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历史与道德的冲突张力

作 者: 胡佳佳
导 师: 黄健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白鹿原》 历史观 道德观 二律背反 叙述特征
分类号: I207.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8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为新时期反映儒家文化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命运、变迁的小说,《白鹿原》无论是在思想立意、艺术表现方面,还是在审美影响、意义建构方面,无疑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小说着墨于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以“白鹿原”为近现代历史替嬗演变的舞台和叙述对象,将白鹿两家三代人的各自命运发展,以及相互间的人生纠葛作为主线,细腻地反映出白姓鹿姓两大家族及周围各色人的祖辈三代人的恩怨纷争,展现出灵肉交缠的人性纠葛。小说借助这个颇具史诗意蕴的故事,深刻地展示凝结在上个世纪前五十年关中农人身上的民族生存追求和文化精神,表现着历史与道德的二律背反的冲突。本文分上、下篇进行阐释论述。上篇主要通过历史中的道德观及其人性纠葛和道德中的历史观及其命运展示,辨证地论述《白鹿原》中的无处不在的叙述矛盾。下篇则尝试从叙事学的角度切入,探讨小说的叙述美学特征。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3-4
Abstract  4-5
引言  5-8
上篇 现代语境中的历史与道德的双重叙述  8-32
  第一章 历史的道德境遇:《白鹿原》的现代困惑  11-19
  第二章 道德的历史制约:《白鹿原》的人格谱系  19-32
    (一) 朱先生——民族文化道德精神的象征  20-23
    (二) 白嘉轩——传统文化道德人格的代表  23-29
    (三) 鹿三——传统道德文化的牺牲者  29-32
下篇 历史与道德相冲突的叙述张力  32-44
  第三章 历史中的反讽:《白鹿原》的讽刺叙述  32-39
  第四章 道德的审视:《白鹿原》的想象叙述  39-44
结语  44-47
主要参考文献  47-49
后记  49-50

相似论文

  1.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大历史观,G633.51
  2. 论动画片对青少年道德观及价值观的影响,J954
  3. 朱熹北宋文学批评之研究,I206.09
  4. 马克思对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A811
  5.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类型研究,I207.42
  6. 中国传统道德观的“义”在优秀团队建设中的作用,F272
  7. 论更顿群培的历史观以及研究方法,K092
  8. 试析王夫之“理势合一”的历史观,B249.2
  9. 论人的悖论性存在及其超越,B038
  10. 是通变思想还是进化史观?,K092
  11. 《通典·食货典》史学研究,K092
  12. 从历史坚守到欲望言说,I207.42
  13.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邓小平历史观,D64
  14.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丰富和发展,D64
  15. 韩非与马基雅维利的领导术思想比较研究,D091
  16.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人性观,I561
  17. 从《洪堡的礼物》看索尔·贝娄的道德观,H315.9
  18. 《白鹿原》中的宗法文化研究,I207.42
  19. 张东荪伦理思想研究,B82
  20. 麦田里的守望者,I207.42
  21. 历史观照下的中国外商投资法研究,D922.29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小说 > 新体小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