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元/二元/三元驱油体系的界面特性研究

作 者: 李丹
导 师: 夏惠芬
学 校: 大庆石油学院
专 业: 油气田开发工程
关键词: 界面黏度 流变性 界面张力 界面特性 羧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 复合驱油体系 液滴聚并
分类号: TE35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0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化学驱及复合化学驱提高采收率的机理研究涉及到驱油体系的体相流变性界面特性等方面。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界面特性直接影响到驱替的过程和最终的驱油效果。通过对界面特性的系统研究,可以提高对油水体系中界面膜的形成机理、结构特征和驱油性能的认识,有助于拓展驱油过程中各种物化现象的描述手段、更好地解释微观驱油机理、促进驱油剂的研制与开发,有利于化学驱方案的筛选,设计更合理的EOR/IOR方法。本文应用新研制的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酰胺(HPAM)和强碱、弱碱试剂,实验研究了一元、二元、三元驱油体系与油的界面特性及其体相流变性;分析了影响驱油体系的界面黏度界面张力及体相黏度的因素。采用凸面膜模型,建立了化学驱油过程中的液滴聚并时间与界面黏度、界面张力、范德华力、双电层力、界面扩散系数、连续相和分散相体相黏度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液滴聚并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一元体系的界面特性受化学剂浓度、相对分子质量、温度、矿化度因素的影响。(2)在二元复合体系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界面特性产生影响,且影响程度和作用机理与其浓度有关。(3)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三元复合体系的界面特性与碱的浓度和类型有关。(4)液滴聚并时间随界面黏度、分散相和连续相黏度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界面扩散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双电层力对液滴的聚并起抑制作用,而范德华力对液滴的聚并起促进作用。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创新点摘要  7-10
引言  10-16
第一章 实验条件及测量原理  16-22
  1.1 实验药品及实验内容  16
    1.1.1 实验药品  16
    1.1.2 实验内容  16
  1.2 实验设备及测量原理  16-22
    1.2.1 实验设备  16-17
    1.2.2 CIR-100界面流变仪  17-22
第二章 一元体系与油的界面特性  22-30
  2.1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特性  22-25
    2.1.1 新型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22
    2.1.2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界面特性的影响  22-24
    2.1.3 矿化度对界面特性的影响  24-25
  2.2 聚合物体系与油的界面黏度  25-27
    2.2.1 聚合物浓度对界面黏度的影响  25
    2.2.2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对界面黏度的影响  25-26
    2.2.3 矿化度对界面黏度的影响  26
    2.2.4 温度对界面黏度的影响  26-27
  2.3 碱体系与油的界面特性  27-29
    2.3.1 碱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  27-28
    2.3.2 碱浓度对界面黏度的影响  28-29
  2.4 小结  29-30
第三章 二元复合体系与油的界面特性  30-40
  3.1 二元复合体系的流变性  30-32
    3.1.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流变性  30-31
    3.1.2 聚合物/碱二元体系的流变性  31-32
  3.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与油的界面特性  32-34
    3.2.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界面黏度  32-33
    3.2.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  33-34
  3.3 表面活性剂/碱二元体系与油的界面特性  34-37
    3.3.1 表面活性剂/碱二元体系的界面黏度  34-35
    3.3.2 表面活性剂/碱二元体系的界面张力  35-37
  3.4 聚合物/碱二元体系与油的界面特性  37-38
  3.5 小结  38-40
第四章 三元复合体系与油的界面特性  40-45
  4.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三元体系的流变性  40-41
  4.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三元体系与油的界面特性  41-43
    4.2.1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三元体系的界面黏度  41-43
    4.1.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碱三元体系的界面张力  43
  4.3 小结  43-45
第五章 界面特性对液滴聚并规律的影响  45-60
  5.1 问题的提出及描述  45-47
  5.2 基本方程及简化  47-52
  5.3 公式推导与分析  52-56
  5.4 计算方法  56
  5.5 计算结果  56-60
结论  60-61
参考文献  61-65
符号说明  65-66
发表文章目录  66-67
致谢  67-68
详细摘要  68-71

相似论文

  1. 冷应激和冷适应游泳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及主动脉NO,NOS的影响,R87
  2. 改性植物油的流变学性能,TS221
  3. 烷基甜菜碱复合体系溶液性质的研究,TQ423.3
  4. 壳聚糖长丝束关键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TQ340.64
  5. EVA型封边热熔胶及其粘结性能和流变性能的研究,TQ436.4
  6. 重结晶碳化硅浆料的流变性研究,TQ174.1
  7. 用于成纤的羟丙基纤维素的制备及溶液性质研究,TQ352
  8. 以大米淀粉为基质的低DE值麦芽糊精的研究,TS231
  9. 高纯膨润土的制备、性能表征及应用研究,TD985
  10. 离子液体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及其在三次采油中应用研究,TE39
  11. 两性表面活性剂烷基酰胺羟基磺基甜菜碱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423.31
  12. 酰胺基改性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TQ423
  13. 新乳化体系下氟烯烃的乳液聚合,TQ316.334
  14. 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性质研究,O647.2
  15. 一种蛋白质/多糖可食性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2
  16. 乙烯基笼型倍半硅氧烷与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及结晶行为的研究,TB383.1
  17. PE/醚化稻草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TB332
  18. 长水平段水平井钻井液技术研究,TE254
  19.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水溶液与原油组分界面张力的研究,TE621
  20. 聚表剂的性能研究,TE357.4
  21. Na-型蒙脱土颗粒对聚驱采油污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探究,X7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采油工程 > 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 > 热力、混相、化学驱油(EOR,三次采油)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