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繁殖生态学研究

作 者: 田华森
导 师: 马建章;鲁长虎
学 校: 东北林业大学
专 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 黑嘴鸥 繁殖行为学 双台河口
分类号: S8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1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多样性保护的需要,运用繁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1998年到2001年,在以辽宁省双台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区内世界濒危物种黑嘴鸥Larus saundersi(Swinhoe)为研究对象,针对黑嘴鸥的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黑嘴鸥的巢位选择、雏鸟生长规律、食性、日活动规律、社会行为、迁徙规律和种群数量等的研究,通过大量的野外调查、资料采集和室内分析,针对实际深入研究和评价了自然恢复途径下黑嘴鸥的繁殖和种群特征,以及人为管理途径下保护黑嘴鸥的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①对栖息地质量的过度依赖是黑嘴鸥分布区狭窄和种群脆弱的主要原因; ②黑嘴鸥的适宜营巢位置是以赤碱蓬、灰绿碱蓬以及死亡碱蓬为优势,盖度级1.26左右(植被盖度≤40%),植被平均高度20cm左右的环境条件; ③黑嘴鸥雏鸟体重、嘴峰、跗长、翼长、头长等的增长量与日龄呈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 ④黑嘴鸥营巢的小环境大致为:相对湿度一般为60~80%;碱性土壤,pH值为7.8~8.2;土壤含盐量为30~31‰; ⑤采取了有效的保护,种群数量稳步增加,至2001年,种群数量达到3211只;其出生率平均在61.17%,雏鸟成活率平均为84.3%,死亡率至少不低于25.5%,其中成鸟死亡率为9.8%; ⑥在植被管理区,平均1.02个巢/hm~2,而对照组平均为0.33个巢/hm~2,在割除新鲜碱蓬植株刀割试验区,营巢密度平均为3.5个巢/hm~2。建造人工繁殖岛后,黑嘴鸥营巢密度达28.4个巢/hm~2,架设电网防御天敌危害的管理办法,使电网内黑嘴鸥孵化成活率达40%,较网外区域高20%。

全文目录


1 综述  7-10
  1.1 黑嘴鸥的分布研究  7-8
  1.2 黑嘴鸥的形态研究  8
  1.3 黑嘴鸥的繁殖种群生态研究  8
  1.4 黑嘴鸥环志的研究  8
  1.5 黑嘴鸥亲缘关系与分类地位的研究  8-9
  1.6 黑嘴鸥的保护研究  9-10
2 研究地区概况  10-12
  2.1 地理位置  10
  2.2 气候状况  10
  2.3 生物概况  10-12
3 研究方法  12-14
  3.1 黑嘴鸥繁殖特征研究  12
    3.1.1 巢位选择的研究  12
    3.1.2 雏鸟生长规律的研究  12
  3.2 黑嘴鸥生活习性的研究  12-13
    3.2.1 食性研究  12
    3.2.2 日活动规律及社会行为研究  12-13
    3.2.3 迁徒规律的研究  13
  3.3 种群数量研究  13-14
4 结果与讨论  14-25
  4.1 黑嘴鸥繁殖习性  14-21
    4.1.1 占区行为  14
    4.1.2 配偶与交配  14
    4.1.3 黑嘴鸥的营巢与产卵  14-18
    4.1.4 孵化行为  18-19
    4.1.5 雏鸟与育雏行为  19
    4.1.6 雏鸟的生长  19-21
    4.1.7 护巢行为  21
  4.2 食性  21
  4.3 日活动规律  21
  4.4 黑嘴鸥的社会行为  21-22
  4.5 迁徒  22-23
  4.6 种群动态  23-25
    4.6.1 种群数量  23
    4.6.2 种群出生率  23-24
    4.6.3 种群死亡率  24
    4.6.4 种群的增长潜力  24-25
5 黑嘴鸥种群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5-30
  5.1 黑嘴鸥种群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25-26
    5.1.1 栖息地的破坏及生境的破碎化  25
    5.1.2 天敌危害  25
    5.1.3 捕猎  25-26
    5.1.4 食物的影响  26
  5.2 黑嘴鸥保护对策  26-30
    5.2.1 繁殖地生境管理  26-27
    5.2.2 天敌防御  27-28
    5.2.3 湿地环境的保护与恢复  28
    5.2.4 加强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28-29
    5.2.5 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实施国际共同保护行动  29
    5.2.6 大力人工繁育黑嘴鸥  29
    5.2.7 广泛的宣传教育  29-30
结论  30-31
参考文献  31-33
致谢  33

相似论文

  1. 基于光谱特征信息的芦苇生物量反演研究,S564.2
  2. 辽宁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丹顶鹤春季迁徙停歇生境选择研究,Q958
  3. 黑嘴鸥(Larus saundersi)的繁育力及繁殖栖息地选择研究,S865
  4. 盘锦双台河口湿地生态评价研究,X826
  5.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前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65.13
  6. 树鼩和猕猴精子冷冻保存工艺的创建和优化的研究,S865.1
  7. Foxol对小鼠颗粒细胞凋亡的影响,S865.13
  8. 组蛋白H2A变异体在小鼠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S865.13
  9. 丙酮酸肌酸对大鼠蛋白质代谢的影响,S865.12
  10. 大丰麋鹿种群恢复与疾病调查,S865
  11. 不同属种肉类对大鼠生长、消化代谢及抗氧化性的影响,S865.12
  12. 不同常规实验操作和饲育环境对Wistar大鼠的影响,S865.12
  13. 绿原酸抑制小鼠胰岛素抵抗发生的作用机制,S865.13
  14. 梅花鹿鹿茸干细胞S100A4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S865.42
  15. 束缚应激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的影响及机理研究,S865.13
  16. 蓝孔雀蛋涂膜保鲜及蛋粉加工技术研究,S865
  17.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AFLP-SCAR种特异性探针研制,S865
  18. 游离棉酚对小白鼠泌尿系统的影响研究,S865.13
  19. 桑树乳汁中DNJ的含量测定及其对小鼠降血糖效果研究,S865.13
  20. PMSG的纯化及其对幼鼠和幼蓝狐卵巢和子宫的影响,S865.23
  21. 马鹿鹿茸上皮组织转录组研究,S865.4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 狩猎、野生动物驯养 > 各种野生动物驯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