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牡丹亭》的二度创作

作 者: 费泳
导 师: 戴平;朱国庆
学 校: 上海戏剧学院
专 业: 戏剧戏曲学
关键词: 昆曲《牡丹亭》 昆曲传承 演出传播
分类号: J8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44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牡丹亭》是伟大戏曲家汤显祖创作的最著名的传奇,流传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在世纪之交,世人给予这部名剧的关注超出了二十世纪的任何时期。2004年4月,由台湾作家白先勇策划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终于在台北国家剧院举行世界首演,而此前的美国版《牡丹亭》和沪版《牡丹亭》也相继在美国和上海剧坛掀起《牡丹亭》演出高潮。最近,青春版《牡丹亭》又将远赴美国有关大学演出,从而使《牡丹亭》在其四百年的演出史上创造了一道最亮丽的景观。沪、台、美三地《牡丹亭》的演出版本,各有所长:有场次上的删改,有念白上的更改,有唱词上的增删等;舞台呈现上也各不相同,人物的不同变化,语言(方言)的不同运用,舞美的不同表现等。本文试图透过上述三个版本的演出文本、舞台呈现、演员表演诸方面来比较当代对于《牡丹亭》这一艺术瑰宝的解读,从而对整个昆剧如何适应新时代审美,提出一种憧憬和臆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文本与演出联合起来分析、研究古典昆曲如何在现代得以传承的问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英文摘要  4-6
引言  6-7
一、《牡丹亭》的演出回顾  7-11
二、沪、台、美三地演出的文本比较  11-18
三、沪、台、美三地演出的表演风格比较  18-21
四、沪、台、美三地演出的舞台呈现比较  21-27
五、余论  27-32
参考文献  32-35
附录(一):白先勇谈三个版本《牡丹亭》  35-42
附录(二):蔡正仁谈三个版本《牡丹亭》  42-51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51-52
致谢  52

相似论文

  1. 异曲同工各春秋,J825
  2. 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J825
  3. 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J643.5
  4. 湘西南路阳戏研究,J825
  5. 中路安徽庐剧的传承与生存现状,J825
  6. 威县乱弹研究,J825
  7. 京西柏峪“燕歌戏”实地调查与研究,J825
  8. 黄梅戏演唱中对民族声乐的借鉴,J825
  9. 青岛茂腔剧团的发展与继承研究,J825
  10. 狂欢视野下的民间小戏,J825
  11. 滑县大弦戏调查与研究,J825
  12. 保定老调的发展脉络探究,J825
  13. 秦腔两种不同色彩旋律及曲牌、曲式的分析,J825
  14. 深泽坠子戏研究,J825
  15. 民俗视野中的上林壮族师公戏,J825
  16. 从多学科背景下来看秦腔折子戏在甘肃的传承与保护,J825
  17. 豫剧“豫东调”与“豫西调” [二八板]类唱腔的差异性研究,J825
  18. 黄梅戏演唱方法之科学性与独特性初探,J825
  19. 群体心理影响下的饶河戏,J825
  20. 五音戏中的女性情结,J825
  21. 莆仙戏新作《妈祖—林默娘》的艺术特征初探,J825

中图分类: > 艺术 > 戏剧艺术 > 中国戏剧艺术 > 地方剧艺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