论晓雪的民族诗美思想,I207.25
  14. 论90年代诗坛“知识分子写作”与“民间写作”之争,I207.25
  15. “中年写作”论,I207.25
  16. 论古典诗歌传统在90年代诗歌中的存在价值,I207.25
  17. 论海子诗歌中的“还乡”主题,I207.25
  18. 试论中国1980年代以来的女性诗歌,I207.25
  19. 论叶维廉的道家美学思想与其诗学理论建构的关系,I207.25
  20. “非诗化”倾向与“诗”的回归,I207.25
  21. 不畏艰辛的跋涉,I207.2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新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