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女性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转归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作 者: 冯婷
导 师: 谢幸;吕卫国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妇产科学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清除 高危因素
分类号: R737.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宫颈癌是世界第二大常见的妇科肿瘤。据WHO估计,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50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和不少于28万的宫颈癌死亡病例。在中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万,居我国妇科恶性肿瘤首位。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宫颈癌的发病因素最为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关键和必要的致病因素。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已经被证实为生殖道和肛门肿瘤,尤其是宫颈癌,及部分口咽部肿瘤的致病因素。目前已知的HPV有130多种型别。根据与宫颈癌相关的流行病学分类,HPV可分为确定高危型(HPV-16、HPV-18等),可能高危型(HPV-26、HPV-53等)及确定低危型(HPV-6、HPV-11等)。宫颈HPV感染是非常普遍的。在女性的一生中,生殖道感染HPV的几率大于75%,大多为一过性的,通常在感染的数月至两年内消退。仅少数呈持续感染状态,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才能导致宫颈癌及其前期病变的发生。已有较多HPV感染相关高危因素的报道,但对HPV持续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研究相对较少、也不甚明确;由于宿主及环境因素的差异,HPV感染的自然进程在不同人群间也存在差异;中国大陆关于HPV感染的自然进程相关报道及对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相关的高危因素的研究甚少。本研究拟通过选取首次高危型HPV检测为阳性且同时宫颈病理结果为非CIN或宫颈癌的妇女进行随访,探讨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的转归,并分析影响其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HPV持续感染可能性的评估及初次HPV感染的临床处理提供依据。目的:研究宫颈病理结果为非CIN或宫颈癌而高危型HPV检测为阳性的妇女HPV感染的转归;分析影响其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2月至2010年3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宫颈疾病门诊行高危型HPV检测结果阳性,而宫颈病理结果为非CIN或宫颈癌的163例妇女进行随访及问卷调查。结果:163位妇女被纳入本研究。中位数年龄为40.0岁(22-67岁),随访时间中位数为11.5个月(6-31个月)。HR-HPV感染自然清除率为51.5%,病毒清除时间的中位数为14.5个月。在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最初病毒负荷量、绝经、是否足月产有显著意义。但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后结果提示,年龄和最初病毒负荷量与HR-HPV感染自然清除呈负相关,是影响HPV自然清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细胞涂片正常或低度病变的妇女中,HR-HPV感染的自然清除率为51.5%,清除时间为14.5个月。年龄和最初病毒负荷量是影响女性生殖道HR-HPV感染自然清除的独立相关因素,提示非年轻妇女或高病毒负荷量的HR-HPV感染具有更高的持续感染率,宜推荐积极的筛查方法。

全文目录


致谢  4-5
摘要  5-8
Abstracts  8-11
目次  11-12
1 引言  12-15
2 材料与方法  15-20
  2.1 材料  15-16
  2.2 方法  16-20
3 结果  20-28
  3.1 人群统计资料  20
  3.2 HR-HPV感染转归  20-21
  3.3 年龄与HPV感染自然清除的关系  21-22
  3.4 最初细胞学结果及病毒负荷量与HPV感染自然清除的关系  22-24
  3.5 其他因素与HPV感染自然清除的关系  24-27
  3.6 影响HPV感染自然清除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27-28
4 讨论  28-32
  4.1 HPV感染的自然清除  28-29
  4.2 影响HR-HPV感染自然清除的相关因素  29-32
5 结论  32-33
参考文献  33-37
附表  37-41
综述  41-54
  参考文献  50-54
作者简历和已发表论文  54
研究生期间已发表文章  54

相似论文

  1. 图像引导下的宫颈癌自适应调强放射治疗,R737.33
  2. 利用GST-标签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HPV 58 E7蛋白,R392
  3. 基底节区脑出血小骨窗血肿清除与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的对照研究,R651.11
  4.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中CK 19 mRNA和MUC1 mRNA的检测意义,R737.33
  5. 经阴道实时弹性成像对宫颈占位性病变弹性图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R445.1
  6. Survivin和Yes-associated prote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33
  7. 重症创伤患者血乳酸的动态监测及连续血流动力学监测对预后评价的意义,R641
  8. 宫颈癌组织中RECK基因的表达及意义,R737.33
  9. P63、CK14及CK8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R737.33
  10.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7在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与意义,R737.33
  11. 贵州省部分少数民族妇女宫颈癌的HPV谱研究,R737.33
  12. 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基因分型及微卫星DNA改变,R737.33
  13. 宫颈癌患者临床预后因素分析(附72例分析),R737.33
  14. 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和随访中的意义,R737.33
  15.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在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附500例临床病例分析),R737.33
  16. 阴道镜下活检诊断宫颈疾病213例临床分析,R737.33
  17. Galectin-3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高危型HPV感染载量的关系,R737.33
  18. 青蒿琥酯对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R737.33
  19. 人乳头瘤病毒16型E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研制,R737.33
  20. TWIST和HIF-1α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737.33
  21. RKIP和VEGF-C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7.3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泌尿生殖器肿瘤 > 女性生殖器肿瘤 > 子宫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