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H_2O_2氧解年青煤制备腐植酸的工艺及产物组成特征

作 者: 张水花
导 师: 李宝才
学 校: 昆明理工大学
专 业: 药物化学
关键词: 褐煤 H2O2 氧化降解 黄腐酸 腐植酸 理化性质
分类号: S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腐植酸广泛存在自然界的土壤、泥炭、风化煤,尤其是年青褐煤中,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直接从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分子量较大,黄腐酸含量低,活性不强,如何提高低价煤(如褐煤)中黄腐酸、腐植酸的产率及上述化合物中活性官能团的含量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过去的研究主要采用HNO3氧化降解褐煤提高黄腐酸、腐植酸及产物中的活性基团的含量。但HNO。降解法对环境不友好,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同时,所制备的硝基黄腐酸在某些领域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本文探讨以黄腐酸产率为指标,用H2O2氧化降解年青褐煤制取黄腐酸、腐植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了以优化工艺制备的黄腐酸,原褐煤及氧化残煤中的腐植酸的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寻甸褐煤、昭通褐煤、曲靖褐煤为原料,H202作为氧化剂,考察了氧化剂用量、氧解温度、氧解时间、氧化剂浓度对水溶性黄腐酸产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L9(34)设计方法优化黄腐酸的制备工艺,找到了实验室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氧化剂用量对黄腐酸产率的影响最大,氧化降解时间,氧化降解温度有较大的影响,氧化剂浓度对产率的影响最小。优化工艺条件:寻甸褐煤:煤与H2O2用量比1:0.38,氧化降解温度30℃,氧化降解时间180min,H202浓度为15%。按照此条件进行试验,黄腐酸产率可以达到19%左右。三善堂褐煤:煤与H202用量比1:0.65,氧化降解温度30℃,氧化降解时间180min,H202浓度为15%。按照此条件进行试验,黄腐酸产率可以达到25%左右。潦浒褐煤:煤与H2O2用量比1:0.60,氧化降解温度45℃,氧化降解时间210min,H2O2浓度为15%。按照此条件进行试验,黄腐酸产率可以达到20%以上。2.通过透析将寻甸褐煤氧解生产的黄腐酸分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组分,对每一组分进行官能团含量测定、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考察了每一级分的结构特点;对主要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K组分)进行了核磁共振分析;用GC-MS分析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组分的硅醚化产物。研究发现:黄腐酸主要集中在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组分中(<1K);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黄腐酸分子中的元素碳、元素氢的含量增加,元素氧和含氧官能团含量减少;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显示主要组分中可能含有较多低分子的脂肪酸类化合物。GC-MS分析表明二元羧酸构成了含量上优势化合物,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为含量较高的化合物;羟基羧酸类以α-羟基丙酸含量最高;醇类、芳香类、类醇类、氨基酸类化合物含量少;内酯类、稠环芳烃等环状化合物含量很低或不存在。3.用pH分级法将寻甸褐煤和氧化残煤中的腐植酸分为酸性不同的组分,对每一组分进行元素、红外光谱、官能团含量定性、定量分析,测定了主要组分的凝聚限度值,从结构组成、性质方面将两种腐植酸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降解前后腐植酸的结构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降解后腐植酸(OHA)分子质量减小主要组分的酚羟基、羧基含量分别由HA中的3.68 mmol/g、3.00 mmol/g增加到OHA中的4.76 mmol/g、3.61 mmol/g,主要组分的凝聚限度值由20.42 mmol·L-1减小到16.80 mmol·L-1;随着沉淀溶液酸度的增强,总酸性基团、羧基、酚羟基含量增大;元素氧含量,C/H原子比增加,元素碳、元素氢含量,C/O原子比减少。两种腐植酸都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4.昭通、曲靖褐煤降解后,腐植酸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降解后,黄腐酸、腐植酸中极性基团含量有所增加。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4
第一章 绪论  14-23
  1.1 腐植酸黄腐酸研究现状  14-20
    1.1.1 腐植酸、黄腐酸的制备研究现状  14-16
    1.1.2 腐植酸、黄腐酸的结构研究现状  16-18
    1.1.3 腐植酸、黄腐酸的应用研究现状  18-20
  1.2 本课题的总体研究思路  20-23
    1.2.1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20-21
    1.2.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21-22
    1.2.3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22-23
第二章 褐煤样品的分析  23-28
  2.1 引言  23
  2.2 实验部分  23-25
    2.2.1 实验原料、仪器及药品  23
    2.2.2 药品的配置  23-24
    2.2.3 水分的测定  24
    2.2.4 灰分的测定  24
    2.2.5 总腐植酸的测定  24-25
    2.2.6 游离腐植酸的测定  25
  2.3 结果与讨论  25-28
第三章 褐煤氧化降解生产黄腐酸工艺研究  28-39
  3.1 引言  28
  3.2 实验部分  28-29
    3.2.1 实验原料、仪器、试剂  28
    3.2.2 原料煤的性质  28
    3.2.3 H_2O_2氧解褐煤制取黄腐酸的方法  28
    3.2.4 工艺研究的试验方法  28-29
  3.3 H_2O_2氧解褐煤制取黄腐酸的工艺研究  29-38
    3.3.1 H_2O_2氧解寻甸褐煤制取黄腐酸的工艺研究  29-33
    3.3.2 H_2O_2氧解昭通褐煤制取黄腐酸的工艺研究  33-35
    3.3.3 H_2O_2氧解曲靖褐煤制取黄腐酸的工艺研究  35-38
  3.4 结论  38-39
第四章 金所褐煤氧解产物理化性质及波谱特征研究  39-56
  4.1 引言  39
  4.2 寻甸褐煤降解所得黄腐酸的分析  39-47
    4.2.1 黄腐酸的制备、分级  39
    4.2.2 黄腐酸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39-41
    4.2.3 元素分析  41-42
    4.2.4 红外光谱分析  42-44
    4.2.5 黄腐酸各组分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和E_4/E_6测定  44-46
    4.2.6 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千的核磁共振分析  46-47
  4.3 寻甸褐煤及氧化残煤中腐植酸的分析  47-53
    4.3.1 腐植酸的制备、分级  47-48
    4.3.2 腐植酸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48-49
    4.3.3 元素分析  49-50
    4.3.4 红外光谱分析  50-52
    4.3.5 主要组分凝聚限度值分析  52-53
  4.4 黄腐酸、腐植酸的初步研究(昭通、曲靖)  53-54
    4.4.1 黄腐酸、腐植酸的制备分级、水分、灰分官能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53
    4.4.2 结果与讨论  53-54
  4.5 小结  54-56
第五章 黄腐酸相对分子量小于500的分析(寻甸)  56-65
  5.1 引言  56
  5.2 实验部分  56-57
    5.2.1 红外光谱的分析  56
    5.2.2 官能团含量的测定  56
    5.2.3 GC-MS分析  56-57
    5.2.4 气相色谱分析  57
  5.3 结果与讨论  57-64
    5.3.1 红外光谱分析  57-58
    5.3.2 主要理化性质分析  58
    5.3.3 黄腐酸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58-63
    5.3.4 黄腐酸的气相色谱  63-64
  5.4 结果与讨论  64-65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5-68
  6.1 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  65-66
    6.1.1 过氧化氢氧化降解三种褐煤的实验室工艺研究  65
    6.1.2 寻甸褐煤氧化降解产物黄腐酸的理化性质、波谱特征、GC-MS分析  65-66
    6.1.3 寻甸褐煤及氧化残煤中腐植酸的理化性质、波谱特征研究  66
  6.2 建议  66
  6.3 理论价值与创新  66-68
致谢  68-69
参考文献  69-75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75

相似论文

  1. 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TK224.11
  2. 褐煤制备冶金还原气的研究,TD849.2
  3. 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入侵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S451
  4. 电极和电解质对H2O2开路电位的影响研究,TM911.4
  5. 红曲米在发酵香肠中的应用研究,TS251.65
  6. 精白保胚发芽米淀粉特性研究,TS235.1
  7. 烤烟连作障碍效应与微生物菌剂消减技术初探,S572
  8. 聚吡咯—钴氧化物的制备及其催化H2O2电还原性能研究,O643.32
  9. 翻堆覆盖工艺及季节对槽式堆肥的影响,S141.4
  10. ABA诱导的OsDMI3基因的表达分析与亚细胞定位,S511
  11. ABA诱导的玉米叶片ZmCCaMK活性研究及亚细胞定位,S513
  12. 血红素加氧酶介导盐诱导的番茄幼苗侧根发生及其与过氧化氢的关系,S641.2
  13. 磷脂酶Dα1和Ca2+在拟南芥气孔关闭中的相互关系研究,Q946
  14. 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提取与性质研究,TS254.9
  15. 截短型rBTI的表达、纯化及性质研究,R284.1
  16. 煤基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Cr6+的研究,X703
  17. 青藏高原油菜蜂花粉脂肪酸的提取及分析,S896.4
  18.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培养料理化性质研究,S646
  19. 拟南芥神经酰胺酶基因的功能分析,Q943
  20. H2+O2直接法催化合成H2O2催化剂研究,TQ123.6
  21. 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Ru/C催化剂的研制,O643.3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肥料学 > 农家肥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