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唐宋叙事词研究

作 者: 王伟祯
导 师: 刘永翔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叙事词 结构特色 细节描写 本色俊语 审美理念
分类号: I207.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论文以唐宋间叙事词为蓝本,着重对叙事词的艺术手法、美学特质进行探讨。论文分五章,第一章为叙事词作界说,主要论述叙事词的范围及在题材选择上的分类。第二章为叙事词叙事能力的讨论。人们历来认为词长于抒情,针对这一说法,本章一方面从叙事词在唐宋年间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讨论叙事词不发达的主客观原因;另一方面分析了叙事词因叙事能力有限而对词的选材所造成的影响。而接下来的第三章为论文的重点,讨论中心为叙事词的言情风格与艺术特色。在这章中,共分六节;着重探讨了叙事词的叙事能力与抒情功能的调和与互补、以跳跃性场景为主体的结构特色、铺叙的运用和细节描写、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等。第四章为语言描写特色与本色俊语,主要分析了叙事词生活化的对白的运用及历代评论界对其的评价。第五章则是在上述章节论述的基础上总结叙事词雅俗兼容的审美理念:一方面其注重布景,追求画面的视觉美感,另一方面它极大程度地展现了市民生活的细节,表现了一种俗情之美。在重点章节叙事词的言情风格与艺术特色中,本文从两方面进行考察。一为词作为叙事的载体,其体裁风格对题材的选择和叙事过程的影响,二为叙事词作为叙事文学的一部分,叙事文学创作规律对叙事词创作的规范。我认为,以前者而言,叙事词受到词体的言情风格的深刻感染,加上局促的篇幅,在叙述过程中,它展现出一种较强的主观性,并以这种主观性带动并贯穿于跳跃性场景叙事。这种叙事的特点为抓住故事的主线,以高度浓缩的略写和表现人物情感的细节相结合。以后者而言,叙事文学的感染力主要来源于故事所塑造的鲜活的人物。在叙事词中表现为一个“折”字,即事件的曲折,人物情绪的起伏。其次,在语言的表达上叙事词追求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具体表现为词作者能自如地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细节描写等多种方式及用比兴、借景抒情等多种创作手法多层次多角度地表现人物心理与情感,塑造人物形象。

全文目录


提要  6-7
Abstract  7-10
绪论  10-12
第一章: 叙事词的界说  12-19
  第一节: 叙事词的界说  12-15
  第二节: 叙事词题材分类  15-19
第二章: 叙事词叙事能力之讨论  19-25
  第一节: 叙事词在唐宋间发展状况及不发达的原因  19-22
  第二节: 叙事词叙事能力补充方式及叙事能力对选材的影响  22-25
第三章: 叙事词的言情风格及艺术特色探讨  25-55
  第一节: 叙事词的叙事能力与抒情功能的调和与互补  25-26
  第二节: 叙事词艺术特色总说及以跳跃性场景为主体的结构特色  26-29
  第三节: 论结构之“圆”  29-34
    一、论叙事词之过渡方式  29-32
    二、论叙事词之前后呼应  32-34
  第四节: 详略的配合在平衡叙事词结构上的功用  34-43
    一、高浓度略写与虚化的创作手法  34-36
    二、论叙事词之铺叙的运用  36-40
    三、论叙事词之细节描写  40-43
  第五节: 论叙事词之层多折深  43-47
  第六节: 论叙事词多种表达手法的运用  47-55
    一、叙事词之侧反描写  47-49
    二、叙事词之借景抒情  49-51
    三、叙事词以赋为主兼用比喻、借代的写作手法  51-55
第四章: 叙事词中的对白特色与本色俊语  55-59
第五章: 叙事词雅俗兼容的审美理念  59-68
  第一节: 直观的美感──布景之美  59-61
  第二节: 取材上的美感──世俗生活之美  61-63
  第三节: 直露艳美转向含蓄情美──兼谈文人对艳情叙事词的改良  63-68
参考书目  68-69
后记  69

相似论文

  1. 论新生代导演的审美理念及面临的问题,J905
  2. 论穆青通讯的细节描写,G212
  3. 化妆品广告语言特色研究,H152
  4. 西部三大经济区产业结构比较研究,F127
  5. 浅析顾恺之人物画的审美品格,J212.05
  6. 论传统中国画对现代青花的影响,J212
  7. 张小夫、刘健电子音乐作品中国音乐传统手法比较,J614
  8. 细节描写在人物报道中的作用研究,G212
  9. 关于写作促进阅读教学的思考,G633.3
  10. 司马迁文笔修史研究,I206.2
  11. 一语天然万古新——论真情自然艺术之生命,J213
  12. 《史记》采《战国策》考论,K204.2
  13. 道家自然美学发微,B83-092
  14. 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及策略研究,G633.951
  15. 理论的反思与艺术的回应,I01
  16. 论四十年代乡土小说的历史意识,I207.42
  17. 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的成长道路、审美特点及其他,J911
  18. 明清演唱理论的初步研究,J609.2
  19. 凌叔华小说研究,I207.42
  20. 《高僧传》艺术论,I207.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