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介证券实体法公约》研究

作 者: 王进
导 师: 吴喜梅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国际法学
关键词: 跨国证券交易 中介证券实体法公约 中介证券 透明体系 功能性方法
分类号: D996.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跨国证券交易乃当今国际金融领域最为突出的活动。各国法律有关规定的不一所导致的法律冲突给跨国证券交易带来了法律风险和系统风险,并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海牙证券公约》通过冲突规范的制定对法律冲突的缓解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并未能够从根本上消除法律风险。在此背景下,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制定的《中介证券实体法公约》试图从实体法层面解决跨国证券交易的法律冲突问题,以增加法律的确定性和提高经济效率。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的写作动因和写作目的。正文第一章在关于公约的制定背景中论述了证券持有模式由直接模式向间接模式的转变,分析了跨国证券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创新地对账户持有人享有的权利的性质进行两分法。以上三点构成了制定公约首先面对和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中介证券实体法公约》制定过程中使用的限定性方法和功能性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使用一方面使公约的措辞中立化,从而避免其用语的倾向性和可能产生的歧义;另一方面考虑到公约制定中将面临的艰难,起草小组一开始就从一个较严格的起点出发,使公约在实践中实现和谐与统一。第三章介绍了公约通过引入“透明体系”的概念,将证券的间接持有和直接持有模式均纳入公约的调整范围,避免了公约的适用范围狭窄化。第四章详细分析了公约的主要内容。包括相关定义、适用范围和解释,账户持有人的权利,中介证券的转让,中介持有体系的完善,账户持有人与证券发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关于担保交易的特殊规定和最终条款。笔者不仅对公约条文从一般含义上进行了解释,并且就重要条文,从历史和目的角度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同时试图准确翻译公约,为国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尽以绵薄之力。第五章就公约的制定和内容作了评价,并分析公约在我国的可适用性,且对我国现行持有模式进行了初步思考,认为我国可以在保持现行持有模式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法律规定,以实现国内和跨国证券交易的稳定发展和高效运行。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文义分析、历史分析、目的分析、图表分析等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引言  8-10
第一章 公约制定的背景  10-21
  一、证券直接持有向间接持有模式的转变  10-12
  二、法律风险  12-16
    (一) 决定准据法的不确定性  13-14
    (二) 准据法自身的不确定和不健全  14-15
    (三) 跨境交易中的法律不兼容  15-16
  三、账户持有人证券权利的法律性质  16-21
    (一) “直接所有权”(direct ownership)  17-18
    (二) “多层次权利”(Multi-Tiered Entitlements)  18-21
第二章 公约制定的方法  21-25
  一、高门槛的限定性方法  21-22
  二、功能性方法  22-25
第三章 透明持有体系  25-32
  一、透明持有的引入  25-26
  二、当前的透明体系  26-32
    (一) 透明体系的主要特征  26-29
    (二) 将来透明体系类别的选择  29-30
    (三) 透明体系的作用  30-32
第四章 公约的主要内容  32-54
  一、相关定义、适用范围和解释  32-35
    (一) 关于定义的规定  32-34
    (二) 公约适用范围和解释原则  34-35
    (三) 由他人履行的中间人职能  35
  二、账户持有人的权利  35-38
    (一) 中介证券  35-37
    (二) 保障账户持有人获得和行使权利的措施  37-38
  三、中介证券的转让  38-43
    (一) 中介证券转让的方式  38-39
    (二) 第三人对中介证券的善意取得  39-41
    (三) 竞合权益之间的优先权  41-43
  四、中介持有体系的完善  43-48
    (一) 中间人的管理  43-46
    (二) 中间人的破产  46-48
  五、与证券发行人的关系  48-49
  六、关于担保交易的特殊规定  49-53
    (一) 公约关于担保交易的基本解释  50-51
    (二) 担保交易的特殊规定  51-53
  七、最终条款  53-54
第五章 对公约的评价和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54-59
  一、公约的贡献  54-55
  二、公对对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55-59
    (一) 对我国证券持有体系的分析  55-57
    (二) 公约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57
    (三) 关于我国持有模式的思考  57-59
结论  59-61
参考文献  61-65
后记  65

相似论文

  1. 中国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F121.3;F224
  2. 跨国证券交易“相关中间人所在地”原则研究,D996.2
  3. 银行主导下的日本高科技产业化融资问题研究,F833.13
  4. 风险预防与应对气候变化研究,D996.9
  5. 违反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法律保护研究,D996
  6. WTO争端解决机制浅论,D996.1
  7. 论跨国破产中的管辖权问题,D996
  8. 提单欺诈及对策的法律分析,D996.1
  9. 海上钻井平台法律属性研究,D996.19
  10. WTO框架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法理及对策研究,D996.1;F320
  11. 主权财富基金透明度法律监管研究,D996.4
  12. 国际托收制度及其当事人的法律关系研究,D996.1
  13.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宣告合同无效制度研究,D996.1;D997.1
  14.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法律规制研究,D996
  15. 中国企业走出去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法律问题研究,D996;F270
  16. WTO规制下的出口补贴研究,D996.1
  17. 国际投资中反向并购的法律规制,D996.4
  18. 清洁能源产业补贴措施与WTO合规性研究,D996.9
  19. 欧盟国家援助法律制度研究,D996
  20. 国际技术转让中的回授条款法律问题研究,D996.5
  21. 《TBT协议》下的合格评定程序问题研究,D996.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国际法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财政金融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